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0-6歲孩子的爸媽一定有一種疑惑,為什麼寶寶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時候學會一樣東西很快,快到讓父母驚訝。但有的時候很慢,慢到父母用最先進的教學工具和教育理念都教不會孩子1、2、3……錯誤的教育方法是千人千面的,但是正確的方法似乎只有一條主線,我們如果掌握了這個抓手,在幫助孩子學習成長的過程中就能遊刃有餘了,也就不再糾結幼兒園好不好,會不會對小學有影響了。我們在每天和孩子互動的過程當中,似乎都能碰到一到兩次,孩子突然學會了一件之前不會的東西,家長也有一種和孩子搭上節奏的感覺,但又是轉瞬即逝的,下次再想使用就不會了,我們如何抓住這轉瞬即逝的優質教育法?它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我的兒子今年3歲了,我在和他的互動當中也經常會遇到那種實施了完美教育的瞬間,孩子很開心,並且學會了新東西,這種新知識像“長”在了孩子腦中一樣,再也沒忘記過,我也覺得驚奇,但是孩子又不能開口告訴我那神奇的一瞬間發生了什麼,我只能自己總結,好在,若干次經驗之後,我找到了蛛絲馬跡,一切都源於他對“車”的狂熱。

我兒子從小就是對車感興趣,在孩子100天的時候,我們也用了比較老套的興趣選擇法幫助我們初步鎖定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把孩子放在地面上,先蒙上眼睛,然後在他的前面擺放很多的玩具,有電子琴、籃球、麥克風、汽車、手槍等等很多的玩具,然後摘下眼罩觀察他的反應。原本以為他會選擇一個全新的電子琴,因為那琴顏色鮮豔,並且功能多,很能吸引小孩子,並且小孩子對於新的東西總是充滿了興趣,但是他一點也沒有猶豫的爬向了汽車……這也拉開了我們家成為了“停車場”的序幕。但不可否認,所有和車相關的東西,都成了他的最愛,不過在此刻,也成為了我們驗證教育方法的重要實驗素材。

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我的孩子說話不算早,2歲多才開始咿咿呀呀的冒字,但是和車相關的語言,他就學的很快,但是也並不是都快,我們主動給他灌輸和車相關的字和詞的時候,他有時感興趣,有時很茫然,讓我們抓不住規律,但是一次偶然的互動,讓我找到了蛛絲馬跡。

有一天,孩子坐在地上專注的玩他的玩具汽車,他不停的把汽車的後備箱開了關,關了開……大約持續了幾分鐘,我悄悄走過去,蹲下來在他耳邊說:“後備箱”,孩子突然跟著我說:“後備箱、後備箱……”連續不停的說,臉上笑開了花,拿著下車滿屋跑,邊跑邊喊“後備箱”。然後他就徹底記住了這個詞,並且在路上看到車的時候也會指著後備箱跟我說:“爸爸,這是後備箱。”這樣的狀態大概持續了10幾天,他再也沒有忘記後備箱這個名稱。他為什麼會學的這麼快,並且能迅速的應用到生活裡面?那一天一定是我做對了什麼!

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這樣的事情,後來還發生過多次,我就回顧總結這種教育過程裡面究竟哪些是相似的,終於被我找到了共同點。這種教育狀態總是發生在孩子持續關注某種事物的時候,這種事物他還說不出名字,但是他又對這種事物產生了特別的感覺,在這個時候我剛好把這個詞或者說是概念說給他聽,他就一下子記住了。不知道家長們是否能體會到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兩個齒輪剛好齧合到一起,兩個音符剛好完成合音,兩顆心突然有了共振……這樣的方法我後來試過很多次,成功概率大概在80%左右, 應該算是比較好用了。但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呢?得從書中找答案了。

教育是個非常專業的事,很多時候不能想當然,需要系統的學習,而學習的素材最好是經過多少年的沉澱和淘汰留下來的,所以我選擇了意大利著名兒童教育專家蒙臺梭利的著作。很幸運,我也在裡面找到了答案。原來,這種方法管用背後的原因是:兒童是靠感覺來認識這個世界的。而孩子的智力就是從感覺過渡到概念。那麼什麼是感覺?

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味覺、嗅覺、觸覺、聽覺、視覺都是我們的感覺。做父母的都有經驗,孩子從出生到1歲之前,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搞得爸媽神經緊張,生怕吞嚥了不好的東西,但是卻忽略了背後的原因。孩子最開始是通過口腔來認知這個陌生的世界的,從第一次吃母乳,到第一次吃手,都是在依靠口來感覺外在。當第一次偶然把手放到嘴裡之後,他就用口腔喚醒了手的感覺,然後孩子就會到處去用手摸,去感知事物。你可能會發現,孩子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把手放進嘴裡的過程,是越來越熟練和精準的,孩子是通過不停的感覺,產生了經驗,不斷的重複,習得了技能,發展了智力。這其實就是我兒子快速學習的根本所在。

當孩子對一件事物有興趣的時候,他通過眼睛看、嘴嘗、手摸、鼻子聞、聽聲音等等方法,大腦中就會產生對這個事物的全面感覺,但是他唯獨不知道應該用什麼語言表達。如果在這個關鍵時刻,父母能及時的用最簡練的語言告訴孩子這是什麼,就會成功用語言捕捉到他的感覺,讓這種原本模糊的感覺變清晰,變明朗,變成他自己的東西,也就會激發他的語言和記憶系統,感覺也就成功過渡到了概念,智力的發展就發生了。不得不感嘆孩子那種內在成長潛力,就像一套精密的系統一樣。

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這似乎也解釋了父母通過各種方法灌輸給孩子的知識經常無效的問題了,就是因為孩子並沒有產生感覺。在孩子沒有對你想要教授的事物產生感覺的時候,任何的強制和重複都無濟於事,往往引起孩子的反感和不配合,手裡昂貴的教具和育兒課程也成了廢品。

按照書中的說法,孩子的成長和發育都會按照一定規律和進度來進行,並不受成人控制。也就是說孩子在特定的時候,其實明確的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家長只需要提供合適的環境和相應的幫助即可,我們要做孩子精神成長的“僕人”而不是“上帝”。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在自己想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想橫加阻攔,往往是迎來孩子雞飛狗跳的抗爭,因為你打亂了孩子的成長“計劃”。

小學之前,抓住孩子這些瞬間把話說對,家長不必再糾結公立幼兒園

知道了這些,我們做家長的就應該學會接受孩子日常做的那些“胡鬧”的事情,因為那就是他的成長需要,那些探索對他的自我成長及其重要,我們只需要確保安全,然後就讓孩子盡情成長吧。

說完了這些,不知道家長們記沒記住這個教孩子的黃金法則呢。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需要那麼多教育“武器”,只要有簡單且實用,並且經得住時間考驗的方法即可,關鍵是持續的做下去,一定會抓住那些孩子成長的關鍵時刻,幫助他變成最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