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民主的社會一定是平民社會


真正民主的社會一定是平民社會


  本來“平民”對應的是“貴族”,指那些沒有爵位的普通百姓。不過至秦朝一統天下之後,中國的爵位世襲制度就逐漸瓦解了,傳統意義上的貴族、平民社會結構已經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精英和普通百姓的社會結構。所以,老僧在本文裡說的“平民”是指普通老百姓,是和“精英”相對應的那個“平民”。

  所謂平民社會,老僧的理解是社會資源配置傾向於普通老百姓。什麼叫社會資源配置呢?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如果只談概念往往是為了蒙人。下面就具體來說什麼是社會資源的分配。一般來說,社會資源從硬的方面來講主要是指社會物質財富、公共設施、自然資源等;從軟的方面講主要是指權力結構、法律規範、文化傳統等。社會資源的配置,包括財富、自然資源分配等很容易理解的東西,也有一些人們不太注意或者還沒有注意到的一些東西。就從公共設施來說說社會資源的配置吧。同樣是一條馬路,如果人行道比較寬,那麼這個資源配置就是傾向於走路的人的;如果是小車道寬,那這條馬路的資源是傾向於開小車的。記得以前很多城市的馬路是專門留有自行車道的,那就是專門為騎自行車的人分配了一部分馬路資源;現在為了某種原因取消了,就是把原來屬於一個階層的公共資源給分配到另外一個階層去了,現在某些城市又出現了共享單車的通道,說明馬路資源又重新迴歸單車族。這個例子很簡單,但足以說明社會資源配置是什麼了。下面再舉一些例子,來說明什麼是平民社會,什麼是精英社會。

  平民社會有很多小飯店,大食堂,價格便宜,菜品普通,味道一般,乾淨衛生,就是一些家常菜;精英社會有很多豪華餐廳,價格昂貴,山珍海味,色美味奇,精益求精。平民社會有許多便宜的理髮館,精英社會有許多的昂貴的美髮廳;平民社會有許多便宜的招待所,精英社會修了很多星級酒店;平民社會將大片土地用來修了筒子樓,能讓天下寒士安居,精英社會將大片土地用來建別墅,讓有錢人享受;平民社會有很多小醫院,平常病能治好,奇病怪病只能盡力;精英社會建了很多高級醫院,購買了特高級設備,能治療很多疑難雜症,但容量有限。平民社會是製造社會財富的人說了算;而精英社會是享用了財富的人說了算。平民社會有很多大老粗當官;精英社會當官的必須要有精英通行證——學歷才行。總之,如果社會資源配置是向便宜的方向配置,那麼這個社會基本上可以算是平民社會;反之,如果社會資源向什麼高檔、豪華、尊貴方向,那麼這就是傾向於精英的社會。精英社會是什麼社會呢?用千年前杜甫的詩來形容——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回到題目,為什麼說真正民主的社會一定是平民社會呢?老僧現在也不想去探討什麼民主的定義內涵什麼的。我只看結果。既然民主,當然就是老百姓自己做主。如果老百姓自己做主了,社會資源分配必然是向著老百姓自己的。想想社會上最大多數的人是什麼人,絕大多當然是平民了。所以,如果一個社會是平民社會,必然是平民當家做主的社會;如果是精英社會,必然是精英當家做主的社會。無論他們的說詞有多麼的誘人多麼具有欺騙性,無論你說什麼程序公正什麼權力制約,任你說得天花亂墜,老僧只看結果,如果結果是這個社會的主要資源配置是傾向平民的,那麼我認為這個社會就是民主的。如果是傾向精英的,那麼我認為這一定是精英把持的社會,既然是精英,當然就是少數人,一個少數人把持的社會,怎麼能稱為民主社會呢?所以,精英社會必然是專政的。當然,我這裡說的精英是需要打上引號的,他們並不是社會前進的推動力,他們沒有創造社會財富,但他們通過專制的權力結構,佔有了勞動人民的絕大部分財富。在他們的頭腦裡,能“撈”的就是聰明,就是精英。而在人民的頭腦裡,能創造財富能推動技術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英。當然,歷史實際上是承認真正的精英的。不過在目前的語境下,精英是一個貶義詞,是無恥的代名詞。

  任何少數人專政的社會,必然都是一個不穩定的結構,必然是一個內在充滿矛盾的社會。這樣的社會,當然是不和諧的。而人民民主,是走向社會和諧的唯一路徑。人民怎樣才能民主?在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治體制下,遵紀守法就是和諧之路;在精英把持的政治結構下,人民民主就是群眾運動。以人民的力量破壞精英的專制結構,這樣就是和諧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