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水體都有人管!常州新北區“河長制”向小微水體延伸

推廣小微水體“河長制”,是今年常州新北區“河長制”工作和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工作之一。目前,新北區小微水體摸排工作已全面開展,截至3月底,累計統計小微水體1346個,其中問題水體119個。

去年以來,新北區進一步推進“河長制”工作,全區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其中長江魏村飲用水源地、2個“水十條”國考斷面、3個“水十條”省考斷面達標率為100%,56個區級河道監測斷面達標率79.6%。新橋鎮嫩江河——東風大溝、薛家鎮王下河、龍虎塘街道光伏景觀河等3條河道成功申報常州市第一批“五好河道”,以點帶面推進了全區河道管護的專業化、集約化、社會化。

每個水體都有人管!常州新北區“河長制”向小微水體延伸

今年,新北區將進一步完善“河長制”管理體系,將“河長制”體系向小微水體延伸,以鎮(街道)為單位、以村(社區)為基本單元對轄區內小微水體進行全面摸查,掌握小微水體數量、分類、分佈等具體情況,形成“一村(社區)一臺賬”,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小微水體“河長制”,力爭年底前,全面建立並運行小微水體“河長制”體系。

同時,常州新北區還將探索實施河道片區治理,以“河道治理區域化、岸上治理網格化”為綱領,統籌推進控源截汙、清淤活水、環境整治、生態修復等措施,以大壩河、肖龍港河等骨幹河道為起點,試點開展片區河道治理,逐步建立區級河長牽頭、區河長辦抓總協調、職能部門督促指導、屬地板塊全力推進的“河長制”治理新模式,力爭在全區打造一批高質量片區水環境治理樣板工程。通訊員 蘇環軒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曹盧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