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就是80年代的“擺地攤”

直播帶貨,就是80年代的“擺地攤”


直播帶貨,這一新物種橫行於互聯網的新生態,從2019年彷彿一夜之間開始燃爆,又好像想不起來從什麼時候開始火了。

2019年底到2020年初資本市場上的股票-----星期六,一口氣翻了數倍,不得不讓你關注這個生態,儘管可能閣下可能從來沒有參與過相關活動,而面對這樣一個行業趨勢,不得不關注它,研究它。

直播帶貨的江湖其實已經形成它的基本格局了,女有薇婭,男有李佳琦,這些都是被稱為“素人”逆襲的經典案例。

直播帶貨其實並非最早的互聯網網紅變現的一種模式,國內一年前就有網紅第一股赴美上市了, 如涵控股,背後的大V張大奕擁有超過千萬粉絲,只是他們不僅僅是通過直播形式銷售罷了。

而直播帶貨這一業態,簡單地就是直播以銷售產品為主,比以往任何時候的互聯網經濟、網紅經濟來得更直接一些,而面對個別素人大V的成功,讓一些本來就擁有巨大粉絲的知名人士也參與這一銷售模式中來。

比如,近期急著“還債”的羅永浩,被稱為國內“第一代網紅”依然活躍在互聯網江湖上,本身就擁有巨大的粉絲群體。連續幾場直播帶貨下來,儘管有點褒貶不一,但咱家認為,老羅還債的目標,基本上可以達成了,老羅也不用因為還不起債而徹夜難眠了!

也就是說,直播帶貨是網紅經濟業態下,最直接、最有效的變現方式,可以說是簡單、粗暴,觀看視頻也不用什麼彎彎繞,就是直接上來介紹產品,下單就是!

於是乎,在成功者的光環之下,全民直播時代彷彿呼之欲出,加上新冠肺炎期間又順應天時直播帶貨想不火都不行!

而勢必造成了另外一種現象,那就是如果有企業不做直播帶貨,那好像該企業就不能順應潮流,甚至廣大網民就質疑相關企業可能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

所以說,要正確認識直播帶貨這一生態對企業影響到底有多大,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直播帶貨,就是80年代的“擺地攤”


直播帶貨在當前屬於什麼狀態,是非常難表述的,但是一個風口的確沒錯。

咱家想要用一種過去歷史上的一種業態、形態,描述當前的直播帶貨的情形,這樣大家可能會心中有個定位了。

所以,給直播帶貨這一生態咱家做了一個類比,當前的直播帶貨,其實就是80年代的“擺地攤”,90年代的電視購物!

練地攤與電視購物這兩種銷售模式,現在依然存在,並且生命力好像依然很頑強,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直播帶貨這一生態開啟,或許會長期存在,與互聯網生態、視頻直播長期共存,儘管比喻成練地攤,其實並沒有看輕直播帶貨的意思,只是用來描述一個形態而已。

咱家這麼講,是有觀察依據的,這三者至少有兩大共同點:

其一、目標明確,直接銷售

因為擺地攤與電視購物,跟直播帶貨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進行產品直接銷售,壓根也不跟你軟性推廣,比如一般的廣告,還需要潛移默化地影響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說白了,直播帶貨、電視購物、擺地攤,就兩個字,銷售!銷售!

其二、都是風口決定的產物

80年代練地攤之所以是風口,那是市場經濟剛被激活,而想創業而沒有資金實力的創業者一開始靠“練攤”起家者不勝枚舉。

那就是市場經濟大潮中率先吃螃蟹的人,當然了,今日之擺地攤跟80年代擺地攤不可同日而語了。

之所以成為風口,因為當時擺地攤的人少,大家都礙 面子,誰先突破“面子枷鎖”可能誰就先賺取第一桶金。當初市場經濟還不活躍,產品數量不多,這時候容易發家,80年代造就一個萬元戶還是非常可觀的,不亞於羅永浩首次放開面子做直播帶貨,首場銷售過1億元的實際收入!

電視購物其實也是很類似,那是由於電視機的逐步普及,以及物流的逐步完善,都是成為火極一時的電視購物成功的前提,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風口。

無論是擺地攤、電視購物、直播帶貨,都是具備一個時代的烙印,跟當時人民生活習慣、生存狀態有關,直播帶貨火爆的原因是跟互聯網的普及,視頻流量的火爆有直接關係,可以說,三個風口,都是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直播帶貨,就是80年代的“擺地攤”


不做直播帶貨,就被市場所淘汰嗎?

對於這個問題,或許是廣大企業家和想從事直播帶貨的主播們都要思考的問題!

是否這樣呢?

咱家講過的兩個生態,擺地攤與電視購物,發展歷史大家可以借鑑一下。但僅僅是一個類比,並未完全一致。

近期董明珠對於直播帶貨有發聲,咱家認為董明珠是一個客觀理性的企業家,對新生態、新業態解讀還是比較有深度的。

比如格力的空調產品,空調不是衝動消費品的產物。

日用消費,應該準確地說衝動消費很適合做直播帶貨

,而空調不能因為家裡不缺空調,看了直播非要在家裡多安裝兩臺的,所以格力不跟隨直播帶貨的潮流,是非常理性。

尤其是空調行業,售後服務甚至要算進產品裡面,一旦互聯網銷售佔比非常高而服務人員跟不上的話,長期來看是對企業造成負面影響的,董明珠肯定心知肚明。

閒閒財經觀察:並不是所有的行業、產品都適合直播帶貨,企業要根據自己產品的特性來判斷是否要進行互聯網銷售,或者直播帶貨,不能一窩蜂,不能為了短期利益,反而可能損害了長期戰略,得不償失。

而一些財經觀察者,甚至研究員,也要客觀審慎,不能亂下結論和判斷,一個企業線上沒做,就說人家公司經營有缺陷。比如近期咱家有看到有研究說桃李麵包沒有做線上銷售,不具備護城河。

桃李麵包屬於短保麵包,保質期非常短,甚至一旦出現物流問題,送到客戶手上的麵包可能就過期了,這樣的產品為啥要做線上?

所以,對於直播帶貨這一現象來說,大家要保持客觀理性,並不是不做直播帶貨的企業就“寸步難行”了,也並非做了直播帶貨的企業就一鶴沖天了!

而實際情況是,直播帶貨只是一種銷售形式而已,不宜過分誇大,很多時候,線上銷量非常大,線下銷售是否會受影響?這個如何去評估?

客觀審慎,保持一顆學習的心態,去評判新事物,方能與時俱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