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寿险一哥之争

疫情之下的寿险一哥之争

疫情之下的寿险一哥之争


首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险企华山论剑

引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为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都蒙上阴影——尤其是需要依靠保险代理人线下拜访的寿险行业。不能约访?不能见面?不能聚集?那还怎么销售保单?众多疑问摆在寿险公司和投资人面前。


用线上科技,解疫情之困

疫情困局,如何应对?作为寿险业最大的两家巨头,各自提出明确主张:


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表示,“中国人寿采取了系列措施。包括发挥科技国寿优势,加大在线销售和在线服务力度,加强线上队伍培训、增员,产品优化升级等。”


而中国平安首席保险业务执行官陆敏则表示,从客户的线上投保到签单,以及此后的保单维护和服务理赔,都可以一条龙全部线上化。“此前我们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现在正是发挥作用之时。”


(注:以上内容来自2家公司的2019年业绩发布会媒体报道)


两家公司的表态各有不同,但却不约而同的强调了“线上力量”。一直以来,相对于移动支付、在线理财、线上小贷等金融服务,寿险一直以来作为线上化最为落后的传统个人金融服务当仁不让。疫情或是一个把传统寿险公司“逼上梁山”的线上化最佳突破时机?


一季度业绩成为寿险一哥试金石

但常言说:“不看广告看疗效”,疫情期的2020年一季度业绩结果成为检验2家公司综合实力的试金石。

为什么一季报是试金石?因为除了1月上半月保费基本不受疫情影响(1月下半月是传统春节期间的淡季),2月是全国隔离期间,3月复工复产,整个一季度刚好对应了抗疫的完整时间窗口。而保险业又不像其他行业受到海外供应链的影响,完全是国内活动,疫情因此成为1季度寿险业的最大影响变量。


而2020年4月23日晚,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还是故意安排,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两家公司同时披露一季报,引发投资者密切关注。


全面PK,谁主沉浮?

一是比保费收入,国寿新单增速大幅跑赢

先看“总盘子”的增速。中国人寿1季度保费收入3077.76亿元,增速为13%。但这个“总盘子”包含了以往历年长期保单在20年一季度的续期交费,无法体现今年1季度完成的新业务情况。

所以,我们剔除总盘子中的续期保费部分来看:

中国人寿20年一季度剔除长险续期保费后,新单部分增长16%(包括长期险和短期险)。

而中国平安的寿险和健康险剔除需求后的首年保费则下跌了16.3%,一正一负,落后于中国人寿超过30个百分点。


二是比价值,国寿再度大幅胜出

寿险公司与其他行业最大不同在于:保费收入高不等于带给公司股东的价值高。因为每一张保单都对应着未来可能的赔付,如果保单设计的不合理,保费卖的越多,未来亏得越多。


新业务价值则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寿险业务价值的最关键指标。新业务价值将每一张保单未来的净现金流都折算折现到现在。新业务价值增速高,那才是真的让股东心里乐开花。


中国人寿没有披露新业务价值的绝对值,但披露了新业务价值增速为8.3%,这背后显示国寿不但卖出了保单,而且卖出了高质量、高价值的保单。


而中国平安新业务价值则是大幅负增长,增速为-24%,又是落后超过30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证券报之前的一篇报道(链接:
http://finance.ifeng.com/c/7vsyoJQxoZR)中国平安位列2020年一季度基金前十大减持个股的首位,各家基金对中国平安的减持市值竟然高达121.22亿元。

结合上面的分析来看,各家基金的决策也就不足为奇了。


多年以来,中国人寿与平安人寿一直围绕寿险业一哥的位置缠斗,在今年2月份的平安19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创始人兼董事长马明哲毫不讳言的指出:“平安人寿希望成为全球最领先的人寿的公司”。而从今年1季度的情况看,似乎国寿更胜一筹。


当然,决定整体利润的指标还包括投资端的投资收益率,在疫情影响下,无论是股票还是固收资产,都好不到哪里去。两家机构的投资收益和利润自然也是下滑。


各位小伙伴,疫情之下的寿险一哥花落谁家,你们是如何认为的,快来留言发表你们的看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