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提梁盒在明式家具中属于箱匣一类,是一种盛放物品的器物,因为它用对称的提梁托着盒子,所以被人们称为提梁盒,也称提盒。


提盒很早就有,到了明代,长方形提盒的样式才被基本固定下来。伴随着历史的发展,提盒在演变中发挥着不同的功用,不仅是生活日常所需,更是成了书房用具。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王世襄先生在其《明式家具研究》中曾著录戊24、戊25两件提樑盒。明代的提盒虽是文房案头之物,相较桌子柜子体量较小,但在其设计使用及文化品格上与明式家具的精神一脉相承,生动再现了明清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可见右下角的提梁盒


从文字记载和图画材料来看,提梁盒在宋代就已经流行起来,主要还是用来盛放酒食,便于出行。或是应用于商铺和饭馆,用来运送食物或者小件货物。


这一时期的提盒尺寸较大,大多为白木涂漆、或者用竹子制成,一般比较粗糙,实用性强,使用频率高,故多有损坏,传世实物几乎不可见。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 明人绘《麟堂秋宴图》中的扛箱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鲁班经匠家镜》有《大方杠箱》和《食格》两式。

惟杠箱大,需要两人抬,故曰“杠箱”。

食格较小,可一人肩挑两具。


后来,一些文人对这种颇具民俗色彩的提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参与设计下,提盒的形制变得更为精巧,工艺也更加讲究了。


除工艺外,文人对提盒材质也非常在意,明清时期,文人使用的提盒都用黄花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制作。文人外出会友时,用提盒来装食物、茶水等物,也有文人在提盒内放置文房四宝,印章等。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明《竹园寿集图》卷(局部)


于是这种精致的提盒走进了文人的生活,他们把田间地头常见的提盒引用过来加以改制,适用于自身,外出会友时,用来盛放毛笔、墨盒等用具,在书斋时则置于案头,时时把玩,陈放文房雅玩之用。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更小的只须用一手提挈。

《金瓶梅词话》插图绘一人肩头荷物,

一手提盒作奔驰状,是一副很好的写照。


严格说起来,提梁盒是标准的文人家具,最初由文人发现、经过文人的改良、使用以及宣传,使得提盒在全社会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广泛地使用。


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书中说:

为了便于出行,大、中型的提盒多用较轻的一般木料制成。但由于生活的改变,早已不适用,实物也难保存下来,只有小型的才用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制造,考究的还用百宝嵌或雕漆制成。这些自非用作盛食物,而是贮藏玉石印章、小件文玩之具。到今天,它们本身也成了珍贵的文物了。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清代 紫檀三层提盒


一件提盒的从大到小,从厨房到书房,凝聚了中过家具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书写着中国人的日常。从盛放食物的器具到文人志士的文房雅玩,小小的提盒满足了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在它那方天地中,内敛沉静,不骄不躁,自释芳华。


直到今天,提盒仍在许多爱好古典文化的雅士手中演变着,他们为提盒注入了更多现代的时尚元素,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百宝嵌绶带鸟海棠纹提梁盒

设计者:傅军民

制作者:傅军民 卢秀彬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铜胎掐丝珐琅提梁盒套组《传家宝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鸿运锦鲤 陶瓷提梁盒

设计者: 韩晶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古人手中的提梁盒

▲年年有余 陶瓷提梁盒

设计者: 孙诗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