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餘杭:數字化轉型讓“製造”走向“智造”,助推企業化危為機

nei c7b15ff5a6f_副本.png

“得益於智能化生產線的應用,我們恢復一條生產線只需5個人操作,公司在2月10日復工後很快就恢復了產能,前期積壓的訂單也都有序完成併成功發出。”日前,杭州市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餘杭開發區”)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總監朱慧泉表示,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製造業企業深切感受到了智能製造的“魅力”。

nei 64f9c00b19a3ada_副本.jpg

智能化程度高、轉型力度大的企業,在疫情影響下更快地恢復產能,減小了損失。餘杭開發區產業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一次疫情,智能製造對企業未來影響讓企業家們看在眼裡,明白在心裡。“以前任憑政府工作人員磨破嘴皮子也對智能製造抱持疑慮態度的企業,現在都積極主動打電話給餘杭開發區管委會的‘親清服務員’”。針對企業的實際需求,餘杭開發區結合“三服務”活動,會同專家組深入企業瞭解情況,為有數字化改造需求的企業做好“診斷”,提振企業信心共渡難關。

nei  61d7a8d1de99b_副本.jpg

杭州海的動力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舷外機(船體外推進式用發動機)的製造企業。2018年,公司斥資2億多元,新建了海的動力智能製造平臺,標誌著公司智能化改造正式完成。走進智能化裝配車間,裝配、運輸、組裝等功能區有序分佈,給人一種整潔明亮的感覺。動力2.5馬力至85馬力的不同產品,源源不斷從生產線下線,然後分門別類,各歸其位。這背後,靠的就是公司智能製造平臺的自動識別系統。“海的目前的運營狀況,得益於近年來‘機器換人’和‘智能製造’的多輪投入,公司此次復工復產僅僅開始兩天就達到滿負荷生產狀態。”杭州海的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健勇介紹,相比去年同期,今年已接訂單數量要多出20%。現在,南美、西歐、俄羅斯等地市場對我們產品的需求很旺盛,我們年初制定的海外市場銷售增長率計劃是30%,這個目標,現在看來還是能夠順利完成。

nei  2c3df8ea78e5_副本.jpg

一直以來,餘杭開發區深入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不斷加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賦能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開發區內湧現了老闆電器、西奧電梯、春風動力、運達風電、海的動力等一大批智能製造示範企業,“機器換人”“智能工廠”“創業創新”“產業升級”也隨之而來。這裡已然成為了餘杭工業經濟的“主戰場”、孕育企業家的“搖籃”,更是浙江省首個智能製造示範基地。2019年開發區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684.24億元,增長8.2%,完成財政總收入64.4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3.10億元,分別增長36.0%和35.0%。

“如今,製造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初衷不盡相同,或為擴大產能,或為降低成本,或為提高良品率,在數字化改造中投入也各有差異。但在此次疫情中,他們都表現出了相似的抵抗力。在‘危’中覓得新‘機’,不斷釋放產能,帶動開發區製造產業加速發展。”餘杭開發區產業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開發區還將加速推進老闆電器、西奧電梯等標杆示範型企業的“無人工廠”建設,同時鼓勵引導中小企業也進行數字化轉型,實現降本增效、精益發展。

作者:劉海波編輯:付鑫鑫責任編輯:蔣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