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吴三桂 图片来自网络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朱由检下旨要求宁远总兵吴三桂带兵进京勤王,吴三桂接到命令后即向北京行军,吴三桂担心北京守不住,所以走得有点慢。北京果然不堪一击,很快被李自成占领,崇祯皇帝上吊身亡。得知消息后,吴三桂有点想投降李自成,但又听说李自成的部队进入北京后到处敲诈勒索,自己的父亲吴襄也被考掠。吴三桂认识到,李自成还是原来的李自成,他的政权并没有完成基本的正规化建设,极不靠谱。为此,吴三桂带兵迅速杀回山海关,然后派人与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联系,请求多尔衮出兵,联合打击李自成。吴三桂的这个决定是自私的,也是痛苦的,因为他家34口人命还在李自成的手里,这个决定等于是将这些家人送上绝路。

多尔衮接到消息,当然很高兴,决定迅速出兵与吴三桂汇合。而李自成也知道山海关的重要性,为此亲自带20万大军去收编吴三桂,但吴三桂不同意接受收编,而是和李自成的部队打了起来。就在吴三桂快顶不住的时候,多尔衮的数万骑兵绕道从李自成的阵地后杀出,李自成的起义军在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八旗兵面前不堪一击,农民军血流成河,死伤惨重。李自成带领少数人撤退,路上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杀了,回北京又杀了吴三桂一家30多口。


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李自成 图片来自网络


吴三桂的投名状已经足够分量了,全家死了30几口人,代价太大了。好在清朝没有亏待吴三桂,马上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让他继续带兵作战。一开始,吴三桂跟着多尔衮的哥哥英亲王阿济格一路追击李自成残部,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消灭了李自成,李自成本人也死在了湖北。吴三桂借清军之手,大仇得报。此后,吴三桂短暂回过山海关外的锦州任职,到顺治四年(1647年),吴三桂又被清朝朝廷派往陕西带兵作战,从此一路向西南方向挺进。

吴三桂先后平定陕西、四川等地。顺治十年(1453年),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娶了顺治皇帝福临的妹妹建宁公主,吴应熊成了顺治皇帝的亲姐夫,吴家与清朝皇帝结成了亲家。顺治十六年(1659年),为了尽快平定云南,朝廷批准吴三桂在云南开藩设府,由吴三桂总管云南、贵州军民事务,当地督抚听其调遣。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平定了云南,绞杀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凭此功,吴三桂被朝廷加封为平西亲王。此时,吴三桂是亲王、是平西大将军,也是云贵地区最高军政长官,吏部、户部不能干涉吴三桂的人事权、财权,吴三桂在西南地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吴三桂成为名副其实的西南土皇帝。


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南方地区的战事结束和南明的灭亡,朝廷开始着手削弱平西王府的权力。康熙二年(1663年),朝廷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将云南、贵州地区的人事权限也收归朝廷。康熙六年(1667年),又将云贵两省的行政事务收归朝廷,不再听命于平西王府,平西王府的司法特权也被削夺,司法权统一收归朝廷。但是,吴三桂的军权一直都在。不过,吴三桂没有急着起兵反抗朝廷,他在静观其变,在训练军队,在囤积粮草。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天,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主动请求回老家辽东养老,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要求撤藩,朝廷都批准。随后,平西王吴三桂也向朝廷提交撤藩的申请,康熙皇帝当然批准。吴三桂要的就是朝廷的撤藩命令,于是乘机起兵反抗朝廷。有人说,朝廷不撤藩,吴三桂就不会反,其实不然。吴三桂并非担心朝廷撤藩后自己会兔死狗烹,他起兵的原因是他认为当皇帝的时机成熟了。


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吴三桂起兵前的直接控制区 图片来自网络


吴三桂认为起兵时机成熟的理由有三:

一是朝廷的军政实力大不如前。

满清1644年入关,此时满族贵族第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睿亲王多尔衮、郑亲王济尔哈朗、英亲王阿济格、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等皇室干将以及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鳌拜、班布尔善等都已经不在人世。而入关时的八旗雄兵老的老、死的死,战斗力早已不如当年。朝廷没有良将,也缺少雄兵,时机大好。

二是吴三桂有问鼎中原的实力。

吴三桂从20几岁带兵,一路从东北打到云南,军事政治经验极其丰富,加之长期坐镇大西南,手握约40万重兵,手下部队多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兵强将,战斗力非同一般,算是精锐中的精锐,军事实力至少不输朝廷。

三是康熙皇帝玄烨年少没有经验。

当时康熙皇帝玄烨只有19岁,还很年轻。吴三桂认为,此时的清朝朝廷,既没有得力的大臣,也没有精兵强将,就连皇帝也只是个黄毛小儿。这样的朝廷,这样的皇帝,在吴三桂看来,怎么会是自己的对手?


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吴三桂正是等待朝廷的撤藩命令,有了这个命令,他才有充足的理由煽动手下起兵反抗。他对手下说,朝廷的撤藩是“狡兔死,走狗烹”,一旦朝廷撤藩成功,我们这些人将任人宰割,多年的辛苦将付诸东流不说,身家性命恐将不保,福建的郑芝龙就是前车之鉴。

但吴三桂最后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吴三桂打出的旗号是骂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吴三桂自称兴明讨虏大将军。试问,窃我先朝神器是指哪个先朝?是明朝吗?南明皇帝朱由榔都被你吴三桂勒死了,还敢提什么神器?“兴明讨虏”?南明朝廷就是你吴三桂一步一步消灭的,现在说兴明这样的话,人相信鬼都不会信。吴三桂是武将出身,书还是读的太少。


吴三桂为什么要起兵反清?不是因为担心兔死狗烹,而是他想做皇帝

1676年形势图 图片来自网络


从吴三桂1673年起兵反抗清朝,到1681年被清朝平定,前后有8年时间,8年不算短,这也侧面说明清朝朝廷赢得也不轻松。如果吴三桂当年投靠南明,借用永历帝的旗号,挟天子以令诸侯,或许大事可成。吴三桂作为人所共知的汉奸,不经过包装,不改头换面,直接上阵反清复明,是很难成功的。

吴三桂如果答应撤藩,朝廷会在吴三桂交出兵权后收拾他吗?我想,只要吴三桂安分守己,朝廷应该会让他安享晚年的,尚可喜、范文程、洪承畴这些人都得以善终,朝廷的这点信用还是有的。关键是吴三桂想当皇帝,这才铸成大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