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的潼關保衛戰

抗日戰爭中的潼關保衛戰

抗日戰爭期間,陝西潼關由一個內陸的著名關隘,轉為了中日兩軍對峙的前沿。

1937年11月,太原淪陷。1938年3月,晉南重鎮運城陷落。8日,日軍佔領同蒲鐵路終點風陵渡,隨即對隔河而望的潼關發動炮擊。23日,日軍首次渡河進攻潼關。之後,日軍發動了多次進攻,直至抗戰末期。筆者2014年採訪黃埔第七分校第十九期學員李玉辰,他回憶,日軍投降前夕,他和戰友還在潼關阻擊過乘橡皮艇偷渡黃河的小股日軍。日軍的炮擊給潼關防守造成了一定壓力,但其渡河進攻均未得逞。

潼關始終不失

在抗戰歲月裡,作為關中乃至西北重要門戶的潼關始終不失,素為陝人所樂道。潼關不失的原因,歷來多有評論,綜合起來,大致為形勝、嚴守和牽制三點。

所謂形勝,言其險也。潼關建於黃河與秦嶺餘脈華山山脈之間的狹窄通道上,《潼關縣誌》雲:“潼關之南秦嶺雄峙,東南即禁溝之險,西北有洛、渭二川匯黃河,抱關而下,西側華嶽三峰叢環諸山,高出雲霄。”

所謂嚴守,指中國軍隊守衛嚴密。關中地區的中國軍隊密集。其中,國民革命軍第28師、第1師等部先後駐防潼關。守軍與民眾齊心協力,於河岸前線挖掘了蛛網似的戰壕、交通溝,還沿河修建有大量碉堡。筆者2016年在潼關縣秦東鎮黃河岸邊就曾考察過一座此類碉堡:圓形,水泥混凝土質地,高約2.2米,頂部厚達0.8米左右,面向黃河一面有三個較大的射擊方孔,下方掏有六個內凹的彈藥儲藏槽。駐軍還在潼關背向黃河一方的深溝內設置了軍訓軍需基地,建有戰地書店、酒家等,甚至搭起一座名為“雪恥臺”的戲樓,活躍戰地生活,以利長期堅守。美軍魏德邁將軍曾讚譽潼關河防勝似法國的馬奇諾防線。1941年1月,美國記者卡爾·邁登斯夫婦赴中國採訪,在最後一站潼關拍攝了不少照片:神情肅穆的士兵、蜿蜒的戰壕、低矮的隱蔽部和高大的城牆襯托出濃厚的戰爭味道。

同時,潼關守軍採取了積極防禦的作戰方式。積極防禦主張守中有攻,反對消極死守。正如克勞塞維茨所指出的,“防禦這種作戰形式決不是單純的盾牌,而是由巧妙地打擊組成的盾牌。”1938年3月26日,潼關守軍第28師第163團九百多人乘船突襲風陵渡,殺傷日軍一部,當夜主動撤回。2015年筆者採訪黃埔軍校第七分校第十八期學員陳生華,老兵回憶,1944年他畢業分配在第1師第3團,防守潼關三河口,當年底他隨團渡過黃河轉戰晉南多地,其間曾被敵炮所傷,身中彈片十九片。直至1945年6月21日,還有守軍渡河突襲日軍,殲敵七十人。此外,中國炮兵部隊以德制SFH18榴彈炮(民間俗稱三十二倍十五榴)等裝備參與防守,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所謂牽制,則是指中條山根據地對晉南日軍的牽制。中條山位於山西南部,橫亙黃河北岸,東西長約一百七十公里,南北縱深約五十公里。中條山向西屏障潼關、西安,向南屏障洛陽,向北俯控同蒲路,戰略地位重要。1938年3月之後,中國軍隊李默庵、曾萬忠、孫蔚如、高桂滋、馮欽哉等部,陸續進入晉南山地,開闢了中條山根據地。蔣介石指出:要以有力部隊配置於中條山地區,與右岸河防部隊協力,阻止敵人渡河西進。從1938年8月起,到1941年5月晉南會戰前,山西日軍向中條山進行過十三次大規模“掃蕩”。戰鬥主要集中在中條山西部孫蔚如防區,這裡處在黃河由晉陝界河轉向晉豫界河的大拐彎內側,幾乎緊靠著黃河,正是對晉南日軍渡河作戰威脅最大的區域。但日軍的系列進攻均為守軍瓦解。

日軍的進攻均被擊退

但除此三者之外,還有一點易為人忽視。山西大部淪陷後,駐晉日軍曾在不同的黃河渡口向陝西發動了多次進攻。其中規模較大就有十餘次。1938年3月1日,日軍一千餘人在山西保德縣城,首先炮擊對岸的陝西府谷縣城,而後組織六百人強渡黃河;3月13日,日軍兩千多人攜炮二十餘門由山西興縣首先炮擊陝西神府岸防陣地,而後在十餘架飛機掩護下強渡黃河;3月22日,日軍兩千餘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再次由保德強渡攻擊府谷;1939年1月1日,日軍三千餘人攜炮十餘門自山西馬頭關、圪針灘渡口,首先炮擊對岸陝西延長涼水巖陣地,而後在十架飛機掩護下發起強渡;6月6日,日軍一萬五千人佔領山西柳林孟門和臨縣磧口,以飛機向陝西李家溝陣地轟炸,企圖強渡進攻;11月23日,日軍兩千餘人企圖由磧口西渡黃河;1940年3月30日,日軍一千五百人攜炮十餘門,進至山西柳林軍渡,炮擊河西岸防陣地企圖強渡;1941年11月2日,日軍一千五百餘人由山西磧口、咀頭,在飛機和火炮掩護下西渡;1942年3月及4月,日軍一千五百人連續兩次侵佔軍渡,向對岸陝西吳堡宋家川陣地發射包括毒氣彈在內的炮彈兩千八百多發,意在西犯。日軍以上行動,除第一次對府谷渡河進攻取得成功外(後自行撤回河東),其餘均被擊退。

潼關對於日軍的吸引力取決於日軍對於潼關之內的關中地區戰略價值的判斷。自盧溝橋事變至1938年10月武漢、廣州淪陷,日軍主要精力在於攻取戰略要地、交通線並殲滅中國軍隊有生力量。武漢會戰結束後,中日之間進入相持,關中作為北方抗戰的後方基地,在戰爭全局中的地位有所上升。不過,此時日軍力量主要用於以戰術攻勢殲滅中國軍隊,“掃蕩”敵後根據地以穩固後方,以及轟炸重慶和其他大中城市打擊中國軍民抵抗意志等方面。加之中條山根據地的存在,以及關中有重兵屯聚,故日軍仍未將攻取關中提上日程。

“五號作戰”的夭折

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戰爭,至1942年春季,日軍在太平洋、東南亞戰場節節勝利。此時日軍的判斷是,東南亞和太平洋作戰基本結束,地區局勢短期內不會變化。而從1938年10月武漢會戰結束至此時,已過去三年有餘,中國仍堅持抗戰。考慮到南方作戰不僅嚴重了打擊了美英等中國盟友,而且切斷了中國最重要的對外交通線——滇緬公路,日軍經過反覆討論,最終於1942年9月推出了“五號作戰計劃”。總體構想是“以中國派遣軍主力從西安、一部從武漢地區,分兩路發起進攻,擊潰中央軍主力,進入四川,攻佔成都、重慶”,最終“促使重慶政權屈服與崩潰。”

奪取關中是攻略四川的基本前提,而打通潼關又是襲佔關中的第一步。因而,日軍大本營在五號作戰“第一期作戰指導要領”中,明確要求“第5方面軍在山西省的南部進行集中……以一部佔領潼關附近。”

五號作戰原計劃於1943年春季以後發起,但最終沒有實施。其原因首先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接連失利,特別是中途島海戰和瓜島防禦戰的慘敗,導致日本不得不從中國戰場抽出部隊以穩定太平洋戰場,而五號作戰計劃使用多達三十個師團的兵力,兩者形成尖銳矛盾。而獲知日軍準備進攻四川的戰略情報後,中方高度重視,下令加強黃河防務及入川各路的守備。1942年12月,日軍大本營下達了終止五號作戰的指示。

“五號作戰計劃”夭折後,潼關嚴峻的形勢得以緩解,直到1944年5月的靈寶戰役。此戰中,日軍第1軍軍長吉本貞一多次“強調進行潼關作戰的必要性”,華北方面軍曾向中國派遣軍總部建議進行潼關作戰。總部的意見是:“只要對完成京漢作戰和對湘桂作戰抽調兵力無任何妨礙,且能以方面軍自己力量攻佔並予以確保,潼關作戰也可實行。”不久便取消了潼關作戰計劃。此後,潼關守軍堅持到抗戰勝利。

(作者:蒲元 單位:武警工程大學軍事基礎教育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