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学院创作组 井士剑《飞渡泸定桥》创作谈

《飞渡泸定桥》创作谈

中国美术学院创作组 井士剑《飞渡泸定桥》创作谈


再塑历史

——飞渡泸定桥创作谈

中国美术学院创作组 井士剑

为了积极贯彻落实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为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进行美术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亲自领导与组织的指导下,以绘画艺术学院杨参军院长为主导的创作团队完成了油画《飞渡泸定桥》的创作。

我作为创作团队前期历史调研、思想学习、素材收集、创作草稿等工作的主要人员,率领任志忠、周晓松、郭健濂等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刘志成、胡水梁等人进行了大量的考据和研究。通过这样一个创作梯队的构成,旨在培养青年一代对当代历史画创作的思想品格和创作能力,培养如何面对历史,如何传承优秀历史画创作主题性与艺术技法相结合的经典,更重要的是探讨历史与历史性的创作问题,如何在确立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注重历史画在新时代的再现与表达,从而在传承优秀历史画的基础上,拓展历史画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意义。

在《飞渡泸定桥》这幅画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力图在特定的时间以不同的空间来诠释长征期间红军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红军在1935年5月29日凌晨勇夺泸定桥,全军顺利通过大渡河,使国民党军队大渡河防线彻底崩溃。我们详细分析了历史上有关这个主题在不同时期的创作。吸取经典的创作要素,在认真研究了诸多艺术前辈的创作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不同视角和新命题,最后选择了二幅具有代表性的构图。一幅是从勇士们的背影来展示“飞夺”的视觉效果,构图和以往的作品相比较,更具有一种创新的视觉角度和艺术形式。另一幅,是以“正视”的视觉效果来表现红军勇往直前的精神。在听取了众多艺术前辈的指导意见之后,我们最终定稿选择了“正视”的艺术构图,它是弘扬了红军长征的艰难与浴血奋战的史诗般的历史画面。震撼激烈的战斗场面,代表性的历史场景,在艺术表现上注入了历史性的时空概念,突出了当代历史画的强有力的表现手法和写意精神。

表述与描述的方式形成了历史绘画独特的艺术创作线索与根源, 透过历史画所包含的政治与宗教、人物与事件、场景与场所等表象特征,以历史性的视角研究历史画创作的时代精神与艺术作品本身的历史性的双重问题,意义深远。历史以时间、地点、事件等因素具体发生,并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绵延。

中国的历史画创作形成了以“红色经典“为现象的创作方式与方法。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真实写照与艺术语言形式。

历史画以其独特的社会性与社会意义的创作理念揭示与还原了历史与真实的基本问题。历史果真可以还原吗?这种还原存在着或缺与挤塞。史料与场域是还原的最初媒介,也是揭示事件的最主要要素。艺术形式语言多样性仍是这种还原的依托。

在今天这个图像与媒体的时代,以情节、主题、写实表现的历史画创作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历史性成为历史画创作的主要特征。首先,历史画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进程重要转折的主要视觉表现与凝眸,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指明其“历史”一词为“调查”、“探索”之义。《大英百科全书》(1880年版)中“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种指的是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种指的是对此种往事的记述以及研究模式。前者是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关于历史的描述,科林伍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是历史学家心灵中重演过去的思想”。历史画是艺术家将这种思想得以视见,历史画既不仅仅是历史事件重现,也不仅仅是写实与表现手法的形式,而是将历史的精神与意义释明。这种释明其核心的指明是历史的记忆,用视觉之光点燃真实的决定性意义的历史时刻。

形成思想的凝思与感召。释明的条件表征具有限定与自证和自明,体现在空间和时间的凝固与绵延。这个“历史事件”决定了自身性质,它和证明自身有特定的证据,证实并在时间中验证,并形成自身的相约与限定。这种释明在历史的变化中未被改变且释出光亮。人物在这里成为主语,作为发生者与“事件”之后的它者,同是这个“在场”的意义追问与解答的思想者。赫尔德林认为历史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进程,人类生命的时间就是历史的时间,也就是“历史性”。探究个体和群体生命社会的体验,涵盖和伴随着时间性与空间性生命存在。而体验的时间性在社会与历史的世界中就体现为人的“历史性”。因而“历史性”成为历史与历史画重要词语与观念。历史画形成由这生命、时间、空间构成,又由生命的存在者来完成。海德格尔以存在论阐述了“历史性”通过“此在”来注释历史。此时的历史事件是此在生存的时间性体现,由此历史由事件的发生存在者转化为历史性的此时存在者,演绎为活化的时代尺度,形成与构建。而历史性也就成为了此在存在论的基本建构。与此同时,生命作为这个此在存在论的注释者,构成了这个释明的整体性,并在历史性中不断深化与释明。

回顾建国以来的历史画创作历程,基本经历了从红色革命经典时期向现实主义转变的创作现象,同时涌现出倡导民族精神的历史画创作经典作品。今天所面对的历史画创作如何再现历史,如何呈现历史性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历史画《飞渡泸定桥》创作草图与小稿试图对创作主题的历史与历史性予以新的视角。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都反映了这个重要的历史题材,艺术表现手法从红色革命经典到八十年代的日常性再现,延续到九十年代的以现实主义创作为典型的创作高峰。从场景到情节和人物肖像的精神刻画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图像。还原于历史与历史性。以“此时”为时间与空间进行描述创作,创作手法以写实与表现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加深对创作主题的理解与表现,重点对人物肖像性格的刻画塑造和道具真实性的考证。在艺术表现手法和风格上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精神,象征性为艺术表现理想,写意性表现为创作情怀,提出了对历史画课题研究的时代注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