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S型坦克为什么这么奇怪?无炮塔有什么优势吗?战力如何?

和风漫谈


相信很多人对于瑞典这款研发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S型主战坦克的第一印象就是“没脖子”,而这种无炮塔设计也让S型坦克经常会出现在一些“奇葩武器”排行榜中。但正所谓“存在即合理”,S型之所以如此设计必有其道理。

S型研发时的国际大背景正处于冷战,因此包括瑞典在内的西欧国家都对苏联防范有加!为了应对苏联可能对西欧进行装甲式平推,瑞典也着重发展自己的装甲部队;彼时,英国产的百夫长坦克是其主要有生力量。

但这款自重高达50多吨的主战坦克在瑞典多密林、沼泽、河流的环境下很大发挥出高效的机动能力,所以瑞典决定因地制宜研发一款适合自己的主战坦克,S型随即被提上了日程。

首先,降低自重是势在必行,所以无炮塔设计的S型坦克的战斗全重还不到四十吨;该数据不仅能保证其有效的在湿润地区进行机动,而且也符合瑞典大部分桥梁的最大可承受重量。

另外无炮塔结构除了能尽可能地避开密林枝杈的干扰,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坦克的被弹面。不过与此同时,S型坦克的瞄射过程变得更加复杂、低效:通过液力悬挂装置让车前体仰起,而且必须在停车状态下进行、环绕射击不像常规坦克可旋转炮塔实现,必须转动车体完成。

坦白而言,S型坦克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对假想敌苏联进行防御对抗,其中一项作战理念就是当敌人袭来时,S型可利用低矮的车身部署在工事后面防御(那为何不直接做成炮呢);这也使很多人对S型的作战定位产生了质疑。

不过,S型坦克的总产量并不算很大:截至1997年退役前(部分用于军事训练),该型坦克总共生产了不到三百辆。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瑞典的S型坦克是一种无炮塔坦克,这种设计虽然在现在很罕见,但是在二战期间,这样的无炮塔的自行火炮、突击炮、坦克歼击车其实很多,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种S型坦克归类为坦克歼击车。

外形非常低矮的S型坦克非常有利于在瑞典复杂的地形和城镇中隐蔽。

如果我们以坦克歼击车的视角去看待他,那就合理了,首先,二战中大部分的坦克歼击车是无炮塔的,这样看来也是一脉相承的,其次,S型坦克主要就是在瑞典这个地形和社会非常有特点的国家,反正也没有机动的空间,那就干脆定点布置,大量杀伤敌人的战车,没有炮塔,可以减轻重量,缩小体积,提高防御能力和通过性。

瑞典的交通条件有限,而且多山地丛林,这样的低矮和轻便的坦克,确实利于快速部署到位。

瑞典是一个交通设施有限,人口密度不大,但是高度城镇化的多山地国家,坦克在这里作战本来都是需要牺牲掉机动性的,可以说S型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种一开始就立足于点区域作战的坦克,他因为没有炮塔,所以外形低矮,可以隐藏在矮墙之后,也可以灵活的布置工事,坦克没有炮塔,火炮射击的角度有限,不过也没有办法,像瑞典这样的国家,坦克顶不住正面一波,基本上国家就没了。

图为二战苏联广泛使用的坦克歼击车,可以把S型坦克看作是一种坦克歼击车。

所以,没有了炮塔,反倒是可以把正面防御做强大一些,缩小了体积,就可以把更多的装甲放在需要的地方。但是这个坦克的战斗力实在是不怎么样,奇葩毕竟就是奇葩,剑走偏锋的武器往往没有好下场,牺牲了机动能力,虽然容易部署,但是实在是有限的射击角度和落伍的观瞄系统导致他面对三代坦克基本没有抵抗力。

图为瑞典S型坦克,他的火控系统非常落后。

没有炮塔就不能布置猎歼系统,坦克的火控系统奇差,远程射击的精度并不好,最终瑞典也只是制造了不到300辆S型坦克,就转而购买德国的豹2坦克了,毕竟还是真正的坦克来的更踏实一些。


海事先锋


S型坦克最大的简化了自动装弹机结构,但带来了是上下左右瞄准的难题。靠自身车体瞄准,比起普通坦克直接用方向机、高低机瞄准,速度有相当大的差距(如同龟兔赛跑),精度上也是无法相比。更要命的是丧失了行进间射击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停车后调整好方向,再调整悬挂来改变火炮的俯仰角,经过一系列动作后方可射击。

当然,从取舍的角度来说,取消炮塔的设计是勉强可行的。但是彻底的放弃了坦克的环射能力,对于一款坦克武器来说,显然又太过于极端了。s型坦克从防护与隐蔽两个主要性能来看还算不错,但是却丧失了作为坦克灵魂之一的战斗灵活性,只能处于隐蔽起来打冷炮的位置。相比较而言,就连二战时期的各色突击炮、歼击车的灵活性与战斗主动性都不如,完全是守株待兔型的兵器。




鹿门富春


适合瑞典的地形,多山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