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VS節氣」女博士@你:節氣哲思天人合一如此豐饒

春分立蛋,清明祭祖,

昨天又逢春天最後一個節氣“穀雨”,

中國大地一片春耕喜象,

秧苗初插、作物新種,

都盼望著“雨生百穀”。

這一切都彰顯著今日中國人

以二十四節氣為刻度的小康生活。

「女性VS節氣」女博士@你:節氣哲思天人合一如此豐饒

1

「女性VS節氣」女博士@你:節氣哲思天人合一如此豐饒
「女性VS節氣」女博士@你:節氣哲思天人合一如此豐饒「女性VS節氣」女博士@你:節氣哲思天人合一如此豐饒

本文刊於《中國婦女》雜誌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二十四節氣作為指導農事生產和農民生活的時間指南,今天被重新加以解讀。

2016年11月30日以“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的全新定名,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節氣文化的傳承,女性的作用不可或缺,她們既是創造者也是分享者。她們用智慧創意生活,以節氣為韻腳,把日子過成了詩,成為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

節氣之於農業中國是知識體系

「女性VS節氣」女博士@你:節氣哲思天人合一如此豐饒

賀少雅 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博士

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順天應時、天人合一理念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思想資源,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其包羅萬象的知識體系和文化實踐在新時代值得我們自覺傳承和發揚。北京師範大學社會學院博士後賀少雅,從事歲時節日、人生禮儀、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等研究,她的研究讓我們對節氣有更深的理解。

包羅萬象的節氣體系

二十四節氣是以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為基礎,通過觀察太陽的週年運動,對一年中的時令、氣候和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的經驗總結和生活實踐,是融合天文、曆法、氣象、民俗等的文化時間和知識體系。

古人將地球圍繞太陽運轉一週的軌道劃分為24等份,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一年運行360度,共二十四個節氣。

在節氣體系中,有從天文角度確定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有反映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有反映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的白露、寒露、霜降。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的是降水現象,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小滿、芒種則反映作物的成熟情況。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並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一般認為,其萌芽於夏商時期。首先出現的是兩分(春分、秋分)和兩至(夏至、冬至),西周時期又加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形成四時八節。到了漢代,鄧平、落下閎等編寫《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淮南子.天文訓》中也留下了至今比較公認的與現今流傳版本最為相近的文字記載。

順時而動的節氣儀式

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可以說是二十四節氣的核心觀念,集中體現著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古代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皇家和民間都要舉行特定儀式以迎接季節轉換。立春,帝王要帶領王公大臣著青衣赴東郊迎春,祭祀句芒神;立夏,著紅衣至南郊迎夏,祭祀火神祝融;立秋,穿白衣到西郊迎秋;立冬,至北郊祭冬,服色屬黑。四季與陰陽五行之說的結合凸顯出生活的儀式感。

民間雖然不能如皇家般堂皇,但也有著異彩紛呈的禮俗。立春時節,人們剪春雞、戴春勝、吃春餅、演戲迎春,春官們手拿春牛圖,挨家挨戶發放春帖,並隨著主家的心意,演唱春詞,祝福一年萬事大吉,構成一幅幅歡樂的圖景。更不要說,春暖花開、楊柳依依的清明時節,人們一邊莊重地祭祖掃墓,一邊歡樂地郊遊踏青,放風箏、盪鞦韆、戴柳圈,了卻慎終懷遠之情,生髮朝氣蓬勃之力。

今天的都市人雖不能親身感受農業生活的樂趣,但逢立春時節做春餅、食春菜、炸春捲,清明假期扶老攜幼,祭祖掃墓、踏青遊玩,感受大自然的生氣和生命的律動,既為生活創造出儀式感,也順應了春季養陽的節氣養生原則。

賞花品酒的節氣詩意

古人的生活從未缺少詩意的創造,節氣裡的詩意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映照。北宋時期出現了“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花信風”即帶有開花音訊的風候,又稱二十四風,指某種節氣時應花期而來的風。古人將小寒至穀雨八個節氣共二十四候,每一候對應一種花卉。比如,小寒“三候”花信風分別是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立春花信風是迎春、櫻桃和望春;驚蟄則是桃花、棠梨和薔薇;清明分別對應著桐花、麥花和柳花。這一時期正是由寒冬向暖春過渡,有花相伴,又哪怕只是想象中之花開,或者對花開的盼望,都有一種詩意之美。

中國人又善於以身體來感受和傳承節氣,比如立春吃春餅,清明吃青團,冬至餃子立夏面,通過特定節點食用時令飲食,達到順應自然的目的。所飲之酒也是如此。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三月驚蟄節氣採桃花釀酒。直至清《壽世秘典》仍載“三月採桃花浸酒飲之,能除百病益顏色”。秋季寒露節氣,擇時令之菊花,釀製菊花酒,可益壽延年。《太清記》載“九月九日採菊花與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