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希望心中的少年留到多久呢?

你希望心中的少年留到多久呢?


团战之后《我们的歌》开始进入淘汰赛,勤深深到最后一期之前唱了三首歌:《那片海》;《天下有情人》;《大会堂演奏厅》,每一首都很好听。还要再加上一首华建老师的《少年》。

《那片海》是韩红老师的歌曲,在选曲的时候在中间加了一首歌:张惠妹老师的《听海》,因为觉得跨度有点像,可以试试把两首歌融合在一起。事实证明也的确给了听众很大的惊喜。一开始的时候是清唱,之后是合唱,又是分开一个唱《那片海》,一个唱《听海》,这里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克勤老师的耳麦,比较调皮,掉了下来。但是丝毫不影响克勤老师的稳定度,只会夸赞老师的专业程度了。

这期还有一个小惊喜是正好赶上克勤老师的生日,录影是前一天。所以周深有进行策划,给克勤老师过一个生日,中间过程不提,除了那些暖心的事情之外,我还喜欢主持人的提问。

这个节目一直没有离开过歌曲这个主题,所以过生日这一趴并没有占用太多时间,主持人在台上说“克勤哥,我们也没什么准备,但是我想问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你希望心中的少年留到多久呢?


之后响起的音乐是李克勤当初比赛的时候那首歌《雾之恋》,校长的,他很快就听出来然后点头,主持人缓缓道来“三十四年前你用这首歌拿了冠军,然后进入歌坛。如果,当初你没有去参加比赛,你的人生会怎样?”

李克勤老师说他真的没有想过,思考了一下之后我可能去念书吧,因为那时候就有想去国外念书,有跟爸爸妈妈说给我两年的时间,如果还有人帮我发片的话我就唱下去。

如果当初李克勤没有选择参加那个比赛,没有进入歌坛,今天我们是不是就听到这么好的一个声音了?

如果李克勤这些年没有经历过那些跌宕起伏,没有几经破折坚持下来,今天我们是不是就没有这样一个看过很多事却依旧心怀热爱,对音乐单纯喜爱、歌唱的李克勤?

......

你希望心中的少年留到多久呢?


如果的假设有很多,但是像主持人听完之后说的一样“我们要感谢这个如果”。其实是的,起码对于李克勤老师来说,我是要感谢这个如果的。如果不曾有李克勤这样一位歌手,我可能就没有听过《红日》;《月半小夜曲》;《一生不变》;《飞花》等等。

为什么要感谢当初那个选择?除了那个选择之外,还要感谢那个做出选择的自己,那是我喜欢的事情,在我有能力或者说什么都敢闯敢做的年纪,我为什么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为之努力、付出、最后有收获。这是最美好的事情

我在李克勤老师身上看到了,尽管时间漫长,但我突然看着电视里的这位歌手,听着他的回答就想到一句话“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很配李克勤老师,虽然可能有点文艺。李克勤到如今,就是走出半生,无需祝愿,半生港乐风雨,你在他身上看到的都是开心、温暖、乐观、热爱;而且我觉得现在的李克勤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像是少年。可能我之前并没看过克勤老师的节目,但我从《我们的歌》这个节目认识了他,并且喜欢上他。

你希望心中的少年留到多久呢?


什么是少年?在我看来不一定一定要是那个年龄,而是你的态度,你对梦想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永远积极向上、永远热爱追逐、永远不忘初心不放弃。‘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是发光的’,这也是少年的一条标准吧,很开心,这些在李克勤的身上我都看到了。

你希望心中的少年留到多久呢?


而且要做到要多难?我曾经就问过自己,在上一篇的时候还简单剖析过,得出的结论就是很难。可是我在一个半生少年身上看到了,他从18岁开始做这样的一个少年,一直做到了53岁,鲜衣怒马的少年固然是最痛快肆意的,但走出半生依旧如故的少年更让人珍惜。

谢谢克勤老师,可能未来还有那么久的日子我做不到一直是少年,但是我想我会尽最大努力去不忘初心的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