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養之行善與防惡

善惡是人與生俱來的。因為我們這個身體有眼耳鼻舌這些感覺器官,當感覺器官接觸到外界事物的時候就會產生各種感受,能讓我們產生好的感受的事物,我們就喜歡它,就想獲取它。人的能力和修養不同,獲取的方法就不同,有人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法獲取,也有人用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方法獲取。獲取生存資源,是每個人都有的慾望,所以荀子認為人性是惡的。人的生存離不開合作、共生。動物天生就有對同類生物的好感,這是合作共生的基礎,所以孟子說人性是善的。

國家的管理就是用教化的方法引導人行善,用懲罰的手段使人不敢作惡。主管教育的領導要對善領悟更深一些,掌管刑獄的領導要對惡領悟更深一些,最高執政者要既知善,又知惡,制定政策才不會失衡。這就是大多數封建統治者採用內法外儒統治方略的原因。同時也是中國文化以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的原因。

對於個人來說,要行善防惡。

1、生存需要善行。勤勞致富,合法經營,努力工作是每個人最安穩,最可取的生存途徑。

2、善行是獲取別人的信任和幫助,合法生存的必要。人不可能獨自生存,不可能離開合作,合作最需要的好的人緣,仁義善良是最讓人信任的人緣基礎,離開仁義善良,靠力量建立起來的合作關係是極其不穩固,有利時尚可,無利時必棄。

3、稱頌善的美德,表揚善的行為既是美德,也是生存的需要。首先,真誠地讚揚人,會起到鼓勵人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的作用。希望被認可,被讚揚是人的共性,不論是孩子,還是大人,即使是一位八十老翁,被人恭敬贊上一句“身體挺好啊”,老爺子便會很高興。其次,獨自一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生存下去的,我們需要一定的交流合作。人際交往中,從言談到共事到金錢交往,最後到共同奮鬥於一個事業,從交流到同流,從同流到同心,再從同心到同業,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信任。信任的第一條件就是仁義善良,其次才是能力。所以,行仁義善良之事絕對是廣結善緣的重要前提,事業順利的必要保障。人人都希望能給別人留下一個好印象,說話則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別人討論事情時,一定要宣說善的道理和做法。別人對你瞭解主要是從你的言說來判斷,其實判斷一個人比較可靠的是共事,但是能共事的人和事是非常少的,能通過共事來了解人的這種現象是很少的。更重要的是,即便是共事,在共事之前也一定是先通過你的言說來做出初步判斷的。

4、有的放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人說話時就是展露自己價值取向,水平高低,品行操守。人既需要善良,也需要謙虛,不要在沒有意義的場合展露才能,既容易被高手輕視,也容易被能力低下的人誤會。如果看到一件事情,別人看不到問題的關鍵,也想不出最佳的處理方法,尤其是需要殺伐決斷的方法,如果你說出來,雖然可能會讓人佩服你的才能和眼光,但也會讓那些能力不夠的或偏執的人對你人品有所懷疑併產生警惕的可能。如果議論與自己無關的事,還冒著被別人貶損人格的風險,對自己卻毫無利益,這是一種很不值當的做法。孔子和宰予的故事非常能說明這一點。宰予問孔子守孝的事:"一個人的父母死了,守孝三年,時間不是太長了嗎?君子三年不習禮,禮義必定會毀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一定會敗環。一年間,陳舊的穀子吃完了,新的穀子又成熟了,鑽木取火的木材換遍了,守喪一年也就可以了。"孔子說:"只守喪一年,你內心安不安呢?"宰予回答說:"心安。"孔子說:"你既然感到心安理得,你就這樣做吧。君子守孝期間,即使吃美味的食品,也感覺不到甜美,聽到動聽的音樂也感覺不到高興,所以君子才不這樣做呀。"宰予退了出去,孔子說:"宰予不是個仁人君子啊!孩子生下來三年,才能脫離母親的懷抱。為父母守孝三年,是天下共同遵行的禮儀啊。"宰予說的是實話,很符合實際,墨子也一直批判孔子的喪葬做法。但是宰予的說實話給自己造成貶損。孔子給他的結論是“不仁”“朽木”“糞土之牆”。後來宰予詢問五帝的德行,孔子連回答都不想回答他,說:"你不是問這種問題的人。"但實際上,宰予是個非常優秀的人。是"孔門十三賢"之一 。以今天的眼光看,宰予的獨立思考、絕不盲從,恰恰是當代學生所需要的品質 ;同時,他的質疑和觀點並非是無理取鬧,相反,正可以從中看到他對儒家思想的思考的深入和旺盛的求知慾。孔子後來自己不得不承認,說自己"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也認識到了自己以往的不足,說:"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曹操當年就是這麼被下了“治世之英雄,亂世之梟雄”的定論的,以至於在後世的戲劇裡永遠都畫著白臉

當然,如果是自己的事,就一定要果斷利落地下決定。


5、善心不得損害大局。說話時儘量要仁義善良,做事時一定要符合情理,這才叫“知行合一”。成大事者做事往往先謀勢,先順通事理。奉獻和“善”一定有個標準,離開這個標準的“善”是偽善。善是人情,不能違背事理。魯國有個人跟隨國君去打仗,屢戰屢逃;孔子向他詢問原因,他說:"我家中有年老的父親,我死後就沒人養活他了。"孔子認為這是孝子,便推舉他做丁官。試想,其他人看到後會怎樣想怎樣做?魯國焉能不滅。當然,這個孝子的人情不是不可以送。但是不能由下面官員來送,應當由國王通過法律規定來送,出臺一條法律:“凡家中有八十以上的父母,且只有一個兒子的可以免除兵役”。這樣便可避免好名聲給了孔子,惡名留給國王,使人民離心離德的情況發生。也同時斷了打仗不勇敢,絞盡腦汁琢磨當逃兵的人的念想,避免亡國的結局。


6、善心不能損害他人利益。要注意先觀察別人的態度,並試探性地聽取別人的想法做法。如果觀察不周就去做自以為是的好事,冒冒失失。往往會說錯話,做錯事,起反作用。第一,你並不知道當事人的真實情況,不瞭解真實情況,就不可能有正確結論和方法。只根據自己的想法或一些不合時宜的習俗,就輕易指導別人這樣那樣,是極其不可取的。有一個老師,一晚輩女孩看上一小夥子,大人不太同意。這個老師屬於迂腐器量狹小又愛佔點小便宜的那種人,那個女孩的對象與他不是一路人,個性豪邁格局也大。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大格局人往往看不上小器量人的,小器量人是絕看不懂大格局人的。這個老師看不懂晚輩的對象,也就看不慣了,再加上老師那種遇事好追究原因,不思解決的毛病。就在晚輩女孩出聘的前一天晚上的飯桌上開場了,上至孔子周公,下至禮義廉恥,數落女孩的不孝和愚蠢。只管評論發洩,不顧正事。人家開始還忍讓著,這個老師越說越有感覺,引經據典,正氣秉然的樣子。人家本來打算要商量第二天婚禮的具體事項,可他沒完沒了,最後被人家來歷斥責還不覺得,只覺得是正義被壓制了。現在這個老師家庭不和,而晚輩女孩早已富甲一方了。


7、不要給別人留下犯錯的機會。我曾經和一位很敬重的朋友一起到一商店,他把破爛的自行車放好,又鎖好。我隨口說“不用這麼認真吧,沒人會偷你的車子的”。他說:“放好是要給別人留下方便,鎖好是不給別人留下犯錯的機會”。人常犯的錯誤是用自己的思維習慣去推測別人,自己不貪,就忽略了貪的人。古人講“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防人犯錯之心也不可無。男人要財不外露;女孩子要穿著合體,這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別人的保護,更是打造良好社會風氣的需要。


在經濟取得長足進步的今天,加強個人修養,建設良好社會風尚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