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學者曾評論,"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這是為何?

引言

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浮浮沉沉,鉛華洗盡,已是經歷了數次變遷。又有哪一個朝代是經久不衰呢?正如《臨江仙》所云,“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歷史的洪流中,沒有人可以逃離被湮沒的命運。

01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告訴我們一個真理,時移境遷,興衰更替是自然規律。所幸,歷經數千年的變遷,中華文明都得以延續至今,而且愈加璀璨。不過,若要追溯純正的華夏文明,恐怕要從宋朝末年算起。

日本學者曾評論,

宋朝古畫

宋之前,中國的歷史都是由中原地區的民族續寫,外族雖有來犯與滋擾,卻也未曾改朝換代。宋朝終結了這幾朝盛世,在崖山,將時代的話語權交給了當時的蒙古外族。

崖山,就是如今的廣東江門。在此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戰役,史稱崖山之戰。這場戰役發生在宋元之間,也是決勝之戰。中國歷史由此改寫,準確地說,是漢人命運由此改寫。宋朝末年,蒙古族發展如日中天,逐漸到了宋朝難以抵禦的程度。鐵木真率領的蒙古部落先是消滅了夏朝,之後侵吞了西遼,直至使金覆滅。自此,正式打開了宋元戰爭的序幕。

日本學者曾評論,

崖山之戰

02

南宋當時定都於杭州,節節敗退的宋軍,也是節節潰逃。宋度宗的妃子懈怠皇室一路往南逃去,讓7歲的幼童稱帝,後被封號宋瑞宗。

日本學者曾評論,

宋度宗

元兵一路追殺至福州,被迫逃往廣東,皇帝在途中染病離世,他的弟弟繼位。元兵並未放過新帝,將新帝與親信追殺到了崖山。元軍趁勢封鎖了崖山,形成三面合圍之勢。

被困崖山的宋朝軍民奮死抵抗,燒燬了所有的房屋,決心和元軍決一死戰。士兵用船隻作牆,把皇帝包圍在其中。

元軍以小船進行火攻,宋軍就用淤泥抵抗。久攻不下,元兵就決意困死宋軍,讓他們因糧草斷絕而亡。在元軍發起最後的進攻時,宋軍眼看宋朝氣數已盡,左丞相陸秀夫就帶著皇帝跳下了大海。士兵也隨之投海而亡,避免被元軍俘虜。這場戰役,宋朝軍民沒有一人倖存,戰後海面浮屍十萬。

日本學者曾評論,

陸秀夫雕像

崖山之戰之後,宋朝皇室無一倖存。這也是中國史上著名的大規模海戰,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同時,此戰也結束了中國幾千年的漢家統治。元朝的統治階級是蒙古族人,儘管驍勇善戰,卻生性兇殘,在當時被視為外族。

崖山之戰也是宋朝抵禦蒙古侵略的決戰,標誌著中國在史上首次被外來入侵民族所打敗,並且徹底覆滅。因此,有人評論道,"崖山之後無中華"。

03

崖山之戰後,華夏中原不僅由蒙古政權統治,而且漢人也慘遭蒙古軍的屠戮。在這之前,漢族政權歷經了南北朝、五代十國、兩宋時期的變遷,一直在風雨飄搖中,不過卻並沒有讓國家統治流落於漢外民族之手。

漢文化也成為少數民族必學的文化,不少少數民族也被漢化。到了宋朝時,百姓安居樂業,國家重文輕武,文化空前繁榮,詩詞、畫作都為周邊國家所效仿。但也因此,為元朝滅宋埋下了深重的隱患。

由於漢人被屠戮,維持數千年的華夏文化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斷層,幾乎被毀滅。在元朝,漢人沒有地位,生存都是難題,更不用說發展文化了。

日本學者曾評論,

元世祖忽必烈

而且,元朝在掌握統治權之後,還積極推行異族通婚,所以,元以後,純正的漢民族已經很少了。

日本許多學者對此也有評論,"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原因在於唐朝盛世,日本經常遣使到中國學習禮制、繪畫等,並且效仿長安文化,現在日本的東京幾乎就是唐朝的長安。

明朝雖然結束了異族的統治,恢復了漢人統治,但並沒有實現長期穩定,就被清朝滿族所傾覆,華夏文明再一次落入外族手中。日本人意欲打著光復中華文明的旗號,對我國實行侵略,才有了"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中國"的言論。

結語

雖然中國的歷史主動權並不一直在漢人手中,但少數民族入侵後,都被燦爛的華夏文明所漢化,進而融合成了多民族的中華文明,現在56個民族也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沒有了外族之說。不論歷史怎樣發展,中華文明依然巍然屹立,只是在時代的演變下,會轉變形式,會豐富內容,但並不會影響它的傳承。

參考資料:

《臨江仙》

《烏衣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