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快人快語,做事雷厲風行,4月10日,記者在龍鳳鎮山臺村見到脫貧戶李英彬時,他正在牛圈裡給牛兒添加草料。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李英彬臉上甭提多麼自豪和欣喜。家裡飼養了十幾頭黃牛,在鎮上開了一家以牛為主題的火鍋館,地裡還種著1.33公頃的莊稼,每年光靠賣牛就能掙個七八萬。
李英彬給牛餵食草料
然而,幾年前的李英彬還在為擺脫家裡的窮日子而發愁。他是龍鳳鎮山臺村4組村民,育有一兒一女,大兒子李松林在讀大學,女兒李秋妍在讀小學,一直以務農為主,家庭經濟收入單一,日子過得捉襟見肘。2014底,李英彬被評為建卡貧困戶。
自從李英彬成了村裡的貧困戶,山臺村的扶貧幹部就沒少往他家裡跑,通過實地瞭解並與李英彬多次交心談心,扶貧幹部幫助李英彬制定了以發展養殖業為主,加以種植業為輔的脫貧計劃。
“我看準養牛這個產業,而且我也學過一些動物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的技術,對發展規模養殖充滿了信心。”李英彬說。2015年,在扶貧幹部的支持、鼓勵下,李英彬開始放開手腳,貸款買回兩頭母牛,靠自繁自養,逐漸擴大養殖規模。
雖然有一定的養殖經驗,但養牛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在飼養過程中,要做好牛的驅蟲,同時,牛容易發生脹氣,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牛脫水、中毒、衰竭或窒息而死亡。”李英彬深有感觸地說。現如今,說起養牛技術,李英彬如數家珍,可最初的時候,他卻因一次大意,差點造成牛死亡。
2015年冬季,在一次餵養的過程中,李英彬給牛餵了大量半乾不溼的紅苕,起初,牛出現食慾減退,反芻也減少,但李英彬並沒有引起重視。幾天後,牛出現後肚踢腹、搖尾、臥立不安等現象,且基本不進食,這可把李英彬急壞了。他立即找來相關書籍進行查閱,才發現是牛脹氣。於是,他立即給牛注射了針藥,並給牛的胃進行適度按摩,這才逐漸緩解了牛的病情。通過此事後,李英彬對養牛更加仔細,同時,他買來大量關於養殖方面的書籍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養殖技術。通過依靠自身的努力,2015年,李英彬靠養牛就實現了脫貧。現如今,李英彬的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從2015年的2 頭到今年的20頭,純收入也從原來的七八千元變成了現在的七八萬元。同時,由於養殖技術過硬和精心餵養,李英彬飼養的牛未發生一起牛死亡事故。
養殖產業逐漸走上正軌,閒不下來的李英彬又把眼光投向了餐飲行業。“我想把養牛產業做成自繁、自銷一條龍的產業鏈。”李英彬說,他把想法告訴了村裡的扶貧幹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支持。在村裡的幫助下,李英彬在鎮上租下了一間店面,開了一家以牛為主題的火鍋館,取名“松林火鍋”。由於賣的是自家飼養的牛,食材品質過硬,加之,李英彬待人友善,餐館的生意越做越火,每年,這個館子消耗牛肉2500餘公斤,按每公斤100元計算,一年的銷售額近20餘萬元。
現如今,他還搞起了規模化生豬養殖,還僱人種上了1.33公頃玉米、稻穀、紅苕等農作物,家庭收入穩步增加。李英彬的脫貧致富路也引來眾多村內外的人慕名前來學習,他也熱情地向大家傳授養殖技術,在他的幫助下,周邊村民也發展起了養殖業,村民的生活也是越過越好。
記者:黃盛
責編:羅孝琴
編審:顏家兵
副總編輯:尹紅梅
總編輯:肖中全
來源:合川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