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我們先來看個模型:有一個大國,兵力20萬;大國的周邊是四個小國,兵力都是10萬。

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不考慮其他,只對比兵力,大國看上去可以吊打任何一個小國。因為大國的兵力是小國的一倍,具有碾壓性優勢。

真的是這樣嗎?

在大國與小國博弈中,小國的戰略是什麼?

因為大國的存在,對小國具有天然的壓力,會導致小國人人自危,理性的做法是抱團取暖,比如孫劉聯盟。小國不僅不希望自己被大國吃掉,也不希望其他小國被大國吃掉,因為這樣自己與大國的力量差距就更大了。

因為小國之間是聯盟,所以小國之間邊境上不用放兵力,他們可以把所有兵力放在與大國的邊境線上。

如果大國攻打任何一個小國,其他三個小國考慮到唇亡齒寒,必然會出兵打大國。所以,大國不可能把所有的兵力都用來攻打任何一個小國,他必須在每個小國的邊境線上都部署兵力。如果平均部署兵力,大國與小國直接對峙的兵力就只有5萬,只有小國兵力的一半。

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這樣的大國,哪裡還敢欺負小國,反倒是處處都得小心翼翼。

相反,四個小國的戰略,應該堅持聯盟,一起壓著大國打,因為他們加起來總兵力是遠遠超過大國的。越是主動打大國,越是削弱大國的實力,小國反而越安全。

大國應該採取什麼戰略呢?

在四個小國比較團結的時候,大國不要貿然出擊,整體採取守勢。雖然每個邊境上部署的兵力都不如小國,但防守應該夠了,畢竟進攻方往往需要更多的兵力才能攻破守方的城池。

外交上,不斷挑撥小國之間的矛盾。當小國之間互相打起來後,再幫助一個小國去打另一個小國。(多想想秦國與六國的歷史)

再看曹操,他的創業路走得極不容易。

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袁術稱帝時的天下形勢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曹操處於四戰之地,北有袁紹,南有袁術、張繡和劉表,西有馬騰、李傕,東有呂布、劉備,東南有孫策。這些軍閥勢力,哪個不眼紅曹操手裡的漢獻帝,似乎都曾動過攻打許都的念頭。

曹操如果想處處分兵防守,就根本無力去開疆拓土;如果想集中力量攻打任何一方,就很可能被其他軍閥從後方偷襲。

曹操的核心戰略,就是避免幾個軍閥勢力聯合起來針對自己。

比如曹操在官渡打敗袁紹後,袁紹的次子袁熙和三子袁尚逃往遼東投靠公孫康。此時,眾將領都覺得應該乘勝追擊,斬草除根。

只有謀士郭嘉勸曹操堅守戰略,說:“今聞袁熙、袁尚往投遼東,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孫康久畏袁氏吞併,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擊之,必併力迎敵,急不可下;若緩之,公孫康、袁氏必自相圖,其勢然也。”意思是,追得緊,公孫康會跟袁氏聯合起來;如果按兵不動,他們必定內訌。

當袁熙、袁尚來到公孫康處,事情的發展果然跟郭嘉預料的一樣。下面《三國演義》這段太精彩:

當日知袁熙、袁尚來投,遂聚本部屬官商議此事。公孫恭曰:“袁紹在日,常有吞遼東之心;今袁熙,袁尚兵敗將亡,無處依棲,來此相投,是鳩奪鵲巢之意也。若容納之,後必相圖。不如賺入城中殺之,獻頭與曹公,曹公必重待我。”康曰:“只怕曹操引兵下遼東,又不如納二袁使為我助。”恭曰:“可使人探聽。如曹兵來攻,則留二袁;如其不動,則殺二袁,送與曹公。”康從之,使人去探消息。卻說袁熙、袁尚至遼東,二人密議曰:“遼東軍兵數萬,足可與曹操爭衡。今暫投之,後當殺公孫康而奪其地,養成氣力而抗中原,可復河北也。”商議已定,乃入見公孫康。康留於館驛,只推有病,不即相見。不一日,細作回報:“曹公兵屯易州,並無下遼東之意。”公孫康大喜,乃先伏刀斧手於壁衣中,使二袁入。

郭嘉不愧是精通人性的謀士,更是曹操賬下少有的明白人!可惜的是,這是郭嘉死前最後一次為曹操出謀劃策了。

曹操統一北方後,帶甲百萬開始南下。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荊州,然後把劉備打得抱頭鼠竄,不得不帶著殘兵敗將逃亡江東投靠孫權。

此時,志得意滿的曹操,走了一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昏招。他一邊趁勝追擊劉備,一面寫信威脅孫權投降。結果就是這一逼,促使孫權和劉備結成聯盟,並最終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

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明白人實在太少了。哪怕一時明白,也容易被眼前的利益矇蔽,導致偏離戰略,跌入深淵。

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曹操在赤壁大敗後,曾感慨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因為曹操知道,自己失敗並不是因為什麼鐵索連舟這種戰術失誤,而是敗在戰略上。他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忘記了自己真正的戰略是什麼。

而程昱這樣的謀士,只是一再建言不要鐵鎖連舟,防止被火攻。然這種只專注戰術細節的謀士,跟戰略家郭嘉比,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假如郭嘉沒死,一定會提醒曹操堅守戰略,不要寫信威脅孫權,因為這樣會逼著孫權和劉備聯盟。曹操此時最應該做的是按兵不動、挑撥離間,讓孫劉自相殘殺,就像公孫康和二袁自相殘殺一樣。

因為當時,東吳很多重臣對劉備都是有戒心的,如果不是曹操頭腦發熱寫了封威脅信,孫權和大臣討論的就不是要不要投降曹操,而是要不要收容劉備的問題了。而張昭等重臣一定反對收容劉備,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容易得罪曹操引來戰禍。

此時再去看二袁投奔公孫康後的那段話,真是感慨萬千。曹操的失敗,從那封威脅信就已經註定了。

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三國時期的地圖

當三足鼎立形成後,曹魏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根據當時的官方資料,蜀漢滅亡時的人口只有28萬戶、94萬人,而吳亡時則有52.3萬戶、230萬人,魏的人口則有66萬戶、443萬人。很明顯,吳國人口只有魏的一半,而蜀漢則更只有吳國的一半不到。

這一差距直接反映到軍事實力上,蜀漢的軍隊規模約在10萬左右(《三國演義》裡動輒幾十萬大軍大戰肯定是吹牛),吳國則在23萬人左右,而魏國可能在40萬人以上。

看上去,魏國的軍隊比蜀國和吳國加起來都要多。但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的細節:當時並不只有三個國家,魏國的北方不是無人區,那裡是大草原,有歷史上最可怕的敵人——遊牧民族。

鮮卑、烏桓、羌、胡,每一個善茬。光是鮮卑的軻比能,就號稱有十萬騎兵,歷史上也多次對曹魏用兵。曹魏怎麼能不擔心,怎麼能不防禦呢?

再看蜀國,西邊是青藏高原,南邊是原始叢林,都是天然的屏障。縱觀兩千多年的歷史,蜀國那裡從沒有出現過什麼勁敵,最多隻是一些部落糾紛。

而吳國,從上面地圖就可以看出,整個東南都是大海,根本不用留兵力防守。

從三國鼎立看戰略的重要性——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

吳國和蜀國雖然弱,但只要他們堅持聯盟,他們就可以把所有的兵力放在與魏國的邊境上,形成對魏國的壓倒性優勢。

所以,我們看三國,吳蜀這樣的弱國,一直是主動挑起對曹魏的戰爭,而曹魏卻縮手縮腳,不怎麼主動出擊。哪怕諸葛亮六出祁山,屢次去挑釁曹魏,曹魏也只是把諸葛亮趕跑就算了,也不主動去教訓蜀國。

當魯肅去世後,孫權也被眼前利益矇蔽,忘記了曾經的戰略,他偷襲荊州,殺了關羽。然後,劉備出兵為關羽報仇,孫劉聯盟開始出現真正的裂痕。

可惜,此時曹操大限將至,而曹丕也沒雄才大略,不知道該堅守的戰略是什麼,所以白白浪費了這次機會。

如果曹魏出兵幫劉備一起攻打孫權,在前後夾擊下,江東一定會被曹劉兩家瓜分。接下來,曹魏只需要對付劉備一方,這就容易多了,也不會再有後來的三國了。

我們都覺得強者恆強,但強者也有強者的難處,一不留神就不容易被弱者取代。

正如老子所說的:“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沒有什麼,能夠永遠強大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