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邓恒进

来源:公众号“南通供需链管理”


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并在重申“六稳”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供应链再次进入高层决议,对于全社会认识和重视“供应链”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然而,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出现,不免就会让人产生困惑,到底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应对危机,不同的链条应当如何发力。事实上,不仅“产业链、供应链”同时出现,“价值链”也经常与它俩并列出现,而这更给理解和实践带来了干扰。

主要区分


下面从实务角度尝试进行区分: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 产业链是经济学概念,主要是对于区域而言的,重点在“拥有”,目的是“安全和发展”。

这次疫情,产业链概念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基本都认可了“中国是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的事实。这里讲的体系实际上就是链,产业链上的组成尽管不是最好的,却是全部拥有的,关键时候不会掉链子,不会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尽管拥有很强的研发实力,高端的制造设备,但生产和组装能力的短缺造成了“防护物资”的长时间无法满足。也是因为意识到了不拥有完整产业链的严重性,政府开始呼吁“制造业回归”,但还是因为产业链不完整的缘故,大家普遍不看好“制造企业回归”,或起码不会按照政府要求的回归那么快。

国与国之间主要是安全问题,国家内部就是区域间产业的竞争问题了。区域产业链就表现为产业集聚和产业布局。在资源禀赋、区位优势、龙头骨干、营商环境等的作用下,市场要素逐渐集聚,各地产生了很多竞争优势极强的产业集群。

如果不考虑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国家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的产业本可以相互连通,在市场的作用下会自然而然形成产业链。因为配套的需要,龙头和骨干企业对于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带动作用。

然而,因为物流的时效性、集聚的风险性,还是得适当注意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从这次因疫情而引发的停产、封路就可以看出产业分散布局的重要性。产业链的主体是区域,之前产业链的形成,市场自发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现在行政规划的色彩越来越重。

  • 供应链是管理学概念,主要是对于企业而言的,重点在“连接”,目的是“匹配和效果”。

连接比拥有更重要”,这是近年来供应链管理领域比较受推崇的理念。因为可以“连接”,企业的上下游就不仅可以跨越区域,也可以跨域国界,即可以把供应链连接到其它区域或其它国家拥有的产业中。如疫情初期,国内向海外采购口罩;全球疫情时,外国向我国采购口罩。

供应链的主体是企业,他需要主动连接与自己匹配的上下游,以达到“供需更匹配,协作更高效”(参照宫迅伟老师语)。为了能在供需的类型、数量、质量、交付上达到更好的匹配效果,链条上相互连接的各个供需主体需要在不同层次不断地进行着程度不同的努力。

这次疫情中,口罩刚开始是有产能缺员工,后来是有员工缺原料,再后来是缺口罩产线,缺上游原材料以及缺上游原材料生产设备,还有缺设备部件,整体呈现了沿着链条逆向倒逼的状态。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供应链,自己是自己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链条上下游的选择和管理,都应是自己说了算。

  • 价值链是技术经济学概念,主要是对于链条上的各个主体而言的,重点在“增值”,目的是“效果和效益”。

供应链实际上是个供需载体,是从供应商到客户的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供需环节构成的链条。在供应链上流动着各种要素,以哪种要素为主就形成了哪种链条。业界普遍认为包含实物链(流)、信息链(流)和资金链(流)。事实上,

在供应链上也流动着价值,所以供应链也包含着价值链。供应链包括内部供应链和外部供应链,价值链也同样。

谈到内部价值链,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已广为熟知。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然而,相比“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的概念性区分,日本丰田使用的“价值流图”更具有操作性

,不仅区分了“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而且还提供了分析方法和工具。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对于外部价值链,可以借助如下两条曲线的对比来阐释,微笑曲线(左)和武藏曲线(右)。无论是企业供应链,还是区域产业链,都时刻进行着高附加值环节的争夺。占据了高附加值的环节,企业在供应链上就拥有了话语权,区域在产业比拼中就拥有了竞争优势。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供应链层面,例如,这次疫情,投机客们把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反应迅捷体现的淋漓精致,几乎追逐了防护物资的整个链条,先是口罩,再是熔喷布,后是熔喷关键部件;产业链层面,例如,尽管美国向我国大批量采购呼吸机,但同时呼吸机上的关键零部件仍然受制于美国供应商,大量的高附加值仍被他们拿走。

三者联系


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形成都是依托着供需连接。前文已提到为了配套龙头、骨干企业,或在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下,经由市场流动和规划引导,逐步形成了集群式或分散式产业链。供应链的本质就是供需链,而价值链上相邻的价值活动也是因供需关系而连接在一起的。如口罩生产的各个工序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即便是看上去不产生价值的检验工序,也是为确保有害物质无残留的必须活动。

价值链既应用于供应链,如内部的增值和非增值活动匹配,外部的话语权争夺,还应用于产业链,如前文提到的高附加值环节的争夺。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价值活动不是纯粹的商务性活动,还包含了大量的技术性活动,如产品的研发、工艺的改进、物料的转化等,它们都是通过耗费成本获得所需的结果,属于技术经济学范畴。另,没有耗费大量成本的技术活动支持,要想在供应链上取得话语权,要想在产业链上获得高附加值,基本没有可能。华为之所以受美国的制裁影响不大,就是因为其长期致力于芯片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有关产业供应链的论述,敬请查看文末第4项延伸阅读,这里不再赘述。

危机应对


  • 产业链上主要是政府作为,打通“堵点”、补上“断点”

疫情初期,因为各地的封城封路,一度造成了实物流转停滞,后来随着交通的逐步打通,实物流动已经基本恢复。除了物流上有“堵点”,商流上也存在“堵点”,比如防护物资产业链上投资客的炒作,只有把他们遏制住了链条才能顺畅运转。

因为海外疫情,产业链上两头出现“断点”,产成品销不出去,原材料购不进来,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刺激消费、加大投资来补齐销售端的断点外,也应从产业政策上鼓励高精尖产业和大宗原材料产业的发展。

  • 供应链上主要是企业作为,努力实现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链条贯通

供应链运营以发现客户需求为原点,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终点(宫迅伟老师语),中间经历着需求挖掘、产品研发、订单争取、原料采购、加工组装、物流交付等一系列的供需环节上的匹配性努力。

疫情期间,企业先是缺防护物资,再是缺原材料,后是缺客户订单。销售订单被客户取消之后,要不要向供应商取消已发出的采购订单;取消了采购订单,一旦有销售订单来的时候,企业能不能及时交付,原材料还能不能以优惠价采购到,等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贯通全链条来找寻答案。

目前纸业供应链的状况就是如此,链条上原纸、纸板、纸箱、废纸的相关企业,都在暗暗较劲,等待时机。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在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基础上应对“疫情”引发的危机

  • 价值链目前看来应以企业为主,在争取“活下来”的过程中布局未来

“价值链”除了通过价值分析来发现“增值活动”和“非增值活动”外,还得注意处理局部价值与全局价值、长期价值与短期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高附加值和低附加值的平衡,具体到企业产品还得考虑实用价值和品味价值。

目前一些企业,尽管订单不足,还要保持产线不停;尽管客户压价很低,还得硬着头皮接单;尽管现金流紧张,还不能解聘职员,目的就是为了保持当订单到来的时候可以随时启动的能力。

还有一些企业,正在利用业务不忙的难得时机,全面反思,苦练内功,试图把自己推向价值链高端。

区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者的文章非常多,本文只是从实务操作和应对危机角度做了些尝试,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延伸阅读:

◆从实务角度再认识供应链

◆供应链,从客观连接到主观贯通

◆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应用什么,怎么创新

◆产业供应链的运行与创新(PP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