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上学的时候,老师整天都在说一句话,那就是:“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来激励各位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但其实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后面另一句才是整段话的重点:“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怎么样,看完后半句话是不是有一种被欺骗多年的感觉呢?但你被欺骗的可不仅仅这一句话哦~

在这篇文章中,盒宝就为各位同学好好普及一下语文课本中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后半句才是精髓。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一、三思而后行

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论语·公治长》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释义:季文子每当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要考虑好多次。孔子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对季文子说:“你做事考虑两次就行了,不要想太多,要不然想来想去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曲解:但在语文课本中,这段话却只出现了“三思而后行”,导致了很多人误解了前半句的意思,觉得做事应想三次甚至更多,想到最后就是不行动,磨叽得不行…

二、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释义:孔子的意思是:当父母老了之后,怕没人照顾,所以才选择不去远游,即使要去远游,子女也要把父母安顿好,再去远游才是。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曲解:但在语文课本和老师的讲解当中,只提了一句“父母在,不远游”,导致很多人都以为,当父母年纪大了之后,自己绝对不能远游,否则就是不孝。

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释义:这篇诗句中,歌颂的是战友之情,是两名战友在漫长的远征环境中互相勉励之词。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曲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从小学课本开始到现在,真的是被各大表白现场、婚礼现场给玩烂,而且到现在都没有人纠正。这不是用来形容爱情的呀,人家这是战场,是战友情好不好!!!

四、愚不可及

原文: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治长》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释义:孔子的这就话,其实是在夸宁武子。当国家政治开明的时候,宁武子能发挥自己的才华,为主为国鞠躬尽瘁;

但当君主昏庸、政治腐败,宁武子就会退居幕后装傻,等待机会。孔子认为,难得糊涂已成为大臣们的一种权术,这其中就属宁武子最会装糊涂。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曲解:但课本上的愚不可及可不是这个意思,课本上的愚不可及一直在被老师当成成语来用,来形容一个人愚蠢得无人能比,傻到家的蠢蛋。

五、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原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离娄上》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释义:不孝的行为有很多种,没有尽到做后代的责任是最不孝的一种,舜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就娶妻,就是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君子认为还是告诉父母比较好。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曲解:这就话在语文课本中出现过很多次,但出现的往往只有前半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很多人也将这句话的意思曲解为:而不孝的事情有很多,最为不孝的就是没有后代。

这前半句话也被父母当做催婚的借口,频频出现在各大催婚场面,

语文课本中,那些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无后为大”成为催婚金句

对于语文课本中“被删掉的后半句名言”,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盒界,一个有故事的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