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父不进子房”,下一句才是精华,值得深思,可惜十人九不知
我国有句俗语叫“父不进子房”,顾名思义就是做父亲的不应该擅自进子女的房间。可见,纵然是思想保守的古代,也已经有尊重子女隐私的观念萌芽。若说上半句是为了强调父母和子女间要保持必要的距离,那么下半句便值得深思了,这半句或可称之为全句之精华,然而却十人九不知,与“父不进子房”的下半句相对应的便是“官不入民宅”。
先看前半句,浅表来看就是父亲一般不会随意进出自己孩子的房子。关于这句话,可蕴含着十分多的讲究。先从古代来看,说到古代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可以说就很复杂了。首先,在古代,父母之命不可违,不然就会被冠以不忠不孝的帽子,所以古代人大多数都非常尊重自己的父母,但孩子一旦大了,父母也不会轻易的进孩子的房间,尤其是女儿和已经结婚的子女。古人,非常注重名誉,所以,这方面父母还是很注意的。所以一般父母进孩子的房间都会敲门。
尤其当孩子成家之后,这句话更应该要重视。虽然在许多父母眼中眼中,自己这样做也是为了子女好,怕子女对新婚生活没经验或者没有带小孩的经验,就会与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但此时这个屋内住的可不仅仅是自己的子女,他的伴侣也在同一个屋檐下,那么父母在进入这样的一个空间之后,显然就会有很多的不便发生,甚至是会引起很多的家庭矛盾。虽然如今以上所说的情况已经是很少出现了,但是它给我们很多劝诫。
喜欢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做官的人就好比是船,而老百姓就好比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简单点说的话就是,老百姓对于做官的人来说起着基础的根基作用,因此那时候做官的人如果能够深得民心的话,那么他的仕途也必定是一路顺畅的。
那时候的统治者,为了能够收得老百姓的民心,通常都会采用仁政的做法,时时刻刻的惦念着老百姓的自身利益,或者实行一些利民政策。甚至那时候的统治者还会萌生这样的想法,倘若自己真的有一天步入了老百姓的家中,这样该会给老百姓带来多么大的困扰与麻烦呀!因此那时候的统治者是绝对不会轻易的去老百姓家中的。
高中时,总想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卧室,因为经常发现父亲翻看我的日记本。后来为此与父亲大闹了一番,结果被父亲的一句“我是你爹,你的命都是我给的,你的日记老子为何看不得?”闹的我至今难以忘记当时景。
事实上,在中国的百姓家庭文化中,父(夫)为天,所以很多人疑惑父亲是一家之主,家中啥地方去不得!即便有,但自家儿女的屋子难道还去不得?其实这说明您还不懂老辈人劝诫的深层之意。儿女尚且年幼之时,无论是出于教育管束或是关心均无大碍;而当儿女成人后,他(她)是需要隐私的及有隐私物件的,比如小单的日记本等,也就是说青年男子也需要隐私空间。
几千年来,封建等级制度在历史的发展中被继承沉淀,最终成为一处难以磨灭的民族基因,而处在这一等级制度底层的普通人也尝尽了辛酸。在古代,没有什么权势地位的小人物生活的可谓是战战兢兢。平日里,既要担心自己庄稼收成,又要应付当官办差的官爷们。
若是有官员到访,普通人家就算超出预算也会尽力地将官员招待的吃好喝好,往往为的是纵然讨不到好也不能因此将人得罪了。如果恰好最近家里有人犯了事,恐怕就更会诚惶诚恐,唯恐招待不慎又恰好遇到个恶官爷,家里的事由小化大得不偿失。
想想如果是公公进了儿媳妇的房间,一传十十传百,指不定会说成什么样子的,这也是有悖伦理的事情。哪怕是外人不说,自己家人的心里也会觉得不舒服。慢慢的也就有了这样的俗语。这句话的下一句,即“官不入民宅”。这句话也是说官和老百姓的区别,如果有当官的来到了普通老百姓家里,很有可能被街坊邻居的误解。即便是现在,家里来了一个当官的,很有可能也会让主人坐立难安。
尽管如今提倡人人平等,但也有思想解放不足的群体。很多人依然逢官必点头哈腰,逢场作戏者也不在少数。“父不进子房,官不入民宅”这一俗语并没有随着历史的洪流远去,如今看也依然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