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有防范的先手 也要有化解的高招——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既要有防范的先手 也要有化解的高招——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1月13日,银行保险业运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风险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介绍银行保险业运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风险情况。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既要有防范的先手 也要有化解的高招——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

韩保江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教授。先后出版《刀尖上的舞者——关于中国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的案例研究》等个人专著和编著20部。

三大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攻克的难题、必须迈过的关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如何理解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意义,怎样增强谨慎之心、防范重大风险?围绕这些问题,本期栏目对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进行了专访。

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保障

记者: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要战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重要意义?

韩保江:党的十九大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首位,意义重大。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尽管受世界经济低迷和国内“三期叠加”影响,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过去有所放缓,但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和发展均衡性的显著提高,按照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战略部署,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点儿悬念都没有。那么,什么因素可能影响完美收官呢?那就是重大风险的爆发。如果我们对重大风险挑战缺少应对的方法和充分的准备,防范不及、化解不力,那么我们的经济发展节奏和社会秩序就有可能被它打乱。

古人讲:“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正可谓“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既有充分条件,也面临巨大挑战,同时也有更多风险隐患要防范。我国面临的风险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部分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以及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提上首位。可以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大难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保障。只有增强防范意识、做好充分准备、提高应对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才能确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

记者: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是多方面的,您认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风险点有哪些?

韩保江:我们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经济在持续40多年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社会结构都开始深度优化调整,改革发展任务艰巨,同时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民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盛行,都使得我们的风险隐患增多、风险挑战加大。这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重大风险不可能是单一的,必然是多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题研讨班上一下列出了可能来自政治、意识形态、经济、科技、社会、外部环境、党的建设、自然灾害等领域的十几种重大风险。这其中尤其要重视防范化解由于杠杆率过高而可能导致的金融财政风险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可能诱致的社会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要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强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应更加重视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的忧患意识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一以贯之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积累了许多经验。在您看来,我国在防范化解风险挑战方面的有利条件或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

韩保江:我国防范和化解风险挑战的有利条件有很多,比如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一盘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组织协调,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的磅礴力量,能够在遇到风险挑战时迅速形成全党动员、举国动员的强大合力。这是我们的优势,更是我们的信心来源。

如果讲成功经验的话,我觉得一个就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着“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自豪但不自满。另一个就是我们始终秉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理念,始终重视防风险预案和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并把这种防微杜渐、主动防范的意识体现在了我们的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中。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必须增强谨慎之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增强谨慎之心的深刻内涵?怎样增强谨慎之心,防范重大风险?

韩保江:此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大考。其实在前进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然会不断面临新的风险,应对新的挑战,也必须要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时语重心长提出增强谨慎之心,体现了我们党强烈的忧患意识、问题意识。

忧患意识其实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同志再次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来告诫全党要有忧患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回望历史,我们一路就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走过来的,即便在取得成绩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谨慎之心。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刻提出谨慎之心,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个提醒,就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懈怠,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见叶知秋的敏锐。只有平时练好过硬的本领,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面对这样的风险挑战时,我们才能交出一张合格的考卷。

所以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领会“谨慎之心”的精神内涵,把自身的责任使命担起来,尤其是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和敷衍塞责。对于任何可能诱发风险的苗头性问题,要防微杜渐,用底线思维来干事创业,时刻保持警醒,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同时要不断提升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本领,加强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防患于未然最根本的是加强科学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抵抗力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这为我们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提供了怎样的思路?

韩保江: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段讲话中为我们如何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和方法论。首先,我们要重点防什么?那就是要重点防范“黑天鹅”和“灰犀牛”两类风险。前者是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发的重大破坏性事件。后者是指早已出现征兆但由于马虎大意或有意无意地耽搁而逐渐酿成的重大破坏性突发事件。就像人一样,总是对小病小灾不重视,习以为常小病酿成不可救药的大病。这就像灰犀牛一样,觉得它很笨拙、反应慢,但一旦受到它的袭击就是致命的,所以对它更要格外小心。其次,这段讲话给我们指出了应对重大风险的方法,那就是要“防患于未然”,既要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又要注意“下先手棋”,提前谋划、提前演练、提前准备好应对之策。要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主动加强协调配合,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绷紧“防范重大风险”这根弦,积极预防,留有预案。其三,这段话对我们如何提高应对重大风险能力提出了要求。那就是要有化险为夷、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招”。这个“高招”就是在重大风险未形成之前,就要善于发现问题,先治小病。防患于未然,最根本的是加强科学的体制机制建设,增强对风险的抵抗力,要打有准备之战。

再者,这个“高招”还要有“战之能胜”的办法、武器和能力。因此,要善于应用现代科技力量和智能化工具来提高我们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和水平。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保持头脑冷静清醒,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谋划采取科学的方案加以应对,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原文地址:
https://www.toutiao.com/a68175919393202508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