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抗日大刀砍出來的日本軍刀,李雲龍用它換兩箱手榴彈

在許多影視劇中,能夠繳獲一把日軍的指揮刀是抗日戰士們無上的榮耀,《亮劍》中,李雲龍用一把日軍的指揮刀就換回了兩箱子手榴彈。而影視劇中的這些日本指揮刀指的就是日軍的九四式官佐軍刀。為啥一把軍刀這麼值錢呢?九四式官佐軍刀一般都是日本的軍官們佩戴的,而且這把軍刀,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我國的大刀給“砍”出來的。

被抗日大刀砍出來的日本軍刀,李雲龍用它換兩箱手榴彈

此前日軍的指揮刀是沿襲自西方的一九式軍刀,這種軍刀裝飾的意義遠遠大於使用意義。1933年,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在長城抗戰中遇上了我國的第29軍第37師大刀隊,在這種近身白刃戰下,日軍有三千多人喪命在37師的大刀隊刀下,此戰中,一九式軍刀華而不實的毛病暴露無遺,日本本土的報紙刊登稱之為:“自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來未有之侮辱。”

被抗日大刀砍出來的日本軍刀,李雲龍用它換兩箱手榴彈

正因如此,1934年,日本的新式軍刀迅速量產,這就是我們熟知的九四式官佐軍刀,這種軍刀採用日本傳統武士道形式,更適用於亞洲人,其實戰能力要遠遠高於此前日軍使用的一九式軍刀,這正是因為日軍在白刃戰面前被我們的大刀隊打怕了。後來,日軍還在1938年研製了九八式軍刀,隨後,由於戰局惡化,資源吃緊,日軍還研製了三式軍刀,三式軍刀在設計上省略了裝飾性配件,取消了責金、猿手,切羽數量更少,金具不在使用黃銅或鍍金。九八式軍刀和三式軍刀雖然更偏向於實戰,但是由於日本國內資源枯竭,其常常是粗製濫造,遠沒有九四式軍刀來的精緻,所以當時李雲龍才能夠用這種精緻的軍刀換兩箱手榴彈。

被抗日大刀砍出來的日本軍刀,李雲龍用它換兩箱手榴彈

二戰結束後,隨著科技的發展,近戰武器在戰場上越來越少見了,大型的軍刀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目前士兵們使用的近戰武器大多是擁有許多功能的戰術直刀等等,裝飾繁複的傳統軍刀也成為了收藏家們競相收藏的寵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