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01

什么是“鸡血周期”

先用一个真实的故事解释一下“鸡血周期”这个词的含义。

公司有位叫宏伟(化名)的同事,眼光独到,有想法、有能力。3年前淘宝直播刚刚兴起的时候,他就嗅到了机会,他判定在淘宝首页上开直播间,能为公司带来巨大收益。

通过一番努力,公司得到了淘宝的批准,但是需要在半个月内录出三期样片。宏伟非常兴奋,开始着手录样片,期间需要多方协调,宏伟的耐性被磨去了大半,干劲也疲软下来,甚至影响了进度,公司不得不申请了三个月的延期交片期限。

样片审核通过后,宏伟又立马来了劲头,就要办理直播间的正式牌照了,然而,本该一两周就能跑下来的手续,宏伟却因吃了几次闭口羹,把这个手续一放就是半年。

直到领导给他下了最后通牒,宏伟才又打起鸡血,仅用两天时间就跑完了所有手续。直播间终于上线了,粉丝数量很快由8千涨到了5万,再后来就不怎么涨了,甚至还有回落,随之回落的还有宏伟的鸡血热度,他曾经立下flag,让粉丝数量达到50万,这个目标看似难以达到。

两个月后,宏伟彻底放弃了,直播间不得不交由兄弟公司打理。本该给公司带来收益的优质项目,就这样惨淡收场。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鸡血周期”这个词,放在宏伟身上再合适不过,来了劲头,像打了鸡血一样,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但更多时候却是懒惰懈怠,心不在焉,让人琢磨不透。

所谓“鸡血周期”就是指:突然想做什么事,一时激情上涌,说做就做,刚开始干劲十足,但过了一段时间,可能因为遇事不顺,或者个人懈怠的原因,开始找借口放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跨度有时候是数天,有时候是数周、数月不等。

02

有毒的“鸡血周期”

你身边有“鸡血周期”的人吗?抑或我们自己有时就是这样的人。

在做一件事情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我们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状态,就像在沙漠里行走,没有方向,而假使我们没有跳出这个周期的话,那终其一生,可能都是在兜圈子。

当你下决心打一大瓶鸡血,一开始效果很好,可用不了太长时间,就疲软下来,过了一段时间再给自己打一次,从上一次同样的位置开始。这个间隔可能是两周,或者两个月,或者半年,你可能没有意识到,却被这样的周期反复支配着。

这种中止于半途的行为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半途效应(Halfway effect),是指在激励过程中达到半途时,由于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对于目标行为的一种负面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人的目标行为过程的中点附近,是一个极其敏感和极其脆弱的活跃区域。

就像打井一样,挖了一段时间,新鲜感褪去,当进入攻坚期和提升期后,承受不住心理压力,感觉不好,就想换一个地方再挖。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宏伟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半途效应之中,而更可怕的是,这似乎形成了他做事的闭环方式,每次做事都以兴奋开始,以失败告终。于是,领导再也不敢把任何事情交给他去做,同事们也很害怕和他共事,生怕他会掉链子,影响整个团队的工作进程。

一旦掉进这个周期,弊端非常明显,首先他必须要找到各种各样的鸡血,因为他会对决心免疫,到后面心气越来越高,已经没有什么能够激励他了。于是不停地找新的兴奋点,再下更大的决心。

其次是,对自己的状态感知越来越差,对自己的现实掌控力越来越差,因为有一个无法掌控的周期无形中在支配着他。

职场上,凡是具备“鸡血周期”特质的人即使能力再强,也无一例外会被同事抛弃,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

03

什么原因造成了周而复始的鸡血周期?

一是个人意志力薄弱,遇到困难,轻易放弃

“打鸡血”可以看做是人们为自己激发动力的行为,但动力是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的感受是会随着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任何依赖人类情感的东西都是完全不靠谱的,因此动力并不可靠。

而意志力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品质。借助意志力,动力会变得更加可靠,因为意志力具有韧性,它既可以被消耗,也可以被强化。

斯蒂芬·盖斯在《微习惯》这本书中,详细阐述了动力和意志力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图片来源:《微习惯》

X 轴是动力,Y 轴是意志力消耗量。当动力处于峰值时(右下角),意志力消耗量为 0 ,或可忽略不计,可是当动力降为 0 时,强烈的内心抵触意味着意志力消耗量会变得很高(左上角,意志力消耗量为 100,动力为 0)。

刚开始做一件事的兴奋在最初会有很大帮助,可是等到这股劲头渐渐消失,就开始怀疑有什么地方出了什么问题的时候,它又会成为强大的敌人。如果最开始就选择不依赖动力和感受,而是依赖意志力,就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二是缺乏长期主义思维,一味追求“见效快”

长期主义思维能引发复利效应。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画出了这样一条复利曲线。唯有靠时间的不断累加,坚持做事的效果才能慢慢显现出来,而且一旦突破那个临界点,就一定会实现爆发式的成长。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复利曲线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行动要靠“鸡血周期”,总想着要在一个周期内搞定许多事情,短、平、快就会变成追求。

当看到别人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时,自己受了刺激,得知人家是看书多,于是下定决心多读书,在买了很多书之后,一个月过去了,一本书还没看完。为了出境旅游打算提前学学英语,于是一时兴起,报了口语课,学了几次,不见成效,又放弃了。

要知道那些博学多才的人,并不是一天两天就把知识堆积起来的,都是日积月累,长期坚持的结果。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力,是不可能达到出口成章的水平。而学会一门语言,更不是靠短期强化突击就能做到的,反复练习加强反馈才是最有效的途径。

几乎任何技能的掌握都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坚持的时间久了,才能享受复利带来的价值。

04

如何破除“鸡血周期”的魔咒

1、增强意志力

前文提到,意志力既可以被强化,也可以被损耗。2010 年,研究人员针对 87 项自我损耗研究进行了一次元分析(其中包括意志力损耗),这项元分析发现了引起自我损耗的 5 个最重要的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难度、消极情绪、主观疲劳和血糖水平。

增强意志力,可以通过降低以上5个方面的损耗来实现。斯蒂芬·盖斯提出,分解大目标,也就是把大目标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是降低感知难度的最佳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感知难度降低了,其他三项——努力程度、消极情绪和主观疲劳都会随之降低。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试想如果当初我的同事宏伟把立下flag的涨50万粉丝量的大目标,分解为前三个月每月涨2——5万的小目标,总共用一年的时间把粉丝量涨到50万的话,就不会带来巨大意志力的消耗了,因为这些小目标,通过努力完全是可以轻松达成的。

通过分解大目标,就可以尽可能多地保存意志力,迈出的每一步都会带来成功的感觉,而且会在心理上不断给予人们能量,所以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血糖水平,一旦超越了目标,当然会感觉更棒。

2、做长期主义者

罗振宇在2019年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中,提到了“长期主义”这个词。所谓长期主义就是,每做一个选择,考虑的永远是长时间持续下去的结果。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断,一旦中断,前功尽弃。

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说过,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自1994年亚马逊成立以来,贝佐斯始终围绕长期价值这一原则,坚持低成本结构、低价格的策略,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看见明显效果。直到2015年,亚马逊才开始盈利,从此之后,亚马逊的股价一飞冲天,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亚马逊股价走势

看到这条线的形状,不正是李笑来所说的复利曲线吗?长期主义的复利不会马上显现出来,它只能在时间的推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累加势能,靠日积月累才能显示出来。

写作课讲师粥左罗就是一位终身写作践行者,他从2015年开始写作,目前已有400万字的输出量。他说,真正的坚持,就是不要中断,因为一旦中断,势能累加效应立马就会大打折扣。

就是靠着长期主义者的坚持,成就了今天身价千万的粥先生,而与他共过事的很多天分不错的编辑,中途有人放弃了,有人转行了,但如果他们一样写到今天,靠写作年入50万、甚至100万都不是难事。

3、要善始善终,形成闭环。

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得长久呢,除了在意志力方面的坚持,还要在行动上养成做事情形成闭环的习惯。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了“PDCA循环”,也就是“闭环”理论。“PDCA 循环”分别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这几个词首字母的组合。

计划是所有行动的第一步,列计划可以参照《清单革命》这本书中给出的制定执行清单的策略,为了让清单真正地发挥作用,作者阿图·葛文德还列出了几点重要原则:第一,设计要简单高效可测;第二,执行上要有明确的检查节点;第三,要不断更新。

我们再次回到宏伟的案例中来,在做淘宝直播间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妨先列个计划,每个事项完成的节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等。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列出详细的计划表

有了一目了然的计划,就要按部就班地具体执行,并实现计划中的内容了,这个过程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执行之后就是检查,这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一步,检查意味着对执行阶段效果的反馈,避免遇到问题却不自知的情况发生。如果只是闷头苦干,不与相关人反馈沟通,就算有了结果,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最后进入处理阶段,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失败教训引起重视并避免。未解决的问题,提交下一个 PDCA 循环。这四个过程不是一次性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

总感觉一直在努力,但工作却不见成效,可能你陷入了“鸡血周期”

“闭环”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行为

宏伟可以利用闭环理论指导自己做直播间的复杂流程,每完成一个事项,就是完成了一个闭环,接着进入下一个闭环,通过这样善始善终的循环,不仅给项目团队一个交代,给公司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的未来一个交代。

结语:

如果你或周围的人想攻破“鸡血周期”这座堡垒,不妨拿出改变的勇气,教自己或他人通过分解大目标为小目标的方法,再应用闭环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并坚持做长期主义者,就能有效打破“鸡血周期”的魔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