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开关

这个突如其来的“长假”,几乎把每个人都滞留在家,尤其这场意外的疫情,压缩了社交空间,把往常各自忙碌的夫妻两个人通通关进了屋里。于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被打破了。屋外考验着病毒疫情防护,屋内考验着亲密关系的经营。

我一个位朋友打电话给我哭诉说:“我都有点受不了他了,一天到晚就玩手机,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让他陪孩子一起上网课,他给孩子说要休息,小心眼睛。孩子也不好好听课。简直糟透了。我都不想给他过了。”在疫情这个特殊的背景之下,平时选择忽略的,或者尚能忍受的小矛小盾,在无可逃脱的四目相对之下,层层叠叠地暴露、堆积起来,像一把尖锐的刀子,毫不留情地划破亲密关系。


幸福的开关


我推荐给她一本书——《亲密关系》,这是加拿大的克里斯多福·孟的一本书,副标题是通往灵魂的桥梁。在副标题下还有一行小字就是“掌握所有人际关系包括温暖浪漫的亲密关系的本质。”是啊,但凡是人,几乎就不可能没有亲密关系的烦恼。亲密关系严格来说并不仅限于男女的爱情关系,只要两个人亲密到一定程度,向对方敞开到一定程度,应该都可以算是亲密关系,例如闺蜜、同学、同事、朋友、家人等。可是在所有的关系中,男女亲密关系应该是能量最大、张力最强的,因此冲突也就最大,也让人最心碎。


幸福的开关


在这本书中是克里斯多福·孟的基本观点是:“婚姻和亲密关系的真正目的,是让你踏上寻找真正自己的旅程,寻找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在寻找自我。”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自我与灵魂的关系,这是一个灵魂觉醒的过程。中国古代哲学提出的人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中第一重也是强调了对自我的觉知,其实生命的天性,就是要让你不断地去发现真正的自己。就像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里说到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因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的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


幸福的开关


克里斯多福.孟把亲密关系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绚丽、幻灭、内省和启示。

应该说,很多人都是在幻灭期里苦苦挣扎。方方笔下的《万箭穿心》里曾经相爱却最后相杀的马学武和李宝莉、原来众人眼中的影视金童玉女贾乃亮和李小璐以万人瞩目的离婚收场,连感性与理性并存的音乐才子李宗盛也逃脱不了,在背负骂名、抛妻弃子与苦恋三年最终结婚的林忆莲,最后也是以一份声明结束:“我们的爱若是错误,愿你我没有白白受苦”。


幸福的开关


为什么当初在绚丽期爱得死去活来的两个人,在幻灭期可以形同陌路或仇人。因为我们通常会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满足的需求而,全部投射在那个爱我们、让我们觉得特殊的人身上,但是若我们相信我们所需要的快乐、安全感、自尊或其他的许多事物都要经由别人来实现的话,这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但是要求别人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正是我们孩提时代所做的事,我们希望爸爸或妈妈来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

珍.尼尔森博士在她的有关孩童正面教育的著作中指出,孩子的两大主要需求是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这两项需求来自于人类共同的“爱与被爱”的需求,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时,我们怎么办呢?还有什么办法可想呢?


幸福的开关


卡尔.荣格常说,问题不能解决,但是人可以成长从而跳脱问题。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也有类似的观点——要解决问题,必须跳脱问题的框架。珍.尼尔森在《正面教育》中指出了四种儿童主要的偏差行为,其实这也是我们成人在与他人无效沟通的应对模式。一是引起注意。也就是怒吼、哭闹、发火等方式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二是权力斗争。通常做法就是你让我做,我偏不做。我不想做,你也不能逼我。三是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多少我也要伤害你多少。四是自我放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暴自弃,反正我一点都不重要,那努力有什么用呢?所以沉默也是一种抗争。


幸福的开关


在这本书里,克里斯多福.孟列举了亲密关系中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1.我想要什么?2.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3.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的真实的?4.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似?5.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6.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7.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8.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这几点和我以前学习过的叙事疗法里的外化和解构非常相像,在咨询过程中运用叙事疗法的时候,总是站在鼓励他人的角度,陪伴来访者一起寻找生命的宝藏。当读了《亲密关系》,却恍然大悟,原来它也可以疗愈自己。

幸福的开关

前几天,我在家里做饭,正在水槽那里洗菜,我家先生过来,探头一看说:“你看你怎么洗菜的,菜都没有洗干净。”我听后一下子就火了,大声嚷嚷道:“我怎么没有洗干净,这个菜我自己要吃、我儿子要吃,你要吃,我凭什么不洗净?”一股委屈就冒了出来,“你每次就这样,人家做什么你都说不对,你又不做,又要说,讨不讨厌!”声音都哽咽了,感觉泪水就在眼眶打转了,先生一看这样,连忙黑着脸,什么也不说就走了。 他走后,我的确看到一片菜叶上沾有一小块泥,我就继续冲洗,一边洗一遍自我察觉,我刚才的情绪和哪些情绪经验相似,这个情绪是从哪里来的?


幸福的开关

我想起来,我小的时候在择菜时,妈妈要求我用小刀划开菜头,去掉老掉的菜杆,可是妈妈觉得我划的大小不匀称,掰掉的菜杆也太长了,糟蹋了菜,于是责骂我:“你怎么择菜的,这么没有用!菜都不会择,你说,我生你们有什么用!嗯!”妈妈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这是当时家庭教育的普遍方式,我也听到过同院小伙伴的父母对他们的打骂,但是来自母亲的指责还是让我很伤心。童年里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这让我的价值感严重受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很自卑。所以这种相似的话语瞬间点燃了我悲伤的经验,这就让我一下子愤怒起来,因为这个我的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人居然和妈妈一样指责我,让我的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此时的“愤怒”和儿时的“委屈”就跑出来了。

幸福的开关

我想我要好好回应我的情绪,和它做个和解。于是洗完菜,我来到书房,先生正忙着在电脑上处理事务,我说:“亲爱的,我刚才大声的冲你吼叫是不对。”他停下来望着我,我继续说:“因为你刚才说的话,让我想起了我妈妈小时候对我的指责,你们的口吻特别像,所以我一下子就感到特别委屈,就忍不住生气了。”他望着我笑了笑,“菜洗完了吗?一会儿我来炒菜。”我知道他原谅了我,我也原谅了自己。内省是检视自己内在所有想法和感觉的过程,其终极的目标就是让你能和自己内在的事物和平相处,并且用爱来面对它们。因为所有的问题,其实都是经过伪装的礼物和宝贵经验。

幸福的开关


有人说婚姻需要经营,有人说爱情需要保险,可是我认为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在绚丽阶段就要纵情享受、在幻灭阶段就要认真察觉,在内省阶段就要正视问题,在启示阶段就要积极发现真我。亲密关系是一趟探寻生命真相的旅程,我们和伴侣只有一起肩并着肩,去努力的彼此感受和表达爱,才可能在发现自己的同时,拥有了幸福的开关。


幸福的开关

(原创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