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世高才辛棄疾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 ,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負世高才辛棄疾

辛棄疾與其他詞人最明顯的區別就是:他是以一個英雄豪傑的實踐者的性格、氣質和表現手法來創作詞的。他以英雄豪傑的意志和理念突破了詞的內容和境界,更以英雄豪傑的膽識,突破了作詞的某些舊模式,又不失詞的特殊美質。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指出:"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聲家為變調。"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也稱讚道:"稼軒負高世之才,不可羈勒,能於唐宋諸大家外,別樹一幟。"於是,歷來論詞者莫不稱辛詞為"豪放",並與"婉約"一派對比。辛棄疾的豪壯詞,有一股浩然之氣充滿其間,"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是何等的氣概啊!"一觴為飲千歲,江海吸流霞",豪氣十足!"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待到北伐時,要大顯身手,鬥志高昂,英雄豪氣溢於言表!

負世高才辛棄疾

這種"真氣內充""運氣人詞"的特點,在他的詞中常有體現,特別是在豪壯詞中,或明或暗地流動著"至大至剛"之氣,具體表現為豪氣、俠氣、傲氣等等。詞中所出現的英雄形象、戰鬥雄姿、堅強性格、人格氣質等,無不與這些"氣"有關。這對形成辛棄疾詞的豪壯風格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是辛詞豪壯風格的重要特徵。

負世高才辛棄疾

在這類詞中,常常出現寬廣高大的境界,那高聳的青山,如萬馬奔騰;那橫跨兩岸的長橋如"千丈晴虹";寫瀑布,"跳珠倒濺";寫長劍,是"倚天萬里";"銀河仙浪"暗喻抗金浪潮;"浪湧雲浮",誇張牙簷當空、樓臺高聳;用青山頭白喻雪蓋山巒;用玉龍飛舞喻雪中樹枝,真是不勝枚舉!寫得那麼開闊、壯麗、雄偉、奇特,在詞的自然境界和精神境界方面體現了壯美,給人一種崇高感。《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辛詞"能於剪紅刻翠之外,屹然別立宗",主要是就他的豪壯詞而言的。

負世高才辛棄疾

辛棄疾一心想要報效國家、收復中原,由於他的政治理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故而故而屢遭彈劾,官途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