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粹“云子”浴火重生 续500载传奇

小小的棋子,它非工艺品,非艺术品,也非民间手工技艺品,更非木、石、陶、泥、面、糖、草、藤、棕、金属、玻璃器具制品,却让人对它另眼相看,爱不释手,殊为珍贵珍奇。“云子”细腻玉润,坚而不脆,沉而不滑,柔而不透,圆而不椭,其色泽柔和,光不刺目,正面微凸,底面扁平,弧线自然,造型别致。白子洁白似玉,润而发光,色如嫩牙,晶莹可爱。黑子乌黑透碧,照光而成墨绿色,且周围有一种神奇的碧绿光环,但着盘则呈黑色。“云子”看上去就像天然玉石琢磨而成,重扣不碎,着盘声铿,手感舒适,由于导温性低,所以有冬暖夏凉之感。

中国国粹“云子”浴火重生 续500载传奇

纵横博弈论围棋中国古代传统的“四大雅艺”——琴、棋、书、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棋,就是围棋。下棋,古称博弈,《说文解字》里说弈是围棋。古时棋枰的大小与现在可能不同,故有“五子棋”,相当于小范围的围棋。棋字古写是“其”字头,“其”下一个“木”字:“某”(《敦煌棋经》)。也有写成“其”下一个“石”字:“暮”(《忘忧清乐集》)。从棋字的写法可推断,古时的棋,棋子是用木头或石块做的。换言之,那时没有专门的棋子,没有“云子”,只有用石块或木块代替了。

中国国粹“云子”浴火重生 续500载传奇

“云子”工艺精巧、大小规则,视觉感受、落盘声音都不一般。一颗黑子放在棋盘上,俯看时漆黑一点,拿起来迎光一看,黑色的棋子变得通透晶莹,犹如天然玉石磨制而成,光照射黑子边缘现碧色光环,宛如清潭春水,给人悦目清晰之感;而白子则晶莹似玉、古朴浑厚、沉重扁圆、弧线自然。

中国国粹“云子”浴火重生 续500载传奇

然而,如此精巧绝伦的云子,其制作技艺却一度失传。古“云子”的绝密配方曾于民国初期遗失,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云南省体委才从民间搜集到几颗老永子,凭借残存的棋子,昆明第十二中学校办工厂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在1974年制成了质量完善的新云子,将它发掘复原。1980年,工厂正式改名为云南围棋厂,生产“云”字牌围棋子,终于将云子从绝境中拯救并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