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尚法”的大背景下,为何狂草很流行?

唐朝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为繁荣强盛的一个,它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暂且不论,就其在文化上的取得的成就已经令后世赞叹。唐朝的繁荣不是没有原因的,表面上唐代看起来比其他朝代的社会氛围更加宽松,实则不然,在这样宽松的背景下有严格的法度的支撑。在书法艺术领域唐代的书风是“尚法”,所有的书法作品,所以的字体都有严格的书写规则。

一、宽松的社会氛围下为何会出现唐书“尚法”的审美特征

每个时代的书法都有其时代特征,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艺术审美特征是不同的,清代书法家梁巘写过一个评论书法的笔记名为《评书贴》,在《评书贴》中概括了各个朝代的书法特征,“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唐代与宋代恰恰相反,“法”和“意”是完全相反的概念,“法”是指规则,有一定的限制,而“意”比较关注人的内心,根据书法家自己的想法来写书法作品。唐代书法是最讲究法度的,唐朝在历史上是一个开明的朝代,相比其他朝代,它更崇尚自由,按理说应该没有特别严格的法制法度,为何会形成“尚法”的书风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国陷入混乱,隋朝统一后存下时间较短,随亡后唐朝统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都急需统一,唐初期的统治者大多贤明,所以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上都得到了统一,统一的背后是严格的法制法度的确立与实行。书法作为思想文化的一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统一,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要求务必跟着唐朝统一的大趋势走。

唐朝“尚法”的大背景下,为何狂草很流行?

科举制度在唐代逐步完善,唐代纳贤取士的制度森严,唐代在培养人才上下了不少功夫,如设国子监,为国子监配备专门的博士,又如唐代设弘文馆,设学士,教授人才,这些机构的设立都需要制度的支撑与维持。

唐朝的社会比较重视书法等艺术的发展,由于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的发展,唐朝的统治者重视思想文化的统一与完善,唐代朝廷内的很多官员都是著名的书法家,如欧阳询和褚遂良等。

“尚”的意思就是尊崇的意思,“法”字的意思一直比较稳定,就是严格的秩序何规范,“尚法”就是尊崇严格的秩序与规则,书法中的“尚法”就是指写字时要严格遵守书写的规则,这样写出的字才能被当时人所认可,才能有资格被认为是一个规范的书法作品,才能符合当时的审美特征。

所有在这样一个法度制度完善的朝代书法“尚法”的书风形成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二、唐代尚法精神下出现狂草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书法发展在唐朝时一个转折,书法在唐朝得到完善,发展最为完善的就是楷书和草书了。唐朝的楷书整齐有度,端正严谨,是“尚法”最为明显和集中的体现,再说唐朝的草书,唐草书虽然看上去难以辨认,书写飘逸,但是它却是法度最为严谨的一种字体,不然,任何人随便涂鸦之作都可以被认为是衣一幅草书作品了。

楷书和草书在形式上是两个极端,那么它们为何能在唐朝同时发展呢?以写楷书著称的颜真卿为何能和以写草书著称的书法家怀素在一起探讨书法作品呢,这是因为唐代楷书和草书都具有尚法的特点。

唐朝“尚法”的大背景下,为何狂草很流行?

草书为何会在唐代“尚法”的背景下产生呢?书法与书写汉字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书法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字,它是对汉字结构的调整,不能以看不看的懂为评判标准,而是以它是否符合自身特有的规律为批判标准,狂草有自己的书写法度,也有自己的批判标准。

狂草是草书的一大发展高峰,在唐朝人眼中,狂草是一门艺术,与唐诗一样在人们心中,它们是被欣赏的对象,唐代人的审美标准有一定的法度,但是在唐代统治者兼容并包的思想下,吸收来自各地的书写方法,所有思想较为开放,当时社会中的人就认为行书太过娟秀,不如草书来的让人舒服,行书不如草书符合当时社会人们的审美标准。

楷书也叫正书,良好的正书基础是写好草书的必备条件,在唐代,那些有名的草书书法家都有着厚实的楷书基础,例如唐代著名的草书书法家张旭的楷书功底不容小觑,唐代另一个草书大家怀素最先学习的是楷书,然后才学的草书,正因为有了楷书的基础,他们的草书才能成为经典。

唐朝“尚法”的大背景下,为何狂草很流行?

书法艺术旨在表达创造者的情感,以字体的线条美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但是在初唐,社会追求的是安稳平和的氛围,所以尤其重视法度,在唐代初期楷书得到极大的发展。

其实楷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作者创作时想要表达的情感,因为楷书条条框框的限制束缚了书法家们向欣赏者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在尚法的背景下兴起的草书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传统书法艺术初衷的追求。

唐代成就最大的两位草书书法家分别是张旭和怀素,张旭更是被誉为“草圣”,怀素则代表了唐代僧侣狂草书法家的最高水准。张旭是今苏州人,其出于书香门第,其母陆氏的家族以书传业,张旭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世家,从小所接受的教育是优于他人的,所以张旭长大后卓尔不群,一表人才,性格洒脱,张旭对楷书较为精通,十分擅长作楷书,但是最为著名的是他的草书,张旭把唐代的草书提到一个新的阶段。

他和李白写诗时的状态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写诗时喜爱喝酒,张旭写字前也酷爱喝酒,在醉酒状态下写出来的字飘洒狂野,张旭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用头发沾墨水写字,以头发为毛笔,把自己的身体与作品联系在一起,达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由此张旭还被称为“张颠”。

唐朝“尚法”的大背景下,为何狂草很流行?

前期,张旭继承了“二王”的书法特点,符合唐代尚法的社会大环境,后又继承张芝的草书,张旭曾亲眼看见公孙大娘跳剑舞,由此便在草书的创作上萌发灵感,可见张旭的草书成就是建立在他对楷书的学习上的。

怀素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草书代表人物,怀素是他的僧家名,自小就成为了和尚,但是他与别的和尚不同,他以酒为乐,沉迷于美酒与狂草之间无法自拔。颇爱书法,尤其是狂草,他在别人眼中是个狂僧,相传,他所在寺院的墙壁上、花草树木上、器皿上皆有他的笔迹。李白曾在《草书歌》中这样称赞怀素:“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在唐代尚法的背景下,草书的出现是有一定道理的,楷书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束缚,它束缚了书法家们的主观感受,而草书则是对这种束缚的反抗。唐代的书法艺术文化是子啊不同的字体的碰撞与结合之下繁荣起来的,唐代草书的繁荣冲破了楷书对唐代书法的束缚,草书丰富了唐代书法艺术的宝库。

三、唐代草书是最具“法度”精神的书法字体

唐初出现的楷书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巅峰,它相当于一个抛物线的顶点,过了顶点以后,抛物线是向下走的,楷书在唐代的成熟与发展是高峰,也是走向低谷的转折点,而草书在楷书后的发展则为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增添新鲜血液,为它提供了新鲜动力,草书把我国的书法艺术又推向了比楷书还要高的高度,因为草书既是最具有艺术性又是最具有自己的“法度”精神的字体。

早在唐代,人们欣赏草书作品就不求看懂字的意思是什么了,而是看该作品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它的构造、字体的形状和笔画流畅度是否符合草书的“法度”标准。草书当然有自己的一套评价理论,不是所有的涂鸦乱画都可以被称为草书的,张旭与怀素的艺术作品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它们符合草书自身的法度,草书超越了人们对汉字一般的评判标准,应该把它放到艺术层面来欣赏。

唐朝“尚法”的大背景下,为何狂草很流行?

唐代书风尚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狂草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有唐朝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发展的原因,草书在唐朝出现是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唐代书法文化在尚法的背景下还能如此繁荣,离不开草书的“离经叛道”,它打破了以楷书为标准的单一的书法艺术形式,在唐代书法艺术的低谷时期,狂草的出现把唐代书法艺术拉回了高峰,所以唐代草书的现实意义是非常远大的。

“尚法”的“法”是一种规范,草书的发展符合自身的这个“法”,草书是看似最狂放不羁的外形下实则是最恪守自身法则的字体。

参考文献:

《新唐书》

《旧唐书》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