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文章:橙果妈妈

图片:网络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经常教育孩子平时要懂礼貌、见人第一时间叫人,不能随便跟小朋友打架和骂人等,可以说平时的教育,就是侧重于孩子性格的培养,主要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个善良又懂事的孩子。

可是,看到网上的这个新闻报道,内心真是又气愤又心疼:4月22日,一段“女孩打人视频”被网友传到网上,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

在整个视频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个穿着黑色吊带背心、长马尾的女孩,在疯狂的连续扇白衣女孩,连打50多个耳光,前半段是用手打,后边打得手疼,脱下鞋,用鞋底子继续打,接着连打女孩近30个耳光。

在这个过程中,旁边的女孩无一人帮忙,被打女孩没有任何的反抗动作,只是一个劲的道歉:“姐,我错了。”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看完这个视频,通过案例的通报,可以得知打人的黑色衣服女孩19岁,被打的白衣服女孩15岁,这是很典型的青少年欺凌事件,真实情况发生在眼前,让人看着心疼和难受心情是非常的复杂:

  • 这个19岁施暴者女孩在打人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冷血与扭曲,明显缺乏这个年龄段该有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这是谁之过?
  • 沉默15岁少女,正是高中生的阶段,为何在晚上九点多与这么多女孩在一起吃饭喝酒?为什么被打却如此胆怯?

这是我们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今天的这篇文章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01

扭曲的价值观,造就了冷血的心灵

我们看到这个打人事件的案情通报已经发出来,在查明中很清楚的写到,这起打人的原因就是因为15岁的白衣女孩吴某去一楼上厕所,而19岁的黑衣女田某两次喊她上楼,白衣女没有回应,或许是没有听见。

就是因为这样,就引起了黑衣女孩的不满,所以等吴某返回,就大声呵斥和用巴掌、鞋底对15岁女孩吴某进行殴打。

从这个事件上,我们可以看到:

黑衣女孩对于白衣女孩没有回应特别在意,这看似简单的一个细节,是否意味着她内心一直没有得到认可,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15岁的少女身上,通过欺凌的方式,找到掌控感和存在感呢?

因为这个黑衣女孩的家庭情况,我们目前没有得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推测。

但她对于这个15岁少女所采取的扇耳光,确实极其的恶劣,她将自己的怒火,发泄在一个一起吃饭的女孩身上,而旁边的人竟然没有一个劝阻,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这个19岁黑衣女孩,身上所具有的自私和冷血,还有对于别人的欺凌,说的简单点,是在其他同桌人面前,寻找大姐大的认同感,树立自己的权威性。

这不由让我们想起了《少年的你》里面的魏莱,表明看似优秀,因为她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真正的爱与认可,所以,她不懂得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爱,她在学校里欺凌同学,她歹毒的心思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但究其背后的额深层原因,还是因为父母的扭曲教育,导致了她扭曲的价值观。这样成长起来的魏莱,对于人性是极其自私的。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说过:“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少年的你》是电影,现实生活中,这个不满20岁的女孩,为何会这么心狠,她的教育和成长的环境是什么样子?她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子?不由引起我们的思考。

02

沉默的15岁少女,她的害怕和怯弱是谁的原因?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白衣女孩在被打的整个过程中,都是在很怯弱在认错和道歉,有没有躲开,没有;有没有逃跑,没有;有没有报警,也没有。

只是很盲目的接受这一切,似乎已经习惯了。

而帮助的围观者,没有一个人向前劝阻,有的只是看热闹的笑声,这些旁观者是何等的冷漠。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这个被打的女孩,为何去如此的胆怯,事后为何又是如此的沉默?

她在害怕什么?是担心反抗引来更多的报复,还是她已经被打的麻木了,这个我们不能得知。

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是,是谁让这个孩子变成了这个样子?她的无助和绝望是谁造成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03

对于青春期孩子,我们该教会她们什么?

第一,父母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记得李玫瑾教授在录制央视的《开讲啦》节目的时候,有观众问:“如果孩子挨打了,你会支持她打回去吗?”

李教授说:“我有一个孙女,现在在上幼儿园,有一次她被一个小男生欺负了,磕的脑袋都肿起来了。我就对他说:“如果他再欺负你,你就揪他耳朵,他一疼,就会松手了 。”

当然,这个论点也引起了争议,毕竟打回去在很多家长眼里就是以暴制暴。如果孩子是在学校被打,可能更好的处理方式是寻求老师和家长帮助。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但在外面这种情况下,没有大人在身边,那么学会保护好自己就是很有必要的。

以这种情况为例,根据对方的情况,明显15岁的少女并不是19岁黑色女孩的对手,就算真的打回去,可能只会引起打斗升级,可能自己会受到更厉害的伤害,后果或许更加严重。

倒是建议,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先做到不忍气吞声,不害怕,要保持冷静,该躲开就躲开,可以寻求旁边人员或饭馆人员的帮助,或者推开对方,快速脱身才是正确的方法。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第二,了解青春期孩子性格特点,"分离个体化"阶段对症教育。

很多父母会反映孩子越大越不好管,小时候特别听话的孩子,一到了初中就不听家长的话了,还喜欢顶嘴,喜欢自己呆着也不愿意跟父母多说几句话。

其实,青春期的孩子是父母需要特别关注的一个时期,家长需要了解青春期孩子性格特点一方面,孩子开始长大了,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他们渴望长大开始强调自己的个体性和独立性,另外一个方面,他们也渴望得到身边人的认可和鼓励。

这也是青春期提到的"分离个体化"阶段。这个阶段是孩子必经阶段,如果亲子关系融洽,那么这段时间的过渡会比较顺利。不然,家长就只会看到孩子的叛逆与故意跟父母对着干。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需要明白的是,孩子在这个时候,心智还不是很成熟,缺乏理智性,但是又不喜欢听家长的大道理和叨叨。

他们希望家长给予充分的自由和自主权利,让他们按照自己独立的想法去做事情,家长需要做的就是信任孩子,给孩子充分的爱与鼓励,让孩子明白,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寻求家长的帮助。

家长可以多关注孩子,多跟孩子沟通,当孩子遇到困难,帮助孩子分析和解决问题,成为孩子背后坚实的后盾。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第三,不管何时,请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

弗洛伊德说:“在母亲无限宠爱中长大的孩子,永远保持着征服者的情感,也就是对成功的自信心,在生活中也通常容易成功。”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就是对孩子要做无条件的接纳,无论是他的优点还是他的缺点。父母对于孩子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爱,是不能附加任何限制或理由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这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是孩子健康人格发展的原动力,是孩子获得安全感、幸福感的源泉。

试问,家长在平时对于孩子是无条件的爱吗?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一种交换的爱。

比如你作业写对了,给孩子满满的爱;一旦写错,又是骂又是打;

孩子的表现与父母的爱是划等号的,这样的爱,说白了就是孩子达到父母的满意,就可以得到爱,不然呢,就是嫌弃。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应该包含着包容、理解、尊重和接纳,这对于孩子而言,她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 无私的爱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爸妈的爱是真的爱她,她也会在爱的氛围中感受幸福,给别人爱的回报。

痛心||15岁女孩被连打50个耳光: 孩子成长之悲,家庭教育之伤

结语:

这个打人事件目前有了结果,但是还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样孩子背后的家庭是什么情况,会让孩子变得冷漠和残忍,需要引起我们反思。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应该是家庭和学校、社会都要重视的一个话题。有人说,所有孩子的问题,都可以从家庭和父母身上找到答案。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给孩子好的教育和满满的爱,让孩子健康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