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邊緣計算一經問世,立刻吸引了ICT行業的廣泛關注。


根據國際調研機構Garter公司的報告,到2022年,超過一半的企業數據將在邊緣計算平臺產生和處理。這意味著,邊緣計算很有可能成為和雲計算分庭抗禮的一種全新商業模式和生態,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商業機會。


但是,伴隨著邊緣計算美好憧憬的,是對這種創新模式的未知和困惑。人們非常好奇,電信運營商的5G邊緣計算究竟該如何進行部署?又該如何進行運營?5G和邊緣計算怎樣結合才能推動行業應用落地?電信運營商在5G時代想要推動邊緣計算的生態發展,該怎麼做呢?


3月31日,中國聯通聯合英特爾共同舉辦的EdgePOD邊緣雲解決方案技術座談會,對於上述疑問,提出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觀點,也分享了很多實踐經驗。讓我們來一起回顧一下。


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如果大家關心邊緣計算生態的話,就一定會知道,中國聯通長期以來都是國內邊緣計算最積極的擁護者,也是產業發展的堅定支持者。中國聯通對邊緣計算的支持,並不停留在口號上,而是直接用實際行動予以推進。早在2018年,中國聯通就在全國多個省市開展了邊緣雲規模試點,堪稱行業先行者。


本次座談會上,中國聯通介紹了其5G MEC邊緣雲最新成果——EdgePOD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邊緣雲生態的集大成者,也是5G邊緣雲實踐的前沿陣地。


中國聯通集團邊緣計算部門總監陳丹圍繞EdgePOD,從“雲、網、邊、端、業”五個維度,詳細分享了中國聯通對邊緣計算架構建設、運營管理和生態建設方面的經驗和心得積累。他們將其總結為五大關鍵能力。


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首先,第一大能力,是“IC/CT融合,雙劍合璧”。


IT計算技術和CT連接技術深度融合是邊緣計算商業模式的根基。邊緣是端計算能力的上移,也是雲計算能力的下沉。通過IT和CT技術形成的邊緣計算盆地,可以重新孵化和交付價值。中國聯通EdgePOD的上層軟件組件就包含了UPF等邊緣網元,還包含了和IT相關的VAS增值服務和邊緣APP的應用。


因為上層組件的多樣性,EdgePOD在底層基礎設施上採用軟硬件解耦部署,包含高可靠的融合平臺底座,聯通將其稱之為ME_ICT IaaS。它能夠同時提供虛擬機和容器的能力,來滿足 CT和IT的不同需求。


此外,EdgePOD還與現網系統進行對接,使得遠程運維和無人值守的能力也得到了優化,聯通邊緣運營團隊可以進行全國的統一運維和響應支撐。


第二個能力,就是“網業協調,靈活部署”。


網業協調是中國聯通EdgePOD的核心能力之一,它可以使網絡能夠感知業務,業務也能夠感知網絡。


EdgePOD的部署根據典型的業務場景分成兩種模式,分別是共享模式和專供模式。


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共享模式主要部署在地市核心局機房或大型匯聚機房,針對需要下沉且時延不太敏感的2B或2B2C業務,以多租戶的方式共享邊緣服務。


而專供模式,則針對大型企業或園區,有更為苛刻的需求,也有較為充足的預算,可以提供專供服務(包括軟件和硬件),甚至可以提供客戶自助管理服務(自部署、自分流、自運維等)。這種模式下,資源的利用率更高,也更為安全。


第三個能力,是“生態聚合,海納百川”。


中國聯通EdgePOD的背後,是一個龐大的生態應用和多級管理體系。它對邊緣計算APP的整個生命週期進行了監控和管理。EdgePOD向不同領域的用戶提供應用服務支持。隨著行業應用的不斷豐富,應用倉庫也會變得越來越豐富,應用產業成熟度會不斷增加,形成持續性的生態繁榮。


為了進一步推動生態繁榮,中國聯通還建立了開發者中心,為開發者提供平臺和開發工具支持,鼓勵創新。


中國聯通還聯合GSMA、Telefonica、SKT等海外運營商共建了GMEC平臺,統一邊緣應用規範,制定全球標準。在此基礎上,全球運營商還可以通過統一接口,實現邊緣應用的快速複製,加快應用落地和生態建設。


第四個能力,是“B/O貫通,商用交付”。


B是BSS(業務支撐系統),O是OSS(運營支撐系統)。B/O貫通,就是從業務到運營的貫通。


邊緣計算作為一種新的計算平臺,對運營模式提出了考驗。如果採用傳統的運營模式,在效率上不能夠滿足要求,也不能實現需求的快速響應和問題的快速處理。


聯通將EdgePOD與自身已有的運營體系進行了深度整合,建成了“MEC邊緣雲運維與運營一體化支撐體系”。從整體來看,包括三個層面,分別是MEC業務部署平臺、MEC業務管理平臺、MEC業務運營平臺。


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通過MEC業務運營平臺,前端可連接BSS域來實現產品的統一、投放,業務的統一受理,計費的統一結算等。後端可以連接OSS域,實現與大網資源精細關聯、業務監控、故障處理、投訴響應等協同運維。


目前,聯通已經在廣東、上海、北京、吉林、浙江、福建等多個省份進行了商用上線,可以提供一體化的交付運營服務,也積累了不少經驗。


在上述能力的建設過程中,不管是硬件平臺,還是軟件工具,英特爾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例如硬件方面,英特爾的下一代電信機房參考設計,提供可擴展的開放機櫃平臺,能夠滿足不同場景的需要。


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再例如英特爾提供的邊緣軟件套件OpenNESS,基於微服務的架構,符合ETSI規範,能夠降低部署複雜度,提升部署效率。


5G邊緣計算,到底該怎麼玩?


隨著5G的加速佈局,國內的邊緣計算生態建設步伐也將加快。中國聯通在邊緣計算方面的探索,毫無疑問是令人振奮的,取得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百行千業將會擁抱5G,同時擁抱邊緣計算。邊緣雲的應用會越來越多,邊緣雲的生態也一定會變得更加繁榮。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生態夥伴的加入,整個邊緣計算領域將迎來嶄新的發展階段!


文章轉載自:鮮棗課堂


本文僅代表媒體觀點

文章圖片等素材的版權歸期所有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