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消除浪費?這麼理解你就錯了


精益=消除浪費?這麼理解你就錯了

“精益”在當前的國內製造型企業中已經不再是個陌生詞,不少的企業已經推行“精益”多年。而當我們問企業的員工:“什麼是精益?”聽到的答案卻是五花八門。其中有個答案最常見:“精益就是消除浪費啊!”有人補充道:“精益就是消除七大浪費!”又有人補充道:“應該是八大浪費,加上一個管理的浪費!”
由此可見,“精益=消除浪費”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了大多數企業人的認知。但是,這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對精益的理解誤區。在精益發源地的日本,很少有企業孤立地提到“消除浪費”,他們更關注的是消除3Mu(Muda、Mura、Muri)。
那麼什麼是3Mu,它們跟浪費有什麼區別呢?首先我們先來理解“浪費”這個詞。
“浪費”是一個管理名詞,浪費是指資源使用或者控制(節制)不當。就是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不應該、不值得投入這麼多資源,其導致的直接結果是成本提升
那麼生產過程中存在哪些浪費呢?為了理解浪費,我們先認識兩個名詞:價值和增值。


價值是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或服務的特性。如產品的外觀、功能、可靠性等質量特性要求,比如手機對顧客的價值是功能良好、不卡、信號強、可靠度好、通話質量良好、外觀無破損劃傷等;同樣也包含成本特性的要求,產品的價格要符合客戶的期許。生產過程就是一個創造產品價值的過程。
增值:為了滿足客戶對產品特性的要求,使產品發生物理或者化學變化的過程。
即:增值:在實現價值時,使產品發生物理或者化學變化的過程。
從增值定義來分析,增值活動須同時滿足兩個前提條件:
1、製造的產品特性滿足客戶需求,對客戶來說是價值的。
前面我們講了價值的定義,舉幾個例子溫習下:比如,客戶要的是手機,工廠製造的是電腦,不是客戶需要的,不增值;客戶要的是紅色的手機,工廠製造的黑色的手機,不增值;客戶要求手機制造成本不超過1000元,工廠花費了1500元,不增值。
2、產品本身發生了物理或者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是有無新物質產生。物理變化是指產品形狀、顏色、外觀發生變化,無新物質產生。如鎖螺絲、包裝、鈑金折彎、噴漆等,常見的組裝、加工都屬於物理變化,生產過程的大多數都屬於這類。而化學變化是物質本身發生變化並有新物質產生,這類常見於化工行業,如化工合成或者分解,如氧化鋁進行電解,製造鋁。
生產過程中有兩種不屬於增值活動,但很多管理人員存在認知誤區,常認為其是增值活動。
1)搬運,搬運使物品發生位置變化,只是位移,並沒有產生物理或化學的變化。
2)檢查,檢查的目的是為驗證某種特性是否符合價值要求,從這個角度講,外觀檢查和功能測試都屬於檢查。檢查雖然滿足增值定義的條件一,但不滿足增值定義的條件二。
理解了增值的定義後,浪費的定義就很簡單了:生產過程中不增值的活動就是浪費
浪費在日文裡稱為“Muda(無駄)”,在日本公司裡從不單獨談“Muda”,會說“三無”或者“3MU”:Muda(無駄)、Mura(無穩)、Muri(無理),而在其他大多數公司裡從事精益管理
的人員往往只討論七大浪費,從不討論Muri、Mura。實際上Mura、Muri更重要,它們是造成Muda的根本原因。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3Mu:
1、Muda(無駄):就是浪費,生產過程中不增值的活動。浪費時間、資源,最終體現是浪費錢。大野耐一在豐田生產方式(TPS)中歸納了七種浪費形式:不良的浪費、加工的浪費、動作的浪費、搬運的浪費、庫存的浪費、製造過多過早的浪費、等待的浪費。
除了以上七大浪費外,通常還會增加以下浪費:
管理的浪費:由於事先管理不到位而造成問題,採用相應的對策來進行補救從而產生的浪費。
資源的浪費:未充分利用資源造成的浪費,如水、電等。
人才的浪費:未充分利用員工的技能和知識。
2、Muri(無理):是勉強、超負荷狀態,是一種“費勁”狀態,給員工、機器及生產系統很大的壓力。例如:一個新員工,如果沒有接受充分訓練就接替有豐富經驗的資深工人,那麼他就可能不堪重負,從而效率低下、產生不良,最終導致浪費;工廠生產計劃排產不均衡,生產線連續作業,員工得不到休息、設備得不到保養,可能會導致設備故障頻發、產品品質下降,最終造成浪費。

導致產生Muri的原因可能是Mura,也可能是無標準作業、員工缺乏培訓、錯誤或不合理的工具、糟糕的生產現場、不合理的績效考核等。
3、Mura(無穩):是不均衡、不規律化。一旦本來平穩進行的工作中斷,或者零件、機器沒有跟上,抑或是生產計劃發生意外,就會產生無穩。例如:假設作業員在流水線上工作,每個人都在重複規定的動作,然後送到下一個工人處,只要有一人用的時間比別人長,就會產生不均和浪費,瓶頸站工人無理,其他員工等待,這就需要每個人都必須調整速度,以配合最慢速度的人員的工作;生產與銷售計劃不均衡,生產時忙時閒,就會產生Muri,從而導致浪費。
Mura(無穩)是根源,體現形式是Muri(無理),最終導致更多的Muda(無駄),也就是浪費,從改善邏輯順序應該是Mura、Muri、Muda。
但當前多數企業改善活動時,管理者首先從消除七大浪費(Muda)開始,而不談Mura、Muri,從解決浪費入手的優點是:大部分工作可以在很小的範圍內展開,不需要大範圍甚至跨企業的協助,比如說消除動作、搬運浪費,可以調整佈局、優化工具及動作,在不影響當前生產方式的前提下小範圍內進行,不用承受更大範圍的壓力,容易快速出改善績效。

不過改善之後往往發現原本經過努力消除的浪費,過一段時間又死灰復燃,企業中經常看到一種Mura,就是在接近計劃週期的結束期時來“趕工”(也許計劃本身就不合理),製造部門為此拼命的生產,勢必會造成人員及設備的超負荷工作,即Muri,故障停工、作業失誤、故障返工就會接踵而至,就會產生等待、搬運、不良的浪費,這種Muda結果來源於Mura,體現於Muri。
所以當你考慮消除浪費時,應首先仔細考慮一下企業內部的Mura、Muri。先看下企業運營中是否與客戶需求不一致的變數存在,如有則改之,沒有的話就要考慮,客戶需求的確存在變數,如何通過內部的均衡來穩定生產,降低波動。最後考慮下設備與人員是否超負荷工作,無論什麼原因造成的,都應該改善解決。
這樣做並不容易,需要很大的勇氣及決心,因為這需要思考長遠的銷售計劃、管理模式、接單及排產計劃等,要面臨較大的壓力。當然了,如果一開始成功消除Mura、Muri,你就為公司提供了一個穩定的環境,發現的Muda(浪費)便能夠很快解決,而且是一勞永逸地解決,效果是很顯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