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無以超脫也無需超脫!

佛曰“眾生平等”,但事實上,我們身處的是一個弱肉強食的環境。實力不同、心態不同、境界不同,演繹出千差萬別的活法。

《天道》: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無以超脫也無需超脫!

這兩天重溫了下電視劇《天道》,這部上映於2008年的作品堪稱國產影視劇的經典之作,作品對主宰萬物的“道”和人性進行了深刻詮釋。

持續的疫情管控,讓經濟生活陷於停滯,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經濟狀況大都產生了不小影響。IMF甚至預測全球經濟會陷入大蕭條。總而言之,未來會很難。

危機下生存環境,無疑會更殘酷。《天道》詮釋的市場生存法則,很經典,也很形象,可以對應當前之境況去有所感悟。

《天道》: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無以超脫也無需超脫!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又是一條線,這個兩者之間就是生存空間;

如果,我們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麼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比別人大。

這個市場競爭的確是非常厲害,勝負往往就是在毫釐之間!兩敗俱傷,如果你比別人多一口氣,你就是贏家。”

經濟蕭條,改變了生存環境,就身處京城現狀而言,很多中小企業將會倒閉,很多人會失業或者待業。環境改變了,就不能總是懷念過去的日子,首先得活下去。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人生是一個修行的過程,需要遍嘗冷暖人生百味。這不為人的意志為轉移。

對人生、人性,五臺山論道的橋段值得仔細品味,臺詞是這樣寫的:

《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

敢問兩位施主,什麼是真經?修行不取真經又修的什麼行呢?

所謂真經,就是能夠達到寂空涅盤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修為成佛,在求,悟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覺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治心,有信無證者雖不落惡果,卻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滅,不得涅磐。

不為成佛,那什麼是佛教呢?

佛乃覺性,非人,人人都有覺性,不等於覺性就是人,人相可壞,覺性無生無滅,即覺即顯,即障即塵蔽,無障不顯,了障涅磐。

覺行圓滿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圓滿即止,即非無量。

若佛有量,即非阿彌陀佛。佛法無量即覺行無量,無圓無不圓,無滿無不滿,亦無是名究竟圓滿。

佛教以次第而分,從精深處說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來不可思議,即非文化;

從淺義處說是導人向善的教義,善惡本有人相、我相、眾生相,即是文化;

從眾生處說是以貪制貪,以幻制幻的善巧,所以不滅敗壞下流,卻無礙撫慰靈魂的慈悲。

以《天道》中人物梳理來看,論謀事手段,王志文演繹的丁元英當仁不讓。但丁元英這樣的智慧,只有極少數人可以企及,並不具備代表性。

《天道》: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  無以超脫也無需超脫!

如果要論借鑑,竊以為芮小丹對待人生的態度,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深思和體會。

面對生活,首先是要活下去。她做好去餐廳打工刷盤子的準備。在活下去的同時,不忘記、不放棄自己的追求,活得自性自在。一言蔽之就是“平淡是真。”

這種真,是放下一些東西之後的得到。該拿的拿,該放的放,自性作為,不昧因果。

用先人的話總結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弱肉強食的競爭環境這是客觀事實,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我們大多數人無從選擇環境。但並不代表著我們只能隨波逐流,被動地祈禱命運之神地眷顧。

儘管無以超脫外部大環境,只要選擇活在當下,懂得取捨,一樣活得自性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