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歲月變遷裡的青春傳奇

以弘揚崑曲文化,紀念“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而拍攝的電影《似水流年》,作為一部浙江遂昌縣的文化名片,即將亮相。影片中唯美似仙境的美景,濃郁而綿長的情愫,歲月無聲雕琢出的記憶,三兄弟傳承崑曲文化的使命感壯舉,令人難忘而深思。

乍看電影的開場部分,頗有一點經典影片《霸王別姬》的氣質和痕跡。三兄弟寄養師傅家中,閉門練功刻苦學藝。作為林家班大家長的林師傅,既是三兄弟的嚴父又是演唱崑曲的名師,徒弟偷懶動輒體罰。被師父收養的師妹,和三兄弟成人後收養的孤兒,讓整個戲班在非血親的紐帶下卻宛如一個家庭,祖孫同堂,兄親弟恭。

《似水流年》:歲月變遷裡的青春傳奇

影片序幕過後,三兄弟和師妹成年後,彼此之間暗生情愫,導致親如一家的三兄弟出現不睦。而更大的危機,則來自崑曲戲班被圍牆外的流行音樂衝擊,古老的戲臺成了迪斯科的舞臺,戲班慘淡經營,三兄弟被時代洪流從封閉的縣城捲入更大的都市。如同吳天明導演的《百鳥朝鳳》,民間手藝人在市場洪流中搏擊,迷失,奮鬥。

《似水流年》:歲月變遷裡的青春傳奇

師父老了,師妹出嫁了,孤兒長大了,三兄弟卻為了謀生而不得不放棄了崑曲。古老戲班的拆毀,崑曲劇團的解散,讓衰老的師父無力挽回。但如同影片《似水流年》名字裡闡發出的含義一樣,流年似水,大江東去之後,崑曲隨著申遺成功,再度煥發青春和生機。而三兄弟,經歷了迷失的人生之路後,臨近中年重新找回了傳承和弘揚師父衣缽的使命感。

在電影1988到2018的時間線中,編導巧妙的利用道具,場景,和經典符號串聯起了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偉大曆程和時代變革,不斷勾起觀眾的集體回憶和共鳴。匠心別具,意味深長。

師父手中總握著的馬鞭,作為一件舞臺道具,是師父權威的象徵和課徒的工具。這根馬鞭伴隨師父的一生,最終出現在師父墳頭,終結了一個時代。師妹的不倒翁娃娃,是流落街頭的孤獨陪伴,也是後來師妹和大師兄的情感見證。

《似水流年》:歲月變遷裡的青春傳奇

古老的牡丹亭戲臺,是遂昌人為了紀念湯顯祖在遂昌縣寫就《牡丹亭》而建,也是林家班日常演出的場所。曾經神聖無比,是縣城文化的中心,也是三兄弟為之守護的所在,90年代初卻成了搖滾青年街頭蹦迪的場所,邁克傑克遜等流行音樂符號,覆蓋在杜麗娘柳夢梅的戲曲畫片上。

《似水流年》:歲月變遷裡的青春傳奇

新世紀後,戲臺徹底冷落,貼滿了小廣告,牆皮斑駁。師父雖然手持關公刀,為了保衛戲臺而努力,但最終,戲臺還是在推土機的轟鳴聲中倒塌。

而三兄弟迴歸後,打造的崑曲文化園,重建老戲臺,重唱《牡丹亭》,完美切題電影《似水流年》。古老的崑曲,從來不曾死去,重新煥發青春。如同大師兄和師妹,多年之後,兩個中年人再度走到一起,情感畫上圓滿的句號,正應了“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這句戲詞。

電影《似水流年》,講的是三兄弟一代人的青春,也是古老崑曲的青春,更是80,90後等群體共同的時代青春。除了被三兄弟的故事和唯美的崑曲所打動,影片中遂昌高山雲霧,飄渺欲仙的秀麗山河也足以令人大飽眼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