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铁路史中的“泸州记忆”(四)

川黔铁路西线(隆筑线)——隆黄铁路的雏形


连接四川贵州两省的重要铁路——川黔铁路,建设计划始于20世纪20年代。民国16年(1927年)起,国民政府多次组织对四川至贵州的铁路进行勘测,提出了隆昌至贵阳的西线方案和重庆至贵阳的东线方案,经过比选决定选用西线方案,但只进行过踏勒、初测和编制工程概算。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2日,在刘湘主政下,法国代表阿米司基同四川省代表高显鉴经半年谈判签订建造成渝铁路合同,主权属中国。同时协商建造由重庆经泸州、昭通至昆明的川滇铁路(滇蜀铁路)和由重庆经泸州至贵阳的川黔铁路。

民国16年(1927年)至民国36年(1947年) ,国民政府对川黔铁路进行了5次勘测选线。有0.75米轨距方案,也有标准轨距方案,经过比选,提出隆昌至贵阳长499公里的西线及重庆至贵阳长516公里的东线两个方案。先拟采用东线,但于民国35年(1946年)编制铁路建设计划概要时,因东线上的凉风垣和娄山关工程艰巨而舍弃,改取西线。选定的西线(隆筑线,“筑”为贵阳之简称)在隆昌与成渝铁路接轨,途径泸州、赤水、董公寺、遵义至贵阳。当时国民政府批准了这方案,并于民国 37年(1948年)完成了线路的初测,但因面临解放,后续的定测等工作陷于停顿状态。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对经过泸州的隆筑铁路做过规划:隆筑铁路通过泸州,线路由隆昌来。规划在小市木拱溪跨过沱江,建一铁路桥。过江后即穿进龙透山隧道,到小关门出口,跨越长江,修建铁路、公路两用桥。过长江后沿兰田镇后烟灯山壁经纳溪、叙永、毕节至贵阳。

1951年11月,西南铁路工程局对川黔铁路隆昌至贵阳线路方案进行草测。同时,綦江铁路局在勘测三江至松坎线路时,也对川黔铁路如何通过凉风垭、娄山关进行勘测。提出了从赶水、新站、麻垭口、楚米铺、桐梓、两河口(或板桥)至遵义选线的建议。西南军政委员会把隆昌至贵阳线(隆筑线)作为第一方案,把猫儿沱(位于今重庆江津区)至贵阳作为第二方案,并对两个方案进行了比较。从运输意义看,重庆作为西南重镇是冶炼、机械、轻工、化工、国防工业基地货物运输需求量大。第二方案所经之地盛产煤、磷、铁、铝,矿藏丰富,且土特产较多。从修筑效益比较,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短40公里,修筑工期少一年,费用也会相应节省。因此,西南军政委员会于1952年4月7日报告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和铁道部,建议采用第二方案。

最终,川黔铁路采用了重庆至贵阳的方案,没能经过泸州。虽然,川黔铁路没有采用经过泸州的隆筑线方案,但隆筑线方案基本形成了隆黄铁路的雏形,为泸州后来的铁路规划建设打下了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