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這樣實現“低風險”-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連續14天無新增確診病例,4月18日,武漢整體被劃為“低風險”區域。從全國疫情的“風暴中心”到多位院士、專家眼中的“全國最安全城市”,武漢通過落實國家“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檢盡檢”救治策略,實現了情況的根本逆轉。

  多渠道增加床位保證應收盡收

  時間回到2個月前,武漢保衛戰全面打響。2月13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提出,武漢市要多渠道盡快增加隔離床位供給,對“四類人員”加速分類集中收治或隔離,保證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傳染病主要通過人與人的接觸傳播,只有將患者集中起來隔離治療,才能控制傳染病的蔓延,才有可能實現“無新增”“低風險”。

  武漢從1月下旬開始積極籌措床位,通過增設定點醫院、修建方艙和建立集中隔離點,努力實現“應收盡收”。

  武漢市肺科醫院經過6次改造,提供床位300多張;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拿出了2000張床位;民營醫院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主動請纓,提前開業,籌集1060張床位;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星夜搶建,共提供2500張床位……

  定點醫院從最初第一批2家到第五批共計48家,至2月底30多天內,全市各類醫療機構籌集了2.6萬張床位,成為抗擊疫情的主戰場。

  醫學隔離點阻斷家庭傳播

  2月1日,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院士到武漢考察時,向中央及地方提出徵用大型場館,建設方艙醫院的建議,被中央採納。2月3日起,武漢先後建成16家方艙醫院,外地醫務人員緊急入駐,數以萬計的床鋪、數百種生活物資,從四面八方及時送來。方艙醫院運轉的35天內,大量輕症病人得到有效治療、康復,對於控制傳染病的擴散起到了重要作用。

  醫學隔離點,則成為真正阻斷家庭傳播的關鍵一環。全市各城區將具備水電氣和清潔排汙條件的賓館、酒店、黨校、學校等場所,迅速改造為集中隔離點。到後期,全市籌集了7萬張隔離點床位。

  2月底,我市定點醫院床位、方艙醫院床位、隔離點床位均實現了“床等人”,完全可以滿足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應隔盡隔的要求。3月,新冠病人從各大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出院的好消息不斷傳來。

  復工等重點人群應檢盡檢

  武漢市第四醫院從4月8日起推出復工體檢項目以來,專設1000平方米體檢大廳,為復工單位員工進行核酸、CT、血樣檢測,目前已為近6000名市民篩查體檢。該院體檢中心負責人張雪介紹,對於單位團體體檢,單位可以根據需求,安排職工分批來院體檢,醫院也可以提供上門服務。

  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自4月6日起推出復工體檢項目以來,目前已接待了20家單位的復工體檢,加上個人體檢,已經為10939人完成篩查體檢。對於江漢區內有50人以上體檢需求的單位,該院將根據檢查項目提供預約上門服務。

  這些醫院若在復工體檢中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將按要求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報告,並通知單位團檢負責人。

  我市根據國務院《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實行無症狀感染者須集中醫學觀察14天。期間出現新冠肺炎相關臨床症狀和體徵者,轉為確診病例。集中醫學觀察滿14天且連續兩次標本核酸檢測呈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方可解除集中醫學觀察。

  截至目前,武漢現有53家核酸檢測機構、211個核酸檢測點,日均檢測能力達到4.6萬人次。4月1日起,全市開始進行全面的核酸檢測,截至4月17日累計為46.83萬市民進行了核酸檢測。

  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國家、省、市提出針對重點人群按照“應檢盡檢”原則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其他人群則實行“願檢盡檢”,降低疫情反彈風險。

  嚴密的管理規範,讓無症狀感染者得以儘早治療,儘量避免向確診病例轉化。自4月8日武漢“解封”至4月17日,我市無症狀感染者無一人轉為確診。

  記者黃琪 武葉 李冀 劉晨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