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又兼肝氣鬱結,腸鳴洩瀉,治宜疏肝健脾

脾胃為人體的後天之本,共同完成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由此來看,脾胃可謂是生命之本,也是健康之本。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倘若脾胃生病,該怎麼辦?彆著急!脾胃病治療大法現在就介紹給大家!

脾胃虛弱,又兼肝氣鬱結,腸鳴洩瀉,治宜疏肝健脾

脾的特性

惡溼喜燥,惡涼喜溫,惡洩喜運,因此健脾就必須用溫補脾陽、燥溼行氣的方法,常用藥物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木香、陳皮、扁豆、大棗等,代表方劑有五味異功散、六君子湯、參苓白朮散等。

胃的特性

惡燥喜潤,惡熱喜涼,惡積喜降,故和胃常用消導潤燥的方法。常用藥物有山楂、麥芽、谷芽、神曲、枳殼、萊菔子、蘆根、天花粉、石膏、麥冬、粳米等,代表方劑有保和丸、玉女煎、益胃湯等。

脾胃虛弱,又兼肝氣鬱結,腸鳴洩瀉,治宜疏肝健脾

如脾胃虛弱,不能滋養肺臟,症見久咳氣短,或咯血,痰白而多,食慾不振,便溏,形色憔悴,四肢倦怠無力,舌淡苔白,脈細弱。治宜補脾益肺,用四君子湯加麥冬、五味子、懷山藥、扁豆等,收效甚佳。這種“培土生金”療法,對於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病,都可酌情應用。

如脾胃氣虛,營血生化不足,導致心血虧虛,症見食少倦怠,面色萎黃,少氣乏力,驚悸,少寐,健忘,或婦女月經不調,舌質淡,脈細數無力。治宜補脾養血,輔以安神。方取歸脾湯之類,多能滿意。這種治療方法,對貧血、神經衰弱、某些器質性心臟病,都可酌情選用。

如脾胃虛弱,又兼肝氣鬱結,疏洩功能失調,乘虛損傷脾胃。如肝脾不調者,症見脘腹脹痛,兩脅滿悶,善太息,腸鳴洩瀉,食少頭暈,舌苔淡黃,脈虛弦。治宜疏肝健脾,方取逍遙散或痛瀉要方之類;如肝胃不和者,症見胸脅脹滿,胃脘作痛,噯氣吞酸,嘔惡,苔薄黃,脈弦。治宜疏肝和胃,方取柴平煎或左金丸之類。這種療法,在慢性胃炎、胃腸神經官能症、慢性膽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腸炎中酌情使用,多可取效。

如脾氣虛弱,不能運化水溼,形成腎水氾濫,症見下肢、面目浮腫,腰痛肢軟,小便清利,大便溏薄,腹脹滿,舌苔白膩,脈細微或沉遲。治宜溫陽健脾,化溼行水,方取實脾飲,脾腎同治,功效頗彰。這種療法,常用於慢性腎炎,心臟病水腫,屬於脾腎兩虛者,療效甚為滿意。

脾胃虛弱,又兼肝氣鬱結,腸鳴洩瀉,治宜疏肝健脾

脾胃學說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內經》和《傷寒論》奠定了脾胃學說的理論基礎,確定了脾胃的生理病理特點,提出了很多調理脾胃的有效方藥。金元時期已發展成為一種獨特的理論體系,補脾派的代表人物李東垣結合自己在戰亂頻作時期所積累的醫療經驗,提出了“人以脾胃中元氣為本” “肺之脾胃虛,腎之脾胃虛”及“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等精闢論點。李氏還發展了《內經》脾胃升降學說,在其專著《脾胃論》中說:“胃為水穀之海,飲食入胃,而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故在治療上,他注重調理脾胃升降,尤其重視脾氣之升發。明清醫家在東垣脾胃學說的影響下,在臨床治療方面更有所發展,如葉天士提出,李氏偏於溫補升脾,而略於滋陰降胃,明確指出:“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並倡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之大法,使脾胃學說更為完善。本文僅就脾胃學說,對常見脾胃病的治療大法略作論述。

脾胃虛弱,又兼肝氣鬱結,腸鳴洩瀉,治宜疏肝健脾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侵刪。有問題可留言或者私信我,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內容更好看,也可以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記得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