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汉元年,刘邦离开修武,由平阴津(今河南孟津)渡过黄河,来到洛阳,在张良和陈平等人的协助之下,开始策划东进攻楚的大事。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就在这时,洛阳地区的一位长者董公前来求见,向刘邦诉说了项羽秘密谋害义帝的情况,进而提出了相关建议,“臣下听说‘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出师无名,举事无成。所以说,只有明确敌人是逆贼,才能扶义征服。如今项羽悖逆无道,弑君害主,乃是天下共诛共讨的逆贼。我有仁,天下归心,可以不用勇武而使天下自服;我有义,天下跟随,可以不用强力而使天下自定。请汉王统领三军为义帝素服发丧致哀,向天下诸侯,申明东伐项羽的大义。如此一来,海内莫不仰慕大王的德行,大王的行动,也可由此与三代的圣王相比况了。”刘邦接受了董公的意见,称善道好。于是刘邦正式为义帝发丧,披麻戴孝大哭,号令全体军民,举哀三天。又派出使节,号召天下诸侯讨伐项羽,并发布了讨伐项羽的檄文。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项羽杀义帝,也就是楚怀王,是在汉元年十月,项羽与义帝之间其实早有嫌隙。之前有提到,项梁听范增谏言,立楚怀王,实际上是想借楚怀王的名声,来充分的调动楚国遗民的反秦热情。对于项家而言,楚怀王只是个傀儡罢了,可是对于旧楚遗民而言,是复国的领头羊啊。在巨鹿救赵前,怀王主持制定天下公约,首先攻入关中者为秦王。项羽主动请缨,愿领本部兵马进攻关中,被怀王拒绝,委派刘邦担当西进攻秦的重任,由此种下了嫌隙。

巨鹿救赵途中,项羽斩杀楚怀王信任的大将宋义,夺取军权,自任楚军统帅,迫使怀王追认既成事实,将自己置于抗拒君王命令、窃取君王权力以解救国家危难的拂臣境地,从此决定了项羽与怀王,不可能再在同一体制共存了。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巨鹿之战后,项羽救赵成功,歼灭秦军主力,统领诸侯国联军进入关中以后,自封西楚霸王,分割天下论功行赏,建十九国封十九王,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了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国。项羽封王建国,不但无视怀王之约,而且从根本上否定了战国七国复活、各国王政复兴的既存天下秩序。在项羽所实行的这种变革旧体制旧秩序的重大行动面前,首当其冲、遭受最大打击的就是楚怀王。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楚怀王本是六国联合灭秦的盟主,楚将项羽的主君。如今项羽自己做了天下的盟主、西楚的霸王,天下怎么能有两个楚王呢?如何处置楚怀王,自然就成了重新建立天下秩序的首要问题。在项羽看来,楚怀王本就是当时项家起义而拥立的傀儡,现在秦国已破,项家已称霸天下,怀王之于项家已是不得不甩掉的累赘了,于是项羽对楚怀王采取了架空、迁徙、暗杀的三步骤。

架空楚怀王是第一步。架空的方法是将楚怀王的称号拔高一步,尊称为义帝。义,名分,名义;帝,德行比王高出一等的君主。所谓义帝,就是名义上君临天下的主君,用徒有虚名的称号,将楚怀王高高供起来,名义上成为诸侯各国王之上的共主,实际上剥夺了他对楚国的统治权。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第二步迁徙,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后,定都彭城。而此时身在彭城的楚怀王等自然就成了多余的障碍。分封天下结束后,项羽在返回彭城的途中便修书于楚怀王,信中写道:“古来的帝者,不但统治千里的土地,而且一定居住在江河的上游。今长沙郡郴县地处长江水源的上游,正适合于帝者,请迁往为便。”郴县,就是如今的湖南省郴州市。在当时楚汉争霸时期,是处于秦长沙郡的东南,与南海郡一岭之隔。此时,秦帝国南部军的统帅赵陀已经占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并独立称王,建立了南越国。如此,怀王被项羽送到了国家边境,彼时中华文明的最南端,相当于被流放了。自项羽杀宋义夺权,巨鹿之战一战封神之后,楚怀王完全的成了光杆司令了,胳膊拧不过大腿,怀王不得不收拾行李,往南迁徙了。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怀王由彭城南下郴县,必须要经过项羽所封的九江国,或者是衡山国和临江国地区。项羽密令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当义帝经过时,务必击杀,且严加保密。汉元年十月,义帝一行经由九江国前往郴县,英布派遣部将尾随跟踪,在郴县将义帝秘密杀害。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义帝之死,不仅是项羽与义帝之间个人恩怨的了结、二人之间争夺楚国政权斗争的结束,也是秦末之乱以来,短暂的七国复活、王政复兴时代的终结,从此以后,中国历史进入楚汉两雄主导下的列国纷争时代,天下诸侯身不由己地卷入到楚汉争夺天下霸权的战乱中,宛若战国末年合纵连横的再现。

义帝之死,楚汉争霸的开端,项羽成也霸气,输也霸道

在新的楚汉相争的历史中,项羽承继楚国,成了合纵的霸王,刘邦承继秦国,成了连横的盟主,不过,项羽和刘邦都出于楚,他们本来都是楚怀王的部将,故国旧君楚怀王的正统,对于他们争夺天下霸权的行动来说,都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门槛,一桩必须处理的棘手难题。从事后的结果来看,项羽弑君,从此成为道德把柄,一直被刘邦用来作为声讨项羽、号召天下的大义名分,处处陷项羽于被动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