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房山石經,石料從哪兒來?

雲居寺石經,是繼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之後的中國文化奇蹟。自隋至明,所刻石經數量之眾冠絕古今。有專家粗略計算,這些延續一千多年所刻的14278片石經版,首尾相連地接在一起,足有25里長,被世人譽為“石刻長城”。

浩瀚的“石刻長城”為什麼會出現在房山?雲居寺石經刊刻何以延續千年?長久以來,很多人都把房山盛產雕刻名石“漢白玉”作為其理由。然而,記者通過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發現,一千多年前,當地尚不具備大規模開採漢白玉的條件。那麼,房山石經到底是什麼材質?石料究竟都開採自哪兒?記者就此進行了探訪。

千年房山石經,石料從哪兒來?

研究

雷音洞石經為青石類大理石

從市區向西南約七十公里的房山山坳裡,有一座千年古剎——雲居寺。古剎不遠處,是享譽中外的石經山。山頂處有九個上下兩層分佈的藏經洞,珍藏著自隋朝至明雕刻的石經4000餘石。

這九個藏經洞中,雷音洞是石經山年代最早的藏經洞,其中牆壁鑲嵌著石經山刻經事業開創者隋末僧人靜琬最初鐫刻的146塊石經版。他於亂世發願刻經於白帶山,而他之所以選擇這個地方,跟當時周邊有質地優良的石料和適用於藏經的洞窟不無關係。

中國佛教協會原佛教圖書文物館館長、房山石經發掘人之一黃炳章,曾在《石經山和雲居寺》中稱:“石經山不但風景秀麗,而且附近的石窩村又盛產潔白良好的刻經石料,故而被靜琬所看中。”

雲居寺所在的房山大石窩地區,盛產種類繁多的大理石,有青石、青白石、白石等,尤以潔白如玉的“漢白玉”而聞名。由此一來,很多人都把石經與漢白玉自然聯繫起來。再加上民間對漢白玉很難區分出來,也就產生“雷音洞石經是由漢白玉刻制”的說法。而刻石經的石料,到底是不是漢白玉?具體來自哪兒?一直以來被人們所忽略。

2015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大會提出:世界地質公園應對其所在區域自然與文化遺產的關聯加強研究。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牌的一所地質公園,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於2017年6月組織科研小組啟動“雲居寺石經文化與地質的關聯研究”工作。

石經專家、地質專家組成一支科研小組開展實地考察。“一開始,我們小組先組織去雲居寺踏勘。”地質學專家韋京蓮作為科研小組成員之一,囿於對佛教文化興趣甚少,“第一次去看,幾乎沒留下太多印象,也沒有注意到雷音洞石經的材質。”幾天後,韋京蓮和科研小組又去看了一次後發現,“石經材質顏色青黑,不像是漢白玉,到底是不是呢?”

為了撥開心中的疑雲,科研小組特意邀請幾位石經專家與經驗豐富的石匠,再次上山踏勘。“石匠打眼一看,說肯定不是漢白玉。”結合石匠的辨認,地質專家憑著岩石方面的相關認識和經驗,判斷雷音洞石經石料應是青石類大理石。

然而,這些青石類大理石具體來自哪兒,成了科研小組需要回答的一道問題。“俗話說,鹽打哪兒鹹,醋打哪兒酸。我們按照雷音洞石經的石料類型,儘可能地尋找這類大理石的採掘地,以此來佐證。”韋京蓮說。

千年房山石經,石料從哪兒來?

調查

發現隋唐刻經採石地

房山“大石窩”,原指採石後留下的一個個水坑,被當地人稱為石窩。這裡開採石料的歷史相當久遠,上溯晉代下至當代,而各個時期形成大大小小的採石坑,遍佈鄉野。

一千多年前的刻經石料來源地,該如何尋找呢?“我們按照相同的地質條件、相同的岩石類型,儘可能地尋找早期採掘地。”在石經專家的指引下,科研小組先去大石窩一帶的村落尋找,未果。

面對這種情況,科研小組只能開展“地毯式”搜尋。小組先後在石門、巖上、高莊、石窩、辛莊等村,進行了9次實地考察,就在“山窮水盡”時,終於在獨樹村發現一座被圍起來的小山包,一側有裸露岩層。他們在村裡找到園主,然後進到果園裡的小山丘下,依據它露出的岩石紋理、分層等特徵,發現這裡能找到跟雷音洞石經幾乎一樣的石料。

“雖然這些採面並非一定為隋唐時期所採,但根據它的地層結構、石材層位特徵等,代表了當時周邊地區的地層石材特點,能夠對刻經石料進行對比印證。”韋京蓮說。

科研小組通過實地考察與綜合分析,得出結論:雷音洞內刻經的石料和千佛柱石料,主要是埋藏在地下15至20米的青石、艾葉青和青白石。此外,大石窩鎮獨樹村、現今的巖上村和蠍子山與小山一帶,應是房山在隋唐早期刻經的主要石料採掘地。

千年房山石經,石料從哪兒來?

考證

早期石經在磨碑寺刻制

雷音洞石經的石料類型、採掘地,這些被忽略已久的問題,在科研小組的深入研究下一一解開。而石料開採後在哪裡加工的問題,又隨之而來。

依照古人的智慧,一定是就地取材,在獨樹村附近開採完石料,集中磨製鑿刻後再運往石經山,以此極大地節省人力。

文史專家楊亦武告訴記者,雲居寺在創建之初,是採石刻經工匠民夫的棲息地。也就是說,雲居寺並非刻經的地方。同時,石經山上,山石嶙峋、空間逼仄,沒有條件讓20人以上長期在山上磨製、寫刻石經。

石經專家羅炤經過長期考察,他認為,房山石經的經碑一定是在名為“磨碑寺”的寺廟裡磨製的。磨碑寺,地處距離雲居寺不遠的巖上村,歷史上因大規模、專業磨製石碑而得名。據考古發現和有關史書記載,唐朝時期還沒有巖上村,磨碑寺是屬於獨樹村的地界。而獨樹村作為大石窩地區最早的村莊,成村不晚於戰國,採石的歷史非常悠久。

磨碑寺靠近南泉河東岸。羅炤聯繫到隋唐時期磨碑寺周邊地區的歷史、社會和交通情況,發現如果在東岸刻經,可以避免跨河運輸,走陸路,人扛騾馬馱,將一塊又一塊石經向西北往石經山運送,一切都順理成章。

為此,科研小組對磨碑寺進行了實地考察。“靠近石經山、地勢開闊、近有采場、運石方便、生活便利,自然條件與石材資源都十分優越……種種跡象都印證了石經專家的觀點。”

與此同時,地質專家又進一步綜合分析自然條件、石材開採條件以及人類活動,認為:“由於漢白玉僅埋藏在高莊村、且埋藏位置較深,往往需要開挖近五十米以上才能採到,隋唐時期是不可能採到。”

“一千多年前,高莊村尚不存在。”楊亦武進一步向記者解釋,隋僧靜琬刻經時,那裡還是未被開採的處女地。“遼金以後,尤其是明清時期,無論是建築都城宮殿,還是修建陵寢園林,都需要從這裡開採漢白玉。能工巧匠承王命紛至沓來、無數差役來此服役勞作,由此便形成了一個自然村落。”

因此,結合刻經歷史發展、磨碑寺的出現、磨碑寺周邊所產大理石與雷音洞內石料的相同性,以及這裡採石運石的便利性,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研究報告指出,千年古剎雲居寺“雷音洞”中所藏的146塊刻於隋唐時期的國寶石經,其石料並非“漢白玉”,主要是青石類大理石。“但後期人們刊刻的石經石料,是否會有漢白玉,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與考證。”韋京蓮說。

來源:北京日報

撰稿:張小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