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这几句歌词,对于7080后,甚至是年轻一代的90后来说,几乎无人不晓。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被誉为“乐坛鬼才”的黄霑。他与金庸、倪匡、蔡澜又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生于殷实之家,忘情于中华文化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黄霑

黄霑原名黄霑森,1941年生于广州,有八个兄弟姐妹,他排行第六。家境殷实的他从小生活无忧,后来举家迁往香港定居。黄霑先后入读了香港德贞小学,喇沙书院,1960年他考入香港大学中文系。

黄霑接受的是正统教育,除了能学到英文,最让他受益无穷的是,遇到了一个对中国文化颇有研究的老师。也就是这个期间,黄霑接触了不少宋词资料,这对他日后的作词,有着重要的积极影响。

热爱音乐事业,歌词尽显豪情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黄霑

黄霑从小热爱音乐,但在父亲眼中,音乐是不务正业的爱好,黄霑只能偷偷学艺。不过,黄霑是个学霸,面对成绩优异的儿子,父母也不便反对。

1963年从港大毕业后,他在培圣中学教了两年书。1965年,他进入了香港的广告界。“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句广告语当时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流传,堪称经典。他是首位获美国广告界最高荣誉“基奥奖”的香港人,他的文采由此可见一斑。

1972年,黄霑出任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理事,开始在乐坛方面深耕。黄霑创作了非常多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歌曲,比如表达爱国情怀的《我的中国心》,弘扬香港人历经艰苦、自强不息精神的《狮子山下》,以及豪情满怀、气盖云天的《沧海一声笑》,等等,不能一一写尽。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黄霑

黄霑的歌词,有着浓厚的中国意象,充满着浓烈古典的文学色彩与魅力。他的这个特点,与其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受历史因素影响,香港传统文化没有内地浓厚,而黄霑生于广州,加上对家乡的思恋,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是非常喜爱的。此外,他在念书时又遇到一个对中国文化研究颇深的老师,这也进一步加深了其文学素养。

在黄霑家中的书架上,书籍类型可谓是五花八门, 不仅文及古今,还横贯东西,且不分雅俗。尽管流行歌曲属于通俗的大众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对黄霑的作品的浸润表现得最为深刻。

黄霑的歌词中除了充满传统文学的魅力,还有一股侠义精神。不管是《沧海一声笑》,还是《男儿当自强》,都充满着豪放、大气磅礴的侠义之情,以及气盖云天、气势昂扬的热血激情。

而他的这股侠义精神,在年少的时候就可见一二。黄霑和李小龙同为喇沙书院的学生,有次黄霑看到自己的兄弟被李小龙欺负,便强出头要跟李小龙决战。李小龙从小就开始习武了,而且是个好斗之人,在学校经常打架,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黄霑虽然知道自己打不过对方,还是挺身而出,最后被李小龙打得伤痕累累,但是都不曾后悔。他这股侠义精神,是由内而发,最后体现在歌词上了。

说个题外话,不打不相识,因为这次打架,黄霑和李小龙后来成为了莫逆之交,这也成为黄霑后来经常挂在嘴边的“嘚瑟事”。

风流才子情债多,寓情于歌慰寂寥

当然,黄霑的情歌写得也不赖。不管《世间始终你好》,还是深情的《心债》,或者痴情的《让一切随风》,歌词里都加入了更丰富的细腻情感,这体现了黄霑不仅有武侠豪情,还有儿女情长的一面。

这也与他风流的感情经历息息相关。黄霑的第一个妻子是个叫华娃的歌星,两人是青梅竹马,但在发妻在怀第三胎的时候,他移情别恋,爱上了林燕妮。华娃在临盆前一个月与黄霑离婚,黄霑也理所当然被大家骂“渣男”。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林燕妮和黄霑

林燕妮来头可不小,她曾是李小龙的嫂子。林燕妮与李小龙哥哥李忠琛婚后育有一子,因感情不和而离婚。黄霑和林燕妮的这一段情,应该是他心中最刻骨铭心的。两人既是甜蜜爱人,也是欢喜冤家,关系不好时还会大打出手。黄霑称两人思想开放,所以他偶尔也会在外面买风流,最后两人的结局可想而知,免不了各奔东西。

1990年,黄霑夺得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他在当场向林燕妮发表爱的宣言:

“我要求电视台允许我多请一个人出席,但她没有到,她是我音乐作品的灵感来源,人生伴侣,是我人生最爱的一个女人,我爱她更甚于生我的妈咪,亦甚于同我有血缘关系的女儿,我希望这个奖以及以后的奖都献给她,我今日同林燕妮讲:我最爱女人,我一生人不可以再爱一个女人好似爱你这么深!”

林燕妮为什么没有到场,她本人是这么解释的:“我当然不会去,演戏吗?”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林燕妮和黄霑

这段轰轰烈烈的恋情以分手告终,让人唏嘘。和林燕妮分手后,黄霑投资的电影公司也经营失败,负债累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后来,黄霑与小他20岁的陈惠敏结婚。这个女生很平凡,也很朴素。人到中年的黄霑才意识到,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平淡的幸福才是真。他说:“一个很疼我的女人,一切都以我为先,她教我全心全意去爱一个人是很快乐的。她是千金小姐,为了我,她学煮饭,现在更是厨艺了得,我很感动,我们玩的都很简单,不花钱,她不认识的生字,我教她,她已经很开心,大家遇上不懂的生字,一起查字典,又可以乐上半天。我从未如此跟一个女人可以开心得这么简单。”

情路的不顺,让他在感情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和想法,心思敏感的黄霑,也非常善于把这些情感元素,融入自己的歌曲中。

他是抛弃孕妻的负心汉,也是乐坛鬼才,黄霑为何能有这么高评价?

黄霑和林青霞

黄霑文采飞扬,个性洒脱,还幽默潇洒。他的作品是侠义精神和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黄霑被誉为“乐坛鬼才”,可见其在乐坛地位之显赫。他的影响力得益于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即使是当年同辈的大师级填词人卢国沾或郑国江,也没能和他一样保留传统的中国文学特色。不管是作词还是作曲,他都能让歌里透出古雅的韵味。

他的歌词饱含人生哲理,还有着自己对人生的种种看法,脱离了庸俗空洞的情情爱爱或无病呻吟,也拓展了流行曲的题材和艺术性。

2004年,黄霑因病离世。他的一生,不仅见证了香港乐坛的变迁,也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的歌曲,而这些歌曲,也将继续感动着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