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答案可能比想象中的複雜...

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這是很多家長關注的問題。

一般反對打孩子的人認為,肢體暴力,體罰會對孩子造成身體和心理傷害,影響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形成。

而認為可以打孩子的人認為,“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孝子”,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家庭教育觀念。更關鍵的是,很多父母從小也經常被打,現在不但健康長大,不少人還小有成就,他們認為這離不開父母的嚴厲管教,便將“打孩子”合理化。

其實,這種“合理化”已經不合時宜了。70、80年代出生的孩子,信息閉塞,教育環境落後,絕大部分孩子都被父母打過,兄弟姐妹和同伴之間將被打視為家常便飯,大家都差不多,這是一代人成長背景。

但20世紀末以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呼籲其所有成員國禁止對兒童進行體罰。經過這麼多年,教育孩子不能打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尤其是“00後”、“10後”的孩子,很多人從小被呵護、細心栽培,被打過的人越來越少。

與此同時,他們都是“數字星球”的原住民,信息交流十分便捷。今天這個孩子被父母打了,明天就從同學口中得知,別人家的父母都不打人,這會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

而且,改革開放那麼多年,西方國家傳過來的文明、平等、人權這些理念,是深得年輕一代認同的。在他們看來,父母打孩子是粗暴的、不尊重孩子的表現。所以,“打孩子”再也不能被孩子們合理化。

所以,現在的孩子真的完全不能打了嗎?也並不是如此絕對。從科學的精神心理學角度來看,究竟能不能打,取決於父母如何對待和使用“體罰”這個方式。

大家都明白,體罰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對於不應該做的事情或者行為有畏懼之心,但如果父母的體罰沒有與孩子提前約定好,沒有明確的懲罰和建立規則意識,而是帶有洩憤、羞辱、貶低孩子的意味,那麼這種打肯定是不對的。

換言之,如果父母避開了以上誤區,只是客觀、中立地使用“體罰”作為行為矯正的方法之一,那麼未嘗不可。但一定要注意以下要點:

第一,體罰不能對孩子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體罰的目的是為了教育,而不是為了給孩子造成身體痛苦,更不是虐待孩子。

有的父母氣上心頭,恨不得把孩子打哭、罵哭,非要逼得孩子當場認錯為止,這就不是一種科學的教育,這更多是給孩子製造痛苦。

更不用說有的父母打孩子時不注意分寸,一巴掌把孩子打到牙齒出血、耳膜受損、鼻青臉腫,這種打已經等同於家暴,也要堅決抵制!

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答案可能比想象中的複雜...

圖片來源於網絡

第二,體罰不可毫無緣由,一定要與孩子約法三章。

很多父母在孩子犯錯以後,一上來就對孩子一頓打,孩子毫無心理準備,這是不可取的。

在孩子第一次犯錯時,父母應寬容對待,著重於理解和言語引導,尋找解決辦法。並藉此機會與孩子約定好,如果孩子下次沒有特殊緣由而明知故犯,那將要受到怎樣的懲罰。

此時,懲罰的方式可多種多樣,比如減少玩遊戲的時間,幫大人做家務等等。如果一定要選擇體罰,也未嘗不可,比如打手心、打屁股、跑操場、俯臥撐等等。

具體怎麼罰,可以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孩子意識到犯錯以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後果,會產生一定的畏懼感,一般不敢輕易犯錯。

有的孩子可能經過權衡,反而會選擇體罰。如果確定是體罰,那麼還要落實細節,比如打幾下,怎麼打,什麼時候打,力道如何,當然要注意不能真的傷害了孩子。

這其實就是建立規則意識的過程。就算是採納了其它懲罰方式,懲罰的細節也是一樣要講明白的。

既然雙方有了君子約定,那麼下次孩子如果真的犯錯,父母就言出必行,不要心軟,要建立底線意識。

但如果孩子明明沒有類似錯誤,但父母下一次因為其它沒有約定好的犯錯打了孩子,這就是父母不對了。這會嚴重破壞孩子的規則意識:爸媽都不講規則,我為什麼要講?

如果有這種情況,建議父母事後向孩子真誠道歉,父母必須加強反省,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第三,體罰時嚴格遵守約定,不能同時言語侮辱。任何時候都不能對孩子實施語言暴力。

父母一定要意識到,語言暴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並不亞於體罰,甚至很多時候是遠遠超過了體罰的傷害。

現在的父母大多都很心疼孩子,他們自己當年被爸媽狠狠揍過,知道打在身上有多痛,所以他們其實不捨得讓孩子再受皮肉之疼。但在孩子犯錯時,他們又覺得必須給孩子狠狠的教訓。那怎麼辦呢?很多家長會採取嚇唬的形式。

比如抄起木棍、藤條、用報紙捲成的紙棍等,狠狠地打在孩子旁邊的桌子、椅子上,表情兇惡,言語辱罵,比如“蠢豬”“白痴”“廢物”“沒出息”等。

這些父母覺得自己沒把孩子打疼啊,怎麼會造成傷害呢?其實,凶神惡煞的表情和語氣,侮辱性的語言,緊張、壓抑、令人恐懼的氣氛,對於孩子來說這比單純的體罰更加可怕,會造成重大的心理創傷。

我們在深度催眠下進行心理干預時,發現父母的辱罵、批評、貶低,是導致孩子患上精神心理障礙重要原因之一。

有的父母採取的方式更加極端。孩子做錯事了,他們不打孩子,但是當著孩子的面狠狠地打自己,一邊打一邊給孩子下跪,大喊著“爸媽求你了”“求求你要聽話”類似的話。

父母這種行為對孩子的衝擊是很大的,他們很可能確實不敢再犯了,但會形成嚴重的愧疚、自責和自我否定,認為都是自己的錯。這非常容易導致安全感缺失、自卑、自罪等抑鬱症核心症狀,有的孩子還會效仿父母,用打自己、自殘來發洩負性情緒。

所以,這類行為也要堅決反對。

同時,父母一定加強自身修養,樹立家庭中積極健康的三觀,要利用言傳身教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與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有的家長很不解:為什麼別人家也打孩子,我也打孩子,但偏偏出現問題的是我的孩子呢?

這很可能是因為這些父母只知道別人打孩子,但不知道別人會利用更多的時間積極培養親子關係,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了孩子的心理創傷。這就是親密的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當然,雖然體罰不是完全不可行,但如果有其它更好的、更有智慧的引導方法,父母們完全可以不用靠打。

實際上,很多家長對孩子是捨不得打、捨不得罵的,但孩子成長過程中又免不了犯錯,究竟如何應對呢?以下分享10條科學的管教方法(來自醫學界兒科頻道),有一定的實用意義,希望對家長們有所啟發。

1、展示和交談:用冷靜的語言和行動教育孩子從錯誤中學習正確的、模範的行為。

2、設定限制:告訴孩子他們可以遵循的、明確且一致的規則,並用他們的年紀能夠理解的語言解釋給他們聽。

3、告知後果:請冷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如果他們表現不佳可能導致的後果。

比如,告訴他們沒有收拾玩具,那麼今天剩下的時間裡就不能玩。切實、及時地執行這些規則,不要幾分鐘之後就把玩具還給他們。

不過,不能剝奪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比如吃飯。

4、傾聽孩子:學會傾聽很重要。在解決問題之前,讓您的孩子說完ta這麼做的原因。

當不良行為有一定模式時,父母要注意並與孩子交流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而不僅僅是懲罰,比如有時孩子只是感到嫉妒。

5、注意孩子: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管教孩子最有力的工具是你的注意力——鼓勵良好的行為並勸阻其它不良行為。

6、學會讚揚:孩子們需要知道自己行為的對錯 。父母應該注意他們良好的行為,儘量具體地指出並表揚良好的行為和嘗試,比如“哇!你把那個玩具收拾好了!”

7、學會忽視:只要孩子沒有做出危險的事情,並且在作出良好行為時能夠足夠地關注,那麼學會忽視可能是阻止不良行為的有效方法。學會忽視能夠讓孩子瞭解他們行為的直接後果。

比如,有時孩子故意不斷丟棄餅乾,那麼ta就吃不到餅乾了;如果ta破壞ta的玩具,那麼ta就不能玩了。不久之後,ta就能學會不亂扔餅乾並好好地玩玩具。

8、準備迎接麻煩:在可能出現不良行為的問題之前就要想好該怎麼辦,為之後的活動提前做好計劃並想好孩子該如何表現。

比如,在乘坐飛機之前告訴ta不能大吵大鬧,教會ta如何緩解自己的不適。

9、重新定義不良行為:有時兒童行為不良,只是因為他們感到無聊或者不知道做什麼好,試著為孩子找點其他事情做做。

10、試著“靜靜”:當孩子打破了某些規矩,“靜靜”(time-out)可能特別有用。實行這個方法時,告訴孩子,如果他們不停止不良的行為,他們會被要求去“靜靜”。

#家庭教育# #不打孩子父母聯盟# #關注抑鬱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