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以旧修旧、修旧如故”

陈向宏档案

1963年7月出生,乌镇人,1985年入党,硕士学历;

1980年12月至1987年5月,桐乡缝零厂工人、生技科副科长;

1987年5月至1988年7月,桐乡审计局干部;

1988年7月至1990年5月,桐乡团县(市)委常委、党组成员;

1990年5月至1994年12月,桐乡市委办公室秘书、科长、副主任;

1994年12月至1997年4月,屠甸镇党委书记、人大主任、农工商公司董事长;

1997年4月至1999年3月,桐乡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桐乡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志办主任;

1999年3月至2007年3月,桐乡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管委会主任、旅游公司董事长,桐乡市市长助理、桐乡市旅游局局长、乌镇镇党委书记、桐乡市政协副主席;

2007年3月至今,桐乡市政协副主席,桐乡乌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裁。

“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以旧修旧、修旧如故”

陈向宏的话

——“我们日夜干,关起门来干,摸着石头过河。”

——“我们不怕别人来学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往前冲,才能够永远赢得成功。”

——“乌镇旅游是靠实实在在拼命干出来的,每一个乌镇旅游公司员工都是加倍努力,自找压力。”

提及旅游,不得不提乌镇;提及乌镇,不得不提陈向宏。

乌镇异军突起,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创造了旅游业的奇迹,一年国内外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近30万人次,拿了中国古镇旅游的诸多第一。2008年,乌镇旅游景区收入预计能达到2.6亿元,税收超过3500万元……

陈向宏,这位“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有着怎样的传奇?

“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以旧修旧、修旧如故”

“门外汉”涉足旅游 半年时间跑遍全国古镇

陈向宏是地道的乌镇人,但他做梦都没想到,他要与乌镇打一辈子交道,并且有幸成为“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创造者和实践者。

乌镇地处两省交界处,水运发达,贸易频繁,商业繁荣。1300多年来,这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

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乌镇大量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关闭、转型,昔日的繁荣不再。桐乡市委、市政府重新审视该如何振兴乌镇。

保护和开发乌镇,成了一种大胆的选择。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当地普通群众和政府决策层都出现了意见分歧,很多人提出:“开发乌镇搞旅游,行得通吗?”

事实上,人们的担忧并非多余。从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旅游开发日新月异,各种旅游景点遍地开花,尤其是古镇开发,西塘、周庄等古镇早已名声在外。而乌镇,还是“一片老房子,一片旧房子,还有一片破房子”。

重任刚好落在陈向宏的肩上,这让他有些始料不及。接手乌镇前,他的身份是桐乡市政府办公室主任、桐乡市政府党组成员。从一个政府官员转型去开发旅游,他这个“门外汉”颇感压力不小。

1999年,乌镇管委会只有15万元开办费、一辆车以及政府拨付的1300万元的公司股本金,没有办公地点,没有人员。

为了尽快了解古镇的开发现状,从1999年3月起,陈向宏一口气跑遍了中国所有的古镇,“一边跑,一边思考,足足花了半年时间。”

“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以旧修旧、修旧如故”

陈向宏(中)在东栅景区施工现场

不接团不搞宣传不接受采访 “封闭”一年立下三道“规矩”

乌镇如何定位?从哪里着手开发?是小动还是大动?资金如何筹集?一系列问题都必须给出明确答案。

陈向宏坦言,面对一个个实际问题时,他有时有些信心不足。但桐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决策,给了他鼓励和信心,“乌镇同中国其他古镇开发相比,不知道晚了多少,因此,必须要抢占至高点,打造个性,要让乌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一期先开发哪个片区?陈向宏分析后认为,在东栅片区有茅盾故居,加上桐乡到乌镇要开通的道路靠近那里,因此,乌镇一期开发首推东栅片区。

从一开始,陈向宏就提出了整体保护与整体开发的思路,即对所有历史街区的房屋及商业网点,从规划上重新定位,大量收购旧石板、旧木料门窗,严格按照规划“以旧修旧、修旧如故”,使得乌镇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它的原真性。

目标既定,背水一战。2000年,乌镇一期开发正式启动,经过陈向宏的多次“游说”,终于有一家银行愿意提供贷款,支持乌镇旅游开发项目。

他还给自己立下三道“规矩”:“不接任何旅游团队,不搞任何宣传,不接受任何新闻媒体采访。”在这一年里,陈向宏几乎天天呆在工地上,在很多人眼里,他是个地道的“包工头”,要找他,只有去工地现场,“我们日夜干,关起门来干,摸着石头过河。”

在开发过程中,乌镇把“文化”作为灵魂。

陈向宏将沿袭几百年的乌镇传统节日“香市”加以再挖掘,获得了极大成功;他把年久失传的皮影戏老艺人重新请出来,把早已停唱的乡土花鼓戏加以发扬,把蓝印花布、酒作坊、糕点作坊有机结合起来设为作坊区……

陈向宏还大胆提出了对乌镇实行全方位现代化的智能管理,在古镇区内安装了电子烟雾探头、电子巡更系统、电子票务管理系统,并斥巨资专门铺设了地下排污管道,给老街上居民每家每户装上抽水马桶,对所有河道进行了大规模清淤。

现在回想起来,陈向宏颇感自豪:“我们在古镇开发中,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个提出作坊概念,第一个对古镇的管线进行地埋……”

“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以旧修旧、修旧如故”

乌镇景区施工现场

借钱投广告进军央视 乌镇旅游一“炮”打红

回想起乌镇一期的开发,陈向宏记忆深刻,“这一年,过得很艰难,也很充实。”眼看着,一期开发就要完成,并计划于2001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陈向宏盘算:如何让乌镇一朝天下知?于是,他策划了乌镇全方位的宣传营销攻略。

陈向宏说:“当时,根本没钱,但借钱也要做广告。”他借了30万元,首先来到上海,与上海电视台结盟,这个原汁原味、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在电视等各种媒体上频频亮相,从国际机场到上海地铁入口,乌镇的广告铺天盖地。

上海市场稳定后,乌镇随即开拓浙江、苏南和其他市场,“我们光在杭州西湖博览会上搞了个乌镇文化之韵节目,放烟花就花了100多万,到底有没有效果,先赌一把再说。”

乌镇是浙江的,也是全国的,乃至是世界的。陈向宏的目光不仅仅局限于长三角。半年来,乌镇已先后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地区开促销会,他还亲自跑到北京,找到中国作协领导,请求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放在乌镇举行,“没想到,他们都很支持。”在当年,他还跑到上海,为了成功邀请APEC会议代表参观乌镇,在宾馆外等候了几个晚上,“只要等到了,什么苦和累,都值得。”

2001年元旦,乌镇一期终于掀起盖头来,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全国各地乃至国际上的游客像潮水般涌了过来,当年接待游客就达100万人次。“没想到,乌镇一炮就打响了。按照常规,一般的旅游景点需要5年的时间。”

2002年,陈向宏还来到北京,进军中央电视台4频道,投放广告,成了中国古镇在央视做广告的首个“吃螃蟹者”。乌镇,再次刷新了国内外人们的记忆,真可谓“一举成名天下知。”

“乌镇模式”的核心勾画者,“以旧修旧、修旧如故”

到市场中去找答案 再创乌镇新辉煌

在“乌镇模式”成为旅游界公认的经典之作时,乌镇已经投入到了二期工程的保护建设中,这也是目前众多江南古镇保护项目中范围最广、投入资金最多、保护深度与力度最大的一个项目。陈向宏感觉到,身上的压力更大了,“二期必须在一期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升华,续写辉煌。”

“如何定位,只能到市场中去找答案。”陈向宏明白一个道理,成功与失败只能靠市场来检验,靠实践来证明。成功的景区并不是乌镇的终极目标,陈向宏想的是怎么样让游客来老街住下。

正是这个国内起步比较晚,古镇保护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休闲古镇”的想法,构成了乌镇二期工程的运作框架。改造从2003年开始,一改又是整整4年,投入资金好几个亿,用陈向宏的话来说:“又埋头干了4年。”

在具体改造中,二期整个区域除了加大对绿化覆盖、水环境治理外,还将采取电子消防设施、结算、巡更等完整的全智能系统,这在全国也是首例。

同时,恢复传统的各类店铺、民居旅馆、茶馆,让一批传统的鞋匠、剃头匠重新开业,让老街生活重新活起来。还以江南古镇传统手艺为题材,将江南蚕桑种、养、织展示馆等少数几个重点景点推荐给游客体验,以展示历史上商业中心和巨贾集中居住地段的街区风貌。

与此同时,陈向宏还“见缝插针”地推销乌镇,频频召开国际一流宣传媒体的记者会,在国际上推销乌镇。

2007年,二期“横空出世”,乌镇再创旅游辉煌,夺取了江南古镇游中海外游客最多的桂冠。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同行都来乌镇学习、考察、参观,陈向宏笑称:“我们不怕别人来学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往前冲,才能够永远赢得成功。”

有人说,乌镇的名气是靠成功的营销,对此,陈向宏认为,只说对了一半,

“乌镇旅游是靠实实在在拼命干出来的,每一个乌镇旅游公司员工都是加倍努力,自找压力。”

他真诚地感叹:“乌镇,之所以成为乌镇,一是不断创新,二是保持关注。”

“乌镇模式”的生命力更在于其深刻的精神内涵———总是领先一步、总是立足长远善于发现市场、善于赢得支持、善于团结进取的谋略和智慧。

未来的乌镇又将怎样?

陈向宏说,“还有很多文章要做,要做都要围绕市场来做,要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服务。”

他对乌镇乃至嘉兴旅游市场充满了信心。

--END

文/姜鹏飞 沈志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