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micro:bit赛事介绍:全球青少年挑战是一项面向全球儿童和青少年的公益性活动,旨在结合技术和青少年的创造力,运用编程和人工智能技术为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解决方案。

深圳8岁女孩获得micro:bit亚太区冠军

日前公布的micro:bit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优胜名单中,来自中国深圳的8岁女孩——岳安琪的名字出现在亚太区榜首,和来自非洲、欧洲、中东、北美、拉美等五大赛区的五个项目一起,被评选为本次doyour:bit全球青少年青少年挑战活动的优胜者。她制作的“防鸟撞玻璃”项目凭借“独特的创意、充分的调研、优质的呈现”获得评委会认可。

项目介绍

项目主旨:防鸟撞玻璃为保护生物多样性

项目原理: 本方案包含控制模块、监测模块、警示模块和电源模块四个模块。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岳安琪的“防鸟撞玻璃”电路图

(1)控制模块:采用micro:bit开发板+micro:mate扩展板的组合;

(2)监测模块:采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3)警示模块:采用LED灯带;

(4)电源模块: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结合锂电池的组合,日间采用太阳能供电以及给锂电池充电,夜间采用锂电池供电。

运行原理:本方案在运行时,当鸟飞向玻璃并进入感应范围时,玻璃上的LED灯带会进行持续的闪亮,无论白天和夜晚,都可以对鸟起到警示作用,从而降低鸟撞玻璃的概率和死亡率。当鸟未进入感应范围时,以及感应到的距离等于零时,玻璃上的LED灯带则保持熄灭状态。

“在练习书法的字帖上,我看到了一句话:每年有超过一万只鸟因为撞到窗户上死亡。这让我既吃惊又不解。”在一篇发布在创客项目记录平台Makelog(造物记)的日志里,岳安琪透露了“防鸟撞玻璃”项目的诞生过程,她随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更多关于鸟类撞击玻璃死亡的信息。

参加本次活动时,岳安琪选择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保护动物多样性作为主题,希望做出一个能减少鸟类撞击玻璃的项目,帮助自己喜爱的动物。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岳安琪的“防鸟撞玻璃”项目

在采访中,妈妈向记者透露在日常生活中,会跟安琪一起做科学实验,激发安琪的好奇心。鼓励安琪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或值得改进的地方,去思考更好的解决方法,并尝试去动手创作。

安琪妈妈的这一套教学理论正是基于项目式学习的STEAM教育所传达的理念,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提出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STEAM+PBL=教育2.0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陷在死记硬背的教学泥潭中。项目式学习的出现,颠覆了我们原有的教学流程或方式,项目式学习强调通过项目的设计和执行落实学习过程。

换句话说:孩子的学习,一定是与项目的完成,同时进行的。如果项目式学习,聚焦的不是学习,那就不是真正的项目式学习。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计划、调查、合作、问题解决、迭代修改、转换、编辑,还有数不清的 "PBL" 式动词,如同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一样,需要成为项目式学习内在的要素。

这些要素是借助知识的学习,来实现和达到目标的。最具光芒的是:项目式学习所聚焦的学习,其实是一个过程以及跨越一定时空的成长,然而项目的结果,只是反映过程和成长的物体而已。

所以,如果孩子只是简单地拼凑一篇小说,做一个金字塔模型,或者从湖中取水分析水样,测量建筑物的长度或高度的话,那这些根本不是项目式的 " 制作 " 和 " 学习 "。

这些活动和任务,只能是孩子在解决具有挑战性任务,或者提出一个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时的一部分而已。这些活动与任务,是为了服务孩子们,助其达成最终目标。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真正的“项目式学习”是孩子基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问题的来源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孩子通过发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思考。

这一过程更像是成人工作时的状态,STEAM教育的目的本身就是培养孩子21世纪的所必备的技能。

同样的,基于问题而提出解决方法的少儿编程就是STEAM教育中所说的“E“工程。

编程中的项目式教学方式

以机器人课堂为例,通常采用的是基于PBL的教学模式。

首先,通过课堂导入,老师以讲故事、看视频、图片或师生互动的方式引导出本次机器人课堂的主题,然后针对该问题,学生积极思考,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式的探讨,分析如何解决,可以有哪些方案等。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其次,动手实践,利用机器人课堂上的教具,实现作品的功能,完成任务,最后会有成果展示,学生独立介绍。

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完全模拟了成人的工作模式,孩子们不再是简单思考空洞的问题,更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micro:bit获奖的其他作品

(1)非洲冠军作品——水下管道警报

非洲的冠军是三位非洲少年。他们创建了一个警报,作为实现全球目标中的第14个目标(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海洋和海洋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少漏油的解决方案。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2)欧洲冠军作品——3D打印清洁船

欧洲的冠军是Danylo,Oleksandra,Volodymyr三位学生,他们这款令人印象深刻的3D打印清洁船旨在帮助清洁团队所居住的附近被污染的河流。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3)中东冠军作品——Z棕榈树

中东的冠军是一位名叫扎伊德(Zayd)的少年。他针对全球目标15(陆地生命)做了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让一棵树能够“传达”其需求。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4)北美冠军作品——森林砍伐检测器

北美的冠军是林恩(Lynn),她创建了一种复杂的设备,作为实现全球目标15(陆地生活)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旨在

解决森林砍伐问题,以及提高人们对森林砍伐的认识。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5)拉丁美洲冠军作品——浮标微钻头监测警报器

拉丁美洲的冠军是毛罗(Mauro)和简(Jan)。他们认识到锤头鲨在他们居住的哥斯达黎加岛的科科斯岛(Isla de Cocos)处于危险之中之后,他们共同制定了一个解决方案。

深圳8岁女孩获全球青少年挑战活动亚太区冠军,项目式学习很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