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地名史話之“遺珠垛”

遺珠垛(訛為“圩子垛”)位於二溝人字河向北第四橫跨大橋——遺珠大橋西側約200米處的老莊臺。

關於遺珠垛的掌故傳說頗多:相傳從前有一書生,上京趕考,路宿此處,遺失寶珠,故名;又傳有個皇帝路經此垛,遺失寶珠,故名;還傳對“遺”字因讀音不同而含義不同,讀“yi”,即遺失,讀“wei”,即贈與的意思。

遺(wei)珠垛原有夏、孫、張三姓,後來又來一姓高的,莊子四面環水,似船形,高姓又被稱為一條篙子。一莊四姓,夏姓居多,且又有人在京城做御先生,主考大人,名曰夏紫陽,夏先生曾教太子讀書,太子讀書不專心,捱了夏先生兩下戒方打手心,即發狠說:“今天你打我,等我坐上皇帝寶座,有你的好果子吃。”夏先生聽了太子之言,從此不理髮,不洗面,裝瘋賣傻,皇上只好安排他澆澆花水。太子登基以後,覺察對先生言之過重,讓先生遭痛苦折磨,很過意不去,即向夏先生陪禮道歉,並贈與金銀珠寶以做補償,準其告老還鄉,夏先生拒不接受皇上贈與的金銀珠寶。皇上見他愛花,即贈與宮廷之花一十八盆,帶回老家高郵。

夏先生有一本家兄弟住城東北三十里處,無甚作為,每到年晚乘夏先生從京城回家過年之機,即登門討要些銀兩過年,夏先生見本家兄弟常來討要,有些生厭,即躲於房中,讓師孃接待本家兄弟,回說大哥公務在外,未曾回家,本家兄弟嘆了口氣說:“我家窮,大哥可以官不認窮親,假如大哥在京犯法,可不能連累我這個窮兄弟,請寫下一筆與我,就說沒兄沒弟”,說完就走。夏先生聽了甚是不安,兩次來到本家兄弟莊上,第一次來是說明自己雖在京城為官,實是兩袖清風,並無積蓄,請兄弟諒解。本家兄弟悶悶不樂。夏先生回家遇一場大雨,將放在屋沿下曬太陽的花盆裡的土衝得千乾淨淨,露出花根下的金銀珠寶,夏先生喜出望外,皇上贈花藏寶,用心良苦,便望空遙拜“吾皇萬歲!萬萬歲!”既然獲得皇上贈與的金銀珠寶,也不能忘記貧窮的本家兄弟,因此二次來到本家兄弟住處,將皇上贈與的金銀珠寶贈與較貧較弱的本家兄弟,讓其分享皇上的饋贈,夏先生本家兄弟居住的莊子故名“遺(wei)珠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