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王”泰伯采药的故事

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文王出生的时候,有一双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圣人出世的祥瑞。

“三让王”泰伯采药的故事

图片转自网络

周太王看到了季历生儿子时有瑞相,再看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所以太王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大弟仲雍商量约定,应该如何顺从亲意。

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周国,到南方荆蛮之地,一是逃避父王派人追查;二是表示自己希望把周国的王位让给季历。

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两个长兄也没有回去奔丧,顺理成章让季历继承王位。当时有许多人到荆蛮寻找泰伯,泰伯为了不被认出来,就披发纹身。

季历也是非常仁慈厚道,他看到两个哥哥如此礼让他,就不负众望,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最后把王位传给姬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文王。

“泰伯三以天下让”,他成全了父母的心愿;成全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成全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后来,孔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品德之音泰伯因为至德、谦让,而成为礼让天下的典范。孔子对泰伯的谦让精神十分敬佩,孔子认为,泰伯的品德已达到了极高境界。因而泰伯被称为“三让王”。泰伯为我们树立了至德的榜样。

免责:本文转自网络,非小编原创,如有冒犯,联系小编立马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