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泰伯篇第八-孔学眼里的君子们

品读论语-泰伯篇第八-孔学眼里的君子们

论语第八篇是泰伯篇,全篇共21章。这一章主要记载着孔学心目中有仁德的人的形象,有仁德的人是怎么做的,民众是如何称颂有仁德的人,希望人们通过学习有仁德的人都变成君子。

8.1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夫子说:泰伯,可以说是道德最崇高的人了,他多次把天下辞让给季历,人民简直都找不出什么词语来称颂他。

泰伯是文王的伯父,本来最有希望继承王位,但看到文王的贤能,大家都拥戴文王,他就多次把王位辞让给文王的父亲,以便文王顺利上位。甚至他带着,他另一个弟弟一起举家出走,为小弟季历(文王的父亲)能安心做国王。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说这是兄弟为王位争斗,失败出走。但我们应当相信正史记载和夫子传承,疑古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胡说,更不能为疑古而对历史书全盘否定。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宏大刚毅,因为担负的任务太过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有实现仁德当成自己的使命,这能不说不重大吗?到死的时候才能停止使命,能不说远吗?

这段话的影响深远,“任重而道远”,每当一个中国人要决心做一件大事的时候,都会用这句来激励自己。更有无数的仁人君子真正和曾子一样认真践行着仁德,无数平凡的人通过读书,通过学习夫子的理论,发下为天下苍生立命的宏大志向,主动去承担并推动国家发展的重任,形成独特的中华文明。大哉!夫子!

8.10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夫子说:喜欢勇力逞强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没有仁德的人憎恶太过,也是一种祸害。

平时争强好胜自己又很穷,一但有机会就会挺而走险,很容易走上邪路。对待没有仁德的人憎恶太过,也不好,一是过份的孤立会他破罐子破摔了,二是如果惩罚他,憎恶太过就可能带来伤害过重。比如小孩子偷了什么东西吃,你教育一下说说就行了,不能因为憎恶太过,就狠打,甚至要剁手吹脚的。过份的事一般都是不对的。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而隐。邦有道,贫且贱,耻也;帮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夫子说:坚定地相信仁德之道,努力学习,誓死守卫还要善于运用。做到有危险的国家不去,不在有动乱的国家居住。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展示自己;天下政治混乱,就隐居起来独善其身。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的;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的。

这是君子的选择,能安贫而乐道,也能大展宏图。在一个机会平等,讲求能力,积极向上的社会里,你不思进取,安于平庸,最后窘迫受穷,确实是自己的耻辱。

8.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五位贤臣,天下就得到了治理。武王说:我有十位能治理天下的臣子。夫子说:人才难得呀,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虞舜时代以及武王时,人才最多了。然而武王十位治国人才中还有一位妇女,所以实际上只有九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的土地,还仍然服侍殷朝。周朝的道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夫子对女同志的态度,真是无可救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