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不是白色汙染的搖籃,地膜被管制了,農家不可不知曉

熟悉農村生活的朋友,肯定對田間地頭裡猶如白色長龍一般的農用薄膜(也稱地膜)不會陌生。說起這個農用薄膜,它對農業發展的作用可是不小,主要在農作物播種時期起保溼、保溫的作用。這對農作物的增產起到了不可小覷的功效。

可大家可能不知道,許多農戶眼中“物美價廉”的農用薄膜其實是有很多弊端的。要知道大多數地膜是不可降解的,或者降解時間十分漫長,這些地膜長期留置在耕地裡,會造成土壤板結,土質變差,同時還汙染環境。


農業不是白色汙染的搖籃,地膜被管制了,農家不可不知曉

農民在鋪地膜


從今天起,國家強制令下達了。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國家明令禁止或者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農用薄膜。鼓勵和支持生產、使用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農用薄膜使用者應當在使用期限到期前撿拾田間的非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廢棄物,交至回收網點或回收工作者,不得隨意棄置、掩埋或者焚燒。農用薄膜生產者、銷售者、回收網點、廢舊農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業或其他組織等應建立健全農用薄膜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廢舊農用薄膜回收、處理和再利用。


農業不是白色汙染的搖籃,地膜被管制了,農家不可不知曉

農田中的白色長龍


這不僅規定了作為使用者的農民不可以用不合標準的農用薄膜,對於生產商、銷售商都做出了強制規定,可以說從源頭上治理這項“陋習”。

誰都知道“竭澤而漁”是不可取的,發展一定要可持續,但其實大多數人在利益的驅使下會選擇隨眾,既然商家有賣便宜的,你也買,我也買。這就構成了黑色鏈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汙染,不僅有黑心商人的責任,普通老百姓也參與其中,比如垃圾袋問題,國家一直呼籲要用可降解的垃圾袋,然而全國各地垃圾袋照舊維持原樣,但自從垃圾袋被強制治理後,超市也不再免費提供垃圾袋後,人們這才意識到賣菜其實用個菜籃子也挺好的。地膜問題同樣是這樣。


農業不是白色汙染的搖籃,地膜被管制了,農家不可不知曉

農田白色汙染


同時,地是農民的命根子,種地更需養地,為了養護自家的地,請從地膜問題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