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鲜感,不妨试着这样教!三年级的老师家长都要读一读

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关注有新鲜的词语和句子

”。

这种说法,本身就很具有新鲜感

什么是新鲜感?新奇、陌生的事物,给人一种“新鲜感”。

带着这种初步的理解,我阅读了《大青树下的小学》,从头至尾,居然没有找到一处觉得有新鲜感的地方。


关注新鲜感,不妨试着这样教!三年级的老师家长都要读一读


问题出在哪里?

掩上书本,想了想,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我从六年级下来,还是用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来阅读课文,很多六年级学生习以为常的词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可能是具有新鲜感的。

重新再读,果不其然!

从来没有听过的少数民族和他们风格迥异的服装,怎能不是新鲜的呢?

学校周围长满了绒球花、太阳花、凤尾竹,还有粗壮的大青树,怎能不是新鲜的呢?

上课时有蝴蝶、小鸟相伴,怎能不是新鲜的呢?

课间还有松鼠、山狸凑热闹,怎能不是新鲜的呢?

还有那么充满童趣的拟人句、排比句,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怎能不是新鲜的呢?

……

如此一读,天翻地覆。

关键是如何让孩子发现、认识并感受到这种“新鲜感”呢?

直接告诉、灌输,肯定不行。

有人说,朗读,读出新鲜感。

这种方法在学生已经认识“新鲜感”时,是不错的选择,但这是第一次接触“新鲜感的词句”,还不认识,还不了解,无缘无故,没头没尾,

是读不出这种新鲜感的

怎么办?不妨用“对比”!

于是,构建了这几个以“对比”为轴线的板块!

1.对比常规学校,内容上感受新鲜

阅读必须联系自我。

感知文本,完全沉在课文中,而失去了自身,阅读是就不再是创造,而是被动接受

这篇课文写“大青树下的小学”,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民族、不用的环境、不同的上课状态、不同的课间活动……怎么才能将这种“不同”刻在学生的心田中呢?

——对比中找不同!

课文课后思考题第二题:

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编者的这一问,不正契合我的设想吗?我还向深处又迈进了一步:联系、对比自己的学校生活,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一对比,大青树下这所学校的独特之处,就一下都冒出来了。

孩子们的兴趣来了,呱呱的,东一个不同,西一个不同,说了不少。稍微规整一下,出示句式:

我们的学校( ),而大青树下的小学却( )

找“不同”,是提取信息;

用句式是帮助是规整、处理信息,学会有联系、有目的地说话。

既阅读,又联系自我,这样的阅读是有趣味的,也是有生命的,更是创造的。

新鲜感,因为对课文内容的感知与梳理,有了初步的体验。


2.对比常规说法,手法上品味新鲜

从内容的角度来捕捉新鲜感,难度不大,稍作点拨,便能达成。

表达的新鲜感才是重点。怎么办?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继续用对比。

组织孩子用默读,自己去找找觉得新鲜感的词句,但——

这个时候,还不能直接说“找新鲜感的词句”。

因为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是“新鲜感的词句”。这个名称,我思考了半天,想找一个符合当下孩子认知状态的词语,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

现在看来,根本不需要当时就直接定位名称,学生对“新鲜感词句”的认知,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学到哪个程度,就是什么叫什么名称吧!

所以,引导语可以为:

自己去找找觉得没见过的、特别的、与平时说话不一样的词句。

哈哈,虽然有些啰嗦,但就是这个意思,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最贴近学生当时认知的。

一读书,好几个孩子就发现了,而且还不少。只要举手,都喊起来读读,都让他们说说,对错好坏放一边,有发现、有思考,都值得鼓励

说着说着,就有学生插嘴了——拟人!!

确实,所有孩子在这个环节里,找到的都是拟人句。这个概念要不要涉及,我备课时没有思考,有孩子提到了,我也就顺便了写在了黑板上,但没有过于熏染。

因为概念性知识不重要,了解就行,关键在于感受这种说法的“新鲜感”,这个训练主线不能偏。

继续对比,我修改了课文的语句。

课文原句: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修改为: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小鸟、松鼠、山狸都来了。

高下立判!孩子的意见是:不生动、不好玩、没意思

这感觉就对了!此时还不能鸣金收兵。课文中的句子怎么就生动了、怎么就好玩了、怎么就有意思了呢?

——这个时候紧跟着追问这个问题,特别关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个时候正是学生“愤”和“悱”的时候啊,教师一定要及时地“启”、及时地“发”,语句描写的画面,才能刻在孩子的脑海中。

这个时候相机追问,要比冒冒失失地直接问“你读了课文的语句,想到了哪些画面”,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做个小结:

相同的意思,换了个一种说法,读起来就不一样了,就新鲜、有趣、好玩了,也有情感了。


这就是“新鲜感的词句”,水到渠成。

3.对比常规句式,句式上触摸新鲜

从新奇的内容,到新颖的说法,孩子一步步随着文本语言的品析,感受、品味并认识了新鲜感的词语。还有一点最难的,似乎在三年级也应该涉及了。

这就是言语形式。

歌德说过:

“内容人人看得见,内涵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

三年级学生习惯于读内容,内涵在教师的点拨下会有所触及,但言语形式的确是一个蕴藏在文本中的大秘密

让学生自己默读去找,估计对他们来说是天方夜谭。

不为难他们了,我示范一次。

直接出示语段: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这句话里有三个“从”,找出来,直接告诉学生;有三个“有”,一个“还有”,标出来,先读,然后在对比:

早晨,从山坡上、坪坝里、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

怎么样?孩子说法很有趣:课文的句子一波一波的。

这应该是“语感”的雏形。

有了示范,就可以“依葫芦画瓢”了,后来找到了类似的语句:第一自然段中的三个“向”。

这句话侧重点就不应该是继续交流语句的形了,否则就是机械的量的积累。

我把重点放在了“读”上:

“向”小鸟打招呼,正常读;

“向”老师问好,真诚读;

“向”国旗敬礼,郑重读。

一浪高过一浪,层次感、递进感,在孩子的心中形成。

至始至终,我都没有讲“排比”,但排比的特质,孩子应该是所有所体悟了吧!


4.对比常规视角,对象上运用新鲜

集体备课时,我不建议在第一篇课文中就要求学生用“新鲜感的词句”说话、练笔,要求有点高了。

就像第一次与陌生人接触,才刚刚认识,你就要求人家帮忙,是不是有点冒失呢?

教着,教着,我觉得好像并不是不可能。

所以解决课后思考题第三题时,我鼓励孩子运用“新鲜感的词句”说话,但不做硬性要求。

这道题要求学生想象自己的学校是怎样的?同学们在学校做些什么?选择一个场景说话。

编者很明显,课文写的是“大青树下的小学”,那就请你模仿一下:自己在学校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这道题怎么指导呢?怎么让孩子说具体呢?我的思考是:

方法和策略上,不指导!

理由很简单:

1. 接手的新班,不做细致指导,探探孩子的底,更好地摸查他们的原始学情;

2.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可能意义不大,真正能够迁移到练笔中运用起来的,不多。

不指导方法和策略,并不意味着教师直接“甩手”。

扭转视角,夸夸我们的学校。对,我就是这么做的——

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都被课文中描写的这所小学所吸引了:这所学校环境优美、学生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还有各种小动物,好玩、有趣,都很向往这样的学校。

我们的学校就不好吗??

扭转一下认知,课文中的学校“与众不同”,我们的学校有哪些独特的地方,是课文中学校所没有的呢?

我们学校有体育馆,打篮球、下雨天还能上体育课;

我们的学校有图书馆,可以去里面尽情的阅读;

我们的学校跑道、操场,想跑就跑,想躺就躺;

我们的学校有投影仪、大屏幕,还有大会堂……

这些可能都是课文中的学校所没有的。

说着说着,孩子们双眼就放光了,我们学校也有这么多特别的地方。

“那我们也来写写我们的学校,写写我们在这些地方的活动,让那里的孩子也向往我们的学校,好吗?”

到这,孩子就可以动笔了。

起步作文,或者小练笔,其实是可以淡化方法和策略指导的,通过视角转变的方式,调整了学生的情感倾向:

让学生有

强烈的动机感:夸学校,让别人也向往我们的学校;

让学生有鲜明的对象感:写给课文中的小孩,将练笔转变成为一种倾诉,用笔写自己的心理话。

写到这里,有点纸上谈兵了。

其实,课堂中还有很多遗憾,并不想描述得那么完美,继续努力。

记录我的语文故事,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