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浴血三八线123: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秦基伟

作者:相忘于江湖

上甘岭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一个分水岭,之前打打谈谈,之后谈谈打打。

第8集团军司令官范弗里特和第9军军长詹金斯设计的“金化攻势”,时间5天,损失200人,目标是拿下五圣山。他们把这个营级规模的攻势,命名为“摊牌行动”。

1952年10月14日凌晨,这副牌一摊开就是高潮,美军打了一个冷不防,加上“火海战术”,但没想到15军笑到了最后。实际上,秦基伟的成功背后,有很多贵人。

一、启蒙之师:营长和部长

秦基伟,1914年出生于湖北黄安,11岁父母去世,很小就会使用柴刀。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攻打黄安,秦基伟任总部警卫团手枪营2连连长,眼看兄弟部队打得风生水起,警卫连却整天在后方站岗。

秦基伟跑到营长面前,要求去打仗。营长没有拒绝,让他把2连留下,拿着大刀爱去哪去哪。但是枪也得留下,等打完仗,还要送他一个雅号:秦大刀。

秦基伟打消了上前线的念头,可“秦大刀”绰号却传了出去。

1933年秋,19岁的秦基伟升任警卫团团长。一天刚吃完早饭,几个战士拉着一根线到他屋子里,线的头上还有一个“玩意儿”。秦基伟放到耳边,传来总供给部部长郑义斋的声音,交代一项任务,秦基伟回答“明白”,可一放下“玩意儿”,脑袋一片空白。

秦基伟带着警卫员,骑马30里去找郑部长。主持会议的郑义斋一听,眼泪都笑出来了:那不是玩意儿,是电话!这个笑话让秦基伟明白,光耍大刀不行,要不断学习。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秦基伟将军

二、耳濡目染:刘伯承、陈赓

长征结束后,秦基伟任手枪营连长,西征时在倪家营子被俘,关进了张掖监狱。

在押往西安途中,秦基伟借口小便,逃了。5天后在平凉找到援西军。1937年10月,跟随129师东渡黄河,刘伯承、张浩让秦基伟、赖际发单飞,半年发展到五千多人。

抗战时,秦基伟任129师新编11旅副旅长、太行一分区司令员,大战前一定亲临前沿侦察指挥,人称“秦大胆”。抗战胜利,31岁的秦基伟任太行军区司令员。

一次部队行军过桥,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他让马夫拽自己在后面朝天放枪,吓得骡子过了河。当天刘伯承就知道了,把秦基伟喊去当面批评:这么大的司令员,却跟牲口作对,像个小孩,怎么在战士们面前树立军威?

秦基伟被师长训了一顿,却也口服心服。

1947年8月,太行山9纵在河南博爱组建,秦基伟一直很低调,把自己当作偏师和小弟,虚心听从4纵陈赓和谢富治指挥,也在陈赓手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抗战时期的秦基伟

三、如愿以偿:邓政委和谢政委

淮海战役,四兵团9纵发挥坑道和土工作业优势,一举攻破黄维阵地。

1949年4月21日夜,15军作为二野渡江先遣军,在安徽望江县仅用50分钟突破长江天堑。23日转入大纵深追击,长驱1500里打到福建南平。接着掉转头南下挥师广东,横扫两广进军大西南,激战西昌。后经半年苦战,剿匪11万。

1950年10月29日,西南局邓政委传达上级指示,从西南军区抽调3个军作为第二批志愿军入朝参战。当时15军在内5个师已内定转为公安军,秦基伟任司令员。

秦基伟当场请缨:15军半年剿匪11万,士气高涨。没有地方建设和武装任务,说走即走说打能打。散会后,秦基伟又找四兵团老政委、时任三兵团政委谢富治帮忙说说话。

第二天会议,谢富治果然赞成老秦的意见,大家也都赞成,邓政委立马拍板:15军上。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抗美援朝的秦基伟

四、三剑客和英雄团队

入朝第一战,15军重创菲律宾营,歼灭美3师2个连,俘美2师38团300余人。在第五次战役第三阶段,李奇微和范弗里特杀了一个“回马枪”,傅崇碧63军在铁原阻击美军4个师10天,15军也在南芝浦里角圪峰、鸣城山、朴达峰一线阻击10天。

五次战役后,15军休整9个月,放到平康谷地担任守备。王近山和秦基伟把防御重点放在西方山,准备10月15日发起进攻。谁料范弗里特14日就发起“金化攻势”。

第一个周,在联军“火海战术”下45师伤亡3200多人,第4天全部退守坑道。10月19日晚的反击战,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事迹传来,秦军长、谷政委潸然泪下。

三个师长崔建功、向守志、张显扬,带领千千万万“邱少云”“孙占元”和“黄继光”,让联军占领“爸爸山”(五圣山)的意图落空,为15军和三兵团及时纠偏赢得了时间。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上甘岭坑道指挥所

五、知人善任:王近山和杜义德

1952年6月,国内的一个整治活动影响到抗美援朝战场,秦基伟也被波及。

有干部把枪口引到秦基伟身上,罪名是“多吃多占、骂人、枪毙人”等。兵团副政委杜义德来到15军,代表上级作结论:秦基伟等15军的领导,不是“大老虎”,也不是“小老虎”。

杜义德预感到大战在即,给王近山建议:准备北调休整的12军暂时不动,作为预备队。而王近山对秦基伟信任有加,就连志司代司令邓华都直呼“秦麻子”。

随着战斗升级,王近山和杜义德把曾绍山12军投入战斗,45师除炮兵、通讯、后勤全部撤出休整。12军副军长李德生在德山岘组建五圣山前指,炮7师师长颜伏统一指挥炮7师1个营、炮2师4个连、高射炮兵1个团,秦基伟统一指挥前指和炮指。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杜义德

六、运筹帷幄:“孔明先生”张蕴钰

10月20日晚,15军参谋长张蕴钰在45师,听完崔建功的汇报后大为震惊。

45师伤亡3200多人,134团和135团总共只剩二三百人,全师已没有一个完整建制营,张蕴钰问为什么不早报告?134团团长说:后勤和机关还能顶上去。

张蕴钰非常痛心,马上回军部向秦基伟建议:改变打法!

张蕴钰是河北赞皇人,读过师范,被称为15军的“孔明先生”。

张蕴钰和副军长赵发田提议:放弃表面阵地,转入坑道战。避敌之长扬我之长。和敌人斗“志”,更要斗“法”。秦基伟当场拍板,并派张蕴钰连夜到兵团汇报。

秦基伟骑的骡子不敢过桥,放枪吓骡子过河,被刘伯承训斥

上甘岭

1953年6月16日,秦基伟在菊香书屋受到伟人接见,主席说: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国钢铁还要硬,这个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秦基伟明白,这个“你们”,既有15军、12军,还有支撑上甘岭的万万千千人民。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