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上方花園住宅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手跡

讓我們看看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早年在京城準備參加會試的時候,突然收到母親從家鄉海鹽寄來的家書:他的妻子吾氏因難產於二月初六日去世,母子雙亡。

張元濟遭受晴天霹靂,悲痛欲絕,可是一個月後就要會試,家鄉又遠在千里之外,張元濟只能含悲忍痛,堅持複習。

元配妻子逝世6年後,張元濟繼娶前兵部尚書、軍機大臣許庚身之女許子宜。張元濟與許氏育有一女一子,長女名樹敏,獨子名樹年。

1913年,張元濟已經在商務印書館賺得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就以每畝2000銀圓的價格在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買了土地,建造了一幢三開間兩層樓的洋房。

1923年,張元濟竤兒子張樹年進入上海聖約翰中學部,畢業後直升聖約翰大學,再畢業後進入美國紐約大學留學,1932年9月獲得碩士學位後回國。

張樹年向父親提出要求:進入商務印書館工作。

“你進商務有三不利。”張元濟鄭重其事地對兒子說,“一是對你不利。你若進商務,必然會有人吹捧你,你就會失去刻苦鍛鍊的機會,這就毀了你的一生。二是對我不利,父子在同一處工作,我要受到牽制,尤其在人事安排上,我很難主持公道,講話也無力。三是對公司不利。你進入公司,這將形成惡劣的風氣。公司領導人人都有兒子,大家都要把兒子塞進來,這成了什麼樣的企業呢?”

最終,張樹年進入一家小銀行,一直工作到退休。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和兒子張樹年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和兒子張樹年一家合影

張樹年與葛昌琳在上海南京路大東旅社舉行結婚典禮,張元濟特地邀請老朋友蔡元培擔任證婚人。張樹年結婚後,與葛氏生下兩男兩女,可惜長子長女未滿週歲就夭折了,女兒張瓏和兒子張人鳳長大成人。

張元濟女兒樹敏30歲時和留學法國的孫逵方先生成婚,他們於1933年11月在上海大東飯店舉行婚禮,張元濟還是邀請老朋友蔡元培作證婚人。1949年,張樹敏夫婦攜3個女兒舉家遷往法國。60年代,孫逵方車禍去世;三個女兒都嫁給德國人和法國人。張樹敏晚年住進巴黎養老院,直至逝世。

要說張元濟,他的被綁架是不能不說的。

1927年10月17日,張元濟正在家與夫人、侄兒張樹源等在吃晚飯,當時他住在極司菲爾路(今萬航渡路)40號。突然,一群人闖進來,有人用槍頂住張樹源頭部,其他人架起張元濟匆匆下樓,把他塞進門外汽車,汽車在夜色中疾馳而去——張元濟被綁架了。

第二天上午,綁匪頭目開價30萬元贖票,“像你這樣的大名人,不會沒有錢。去年你女兒結婚光嫁妝就值30萬呢。”張元濟拊掌大笑:“我只有一個24歲的女兒,至今還未出閣,哪來30萬嫁妝之說?請你們派人複查。”

兩個頭目傻眼了,讓步要價20萬。張元濟給商務編譯所的好友高夢旦寫信:請兄為我幫忙,並轉告內子,向親友借貸……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故居,當年綁匪就是從這扇門衝進去的

張元濟被綁票的新聞通過報紙傳遍海內外。

經過談判,綁匪頭目將贖金減至15萬,可是,張家還是無力承擔。

張元濟同看守熟悉了,他看見年長的一個看守不停地咳嗽,就提筆開了一張藥方。他在囚禁期間,詩意大發,寫了10首詩。

10月21日,綁匪頭目與張樹源等人見面,拿出張元濟寫的信,他在信中告訴家人贖金已降至2萬元,請儘快向親友借貸。最後,張家湊足了1萬元給了綁匪頭目,綁匪決定10月23日釋放張元濟。

那幾個看守緊緊握住張元濟的手不忍離別,那個年長的看守抽泣著說:“來日我們改邪歸正後,再來見您老。”

“好!我希望再見到你們,好好地做人。”張元濟也動情地說。

汽車把張元濟送到離他家不遠的地方,張元濟下了車向車內人揮揮手,然後朝家裡走去。

在張元濟的家人眼中,他總是在伏案工作。

孫子張人鳳回憶,在淮海中路上方花園24號,他喜歡看爺爺寫字。有一次,祖父寫完一個字,他就上前用自己的小手幫著把紙向前挪動一點;爺爺再寫完一個字,孫子再向前挪一點。等到爺把對聯寫完,祖孫倆就相視一笑。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張元濟和孫子張人鳳

1942年初,兩個日本人求見張元濟,他拒絕見面,在對方遞送的名片背後寫下八個字:兩國交戰,不便接談。張元濟讓孫女張瓏下樓交給日本人。

張元濟喜歡在家裡請公司同仁用餐。1910年2月11日正月初二,張元濟約了編譯所同人高夢旦、蔣維喬、陸費逵、戴克敦、孫毓修等人在寓所聚會,晚上10時方才散去。每年新年來臨,張元濟都要宴請請商務同人,因為人太多,他要花好幾天分幾批才能宴請完畢。商務各地分館經理來上海開會或請示工作,也常常應邀到張元濟寓所便酌,直到張元濟遷居上方花園,這種宴請才告停止。

就在上方花園24號,張元濟度過了最痛苦的時刻。

1933年6月20日,張樹年陪母親等人遊玩廬山,為母親過58歲壽辰。張元濟有事不能相陪,就對夫人說,“太太,我今年為商務印書館印《二十四史》,恐怕不能去了,這也無法。你少喝些酒,一天一次;香菸最好戒除,對身體大有益處。”許氏聽了張元濟的話,果然氣色大為好轉。

1934年1月15日起,妻子許氏開始發燒,先後請了幾個醫生就診,但她的病情還是越來越重。

那天,兒子張樹年把張元濟請到他臥室,突然跪下說,“我今天為母親請命,如父親不同意,我就不起來——我要更換醫生。“

張元濟被兒子的孝心所感動,流著淚答應了。

4月14日,德國醫生布美上門診治,他的結論是:肺癌,晚期。又有美國名醫上門診治,結論還是一樣。

5月1日晚(農曆三月十八日),許氏陷入昏迷狀態,張元濟悲痛地走到她身邊,問她感覺是否痛苦。她突然清醒過來,睜開雙眼對他說,“我今天不會去的。我要忍痛留一天……你快去睡吧。”第二天早晨,許氏去世,享年59歲。

張元濟含著深情和熱淚,給至親好友一一書寫報喪條;他還親筆起草《張元濟鳴謝(告)親友啟事》刊登在《申報》上。

20多年後,1957年夏,張元濟因病住進華東醫院。1958年8月初,張元濟已經不能說話了,多年的助手丁英桂前來探望,張元濟用全身力氣說“冊、冊、冊”,他在生命最後時刻,還惦記著《冊府元龜》這部珍貴古籍的影印出版事宜。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8月14日下午8時4分,張元濟病逝於華東醫院,享年93歲。8月17日下午,追悼會在上海膠州路萬國殯儀館隆重舉行;當天,遺體在靜安寺火葬場火化。9月,骨灰安葬於上海聯義山莊公墓,墓前豎立著老友陳叔通題寫的墓碑:“浙江海鹽張菊生先生元濟之墓。”在“文革”浩劫中,在張元濟先生墓碑被“造反派”砸碎。張樹年囑咐兒子張人鳳與侄子張慶趕到墓地,挖出骨灰盒,悄悄移藏到家裡。後來,他們把骨灰盒帶到海鹽,找到吾夫人、許夫人墓穴的大致位置,把骨灰盒深深埋於泥土之中,張元濟終於長眠於家鄉故土。

張元濟最大的貢獻,就是成功地經營上海市商務印書館,使之成為上海乃至於中國的文化重鎮。

他從著名的南洋公學辭職到一個小小的印刷廠,人生的正確選擇,讓他的人生輝煌,放出耀眼的光芒。

人物檔案:張元濟

張元濟(1867年10月25日—1959年8月14日),籍貫浙江海鹽,1867年10月25日生於廣東,男,字筱齋,號菊生。他是中國近代傑出的出版家、教育家和愛國實業家。

張元濟清末高中進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後在總理事務衙門任職。1898年冬,他出任南洋公學(交通大學)譯書院院長,後來出任公學總理。1901年,張元濟投身商務印書館,1903年出任該館編譯所長,1916年擔任經理,1920~1926年改任監理,1926 年任董事長直至逝世。

他1949年應邀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後來被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他還擔任上海文史館第一任館長。

1959年8月1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1歲。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1932年,日軍的飛機轟炸了商務印書館。隨後,日本浪人潛入東方圖書館縱火,濃煙遮蔽上海半空,五層大樓成為了空殼。這場浩劫,商務印書館80%的資產被毀滅,東方圖書館的46萬冊藏書悉數被毀,價值連城的善本孤本圖書從此絕跡人寰。

張元濟與葉景葵、陳陶遺等人發起成立了合眾圖書館。1939年創辦,張元濟和葉景葵傾其所有,把個人所有的藏書貢獻出來,把口袋裡所有錢全部奉獻。張元濟還給遠在北京的顧廷龍寫信,邀請他主持圖書館的工作。

合眾圖書館收藏、保存古籍善本,後來發展成為上海最具規模的圖書館。到1949年,合眾圖書館已有22萬冊藏書。中共建政後,張元濟捐獻了全部藏書,它們成為今天上海圖書館中最重要的珍藏。

中國出版家張元濟的家庭生活

1949年9月19日,毛澤東邀請張元濟同遊北京天壇,陪同遊覽的有陳毅、劉伯承、粟裕等。大家興致勃勃,談笑風生,併合影留念。毛澤東問張元濟早年在京做官時是否來過這裡,張元濟笑著回答:“這是皇帝敬天之處,我那樣的小京官豈能來此?”毛澤東聽了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