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監獄時,沒有能升級為“寬管”

我所在的監獄,犯人待遇大約分為3個等級,分別是嚴管、普管和寬管。監獄會在每個季度末對犯人進行一次評估,然後對每個犯人做出升降級的處理。

評估的標準其實並不複雜,有沒有違規行為、有沒有加分情況、服刑了多久、獄內表現有沒有連貫性,這4大方面基本就是民警要考慮的內容。

我在監獄時,沒有能升級為“寬管”


三個級別的處遇是不一樣的。就拿打電話來說,嚴管的是每月一次,每次5分鐘;普管是每月一次,每次10分鐘;而寬管是每月兩次,每次10分鐘。你可別小看這一次兩次、5分鐘10分鐘的,在裡面,這有時候簡直是要命的事情,因為大部分人都想多跟家裡人聯繫。

升級的方式並不難,但是一般人很難做到,這主要是有個時間條款的限制。比如說從普管升級到寬管需要參考近2年的考核分。這個時間跨度不算短,像我這種在獄內服刑不到兩年的人,是完全沒有機會升寬管的。

就算時間足夠,也要看看這個人的勞動能力如何,在一般情況下,每個月都能超額完成勞動任務的人是非常少的。我所在的監區只有10來個寬管,無一不是刑期巨長、勞動能力巨強、性格巨老實那種。

我在監獄時,沒有能升級為“寬管”


不過好在普管和寬管的處遇雖然不一樣,但也不至於差距得非常明顯。

無論是哪個級別,每個月都有一次30分鐘的會見機會,所以大部分人跟家裡的對話都是放在會見時進行,能不能多打一通電話似乎也不是很重要了。

至於消費額度也沒啥,普管的是封頂500元,寬管則是600,差別不大。再考慮到其實有很多人因為有財產刑而被限制消費,這百來元的差距更是不值一提了,因為再高的額度也沒用,他們根本不能買東西。

人的心裡就是這麼奇怪的,無所謂自己好不好,只要不比別人差就是好。

我在監獄時,沒有能升級為“寬管”


最關鍵的一點是:無論是哪個級別的犯人,首先他的身份都是“犯人”,因此每個人都要遵守獄內規矩,在這點上不會有任何的區別對待。

所以總體來說,分級這個事兒對我們沒有什麼吸引力,只能說它是附加的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