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前言:惲南田認為“今人用心,在有筆墨處,古人用心,在無筆墨出”。蘇東坡曾經說過:“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後來的文人以這句話來為自己形不準找籍口,用這句話來攻擊嘲諷畫得似的畫家,但在南田先生看來,“似”與“不似”都不是繪畫的最高要求,最高境界在於“傳神”。他說“世人皆以不似為妙,餘則不然,惟能極似,乃稱與畫傳神”。元代錢選,趙孟頫復興水墨“沒骨花鳥”,明代“吳門畫派”的沈周,文徵明又將元代水墨“沒骨花鳥”轉化為“寫意花鳥”。“沒骨花鳥”在清初復興併成為清代花鳥畫的主流正宗,惲南田功不可沒。南田先生始終把“無意為文”,脫盡縱橫習,“淡然天真”的高逸看作繪畫美的最高境界。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明清改朝換代“天崩地解”般的變化,予以一些士大夫思想上以巨大的震動和衝擊,藝術上不再沉醉於自娛和單純筆墨的追求,在畫中抒發寄託感時傷懷之情和不屈的節操,在藝術上則力求創造,為畫壇帶來勃勃生機,出現了陳洪綬,龔賢,“四僧”(朱耷,石濤,弘仁,髡殘)等遺民畫家,但清初江南仍接明代之遺緒,繼續在吳門及董其昌影響下,以“四王”代表的山水畫佔有正統地位。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清代中葉,揚州地區商業繁盛,又是鹽商匯聚之地,文人畫家聚集,富戶附庸風雅,使揚州成為江南繪畫創作的活躍地區。學術思想比較自由,乾隆,嘉慶時考據學,金石學的盛行,影響到書法篆刻及繪畫風格的變化。

在揚州的畫家中,有來自江浙,安徽,福建等地的名手,失意潦倒的文人,對現實有牢騷的墨客。清初的朱耷,石濤的繪畫對他們頗有影響,重以雄恣奔放或生拙的筆墨表現個性,以異端的面目出現,形成“揚州八怪”為主的一批畫家,在擬古風氣籠罩的畫壇中,閃耀著創造的光輝。

“四王。吳,惲”

四王”及其流派

清初畫壇上視為正統者是董其昌“南北宗”文人畫理論影響下發展起來的一批畫家,代表人物是被稱之為“四王”的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

(一)王時敏,(1592——1680),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出身官宦,家富收藏,學畫直接受到董其昌的指導,董其昌信筆作樹石,以為臨摹樣本,從而掌握古人技法,又自選古代繪畫中之“法備氣至”者24幅繪為縮本,隨身攜帶以時時欣賞參考。王時敏特別注意對前代傳統的繼承,達到痴迷癲狂的程度,在繪畫思想上完全秉承董其昌“南北宗”論的衣缽,通過對古代畫家的研究和追摹來豐富自己的作畫技法,一生追蹤元人筆墨,尤推崇黃子久,善用渴筆皴擦,表現“峰巒渾厚,草木華滋”的效果,

而逐漸形成蒼潤秀雅的個人風格。傳世作品有《秋山白雲圖》等。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秋山白雲圖


(二)王鑑(1598——1677)與王時敏同鄉,太倉人,系明代文豪王世貞之重孫,收藏古書畫名跡甚多,一生專注仿古,精通畫理,臨仿過不少宋元名跡,他不像王時敏以追摹黃子久為主,而崇仰董源,巨然及元四家,尤得益於王蒙畫法,並參以宋人筆墨,技巧比較全面。有功力頗深,有一定的造型能力,章法景物亦多變化,形成蒼莽醇厚的體貌,但始終跳不出古人窠臼。傳世作品《浮嵐暖翠圖》等。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浮嵐暖翠圖


(三)王原祁,字茂京,號麓臺,王時敏之孫,直接受祖父指授,繪畫上直追黃子久筆墨,更講究筆墨的功力,幹筆皴擦淺絳設色,力求筆情墨韻的醇厚,被譽為“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褚墨外”。其藝術主張以奉董巨黃倪為正宗,有很強的門戶之見,論“意在筆先”,主要談的是“龍脈”,“起伏開合”“濃淡疏密”,論“氣韻生動”則集中講運筆用量。“四王”畫派中王時敏居開創之功,而王原祁在其基礎上發展,由於地位顯赫,在畫壇上的影響非同一般,傳世作品《華山秋色圖》等。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華山秋色圖


(四)王翬,字石谷,號耕煙散人,清暉主人,常熟人,幼年繪畫從仿古入手,青年時為畫商複製古畫,臨黃公望山水幾可亂真,被王鑑發現,收為弟子,指導王石谷習字讀書,鑽研畫理,觀摹名跡,後又推薦給王時敏。王石谷60歲應詔入京主畫《康熙南巡圖》,有“畫聖”之譽。王石谷不拘一家,涉獵頗廣,能體會古人技法之精微,刻意力學,以傳統技巧,根祇深厚,筆墨純熟見稱,“下筆便可與古人齊驅”。力倡“以元人之筆墨,運宋人之丘壑,而澤唐人氣韻,乃為大成”。

他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宗派成見,融匯各家,王時敏稱讚他“羅古人於尺幅,萃眾美於筆下者,五百年來未之見,唯吾石谷一人而已”。他能觀察自然,因而作品畫有實景,筆墨明快,章法也多變化,但有時用筆過於刻露。傳世作品有《杏花春雨江南》《仿趙文敏山水》等。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杏花春雨江南

“四王”藝術上的主要傾向是以古人為宗,王時敏,王原祁祖孫二人極端崇尚黃公望,

他們多在筆墨上打圈圈,而黃公望的“袖攜紙筆隨手模記”,得江山造化之助的一面則被忽略了,雖然他們積累了一些筆墨經驗,強調筆墨韻味和章法安排,追求雅靜平和的情趣,但缺乏從生活中汲取感受,結果畫面上峰巒皴擦往往有千篇一律之感。“四王”在當時及後世都影響很大,王原祁標榜為“婁東派”,王翬稱“虞山派”。

吳歷和惲壽平的山水畫

清初與“四王”並列的還有吳歷,惲壽平兩人,後人將他們與“四王”並為“清初六大家”。

(一)吳歷(1632——1718),字漁山,號墨井道人,常熟人,出身書香門第,幼年喪父,家道中落,靠賣畫維持全家生活,中年妻母相繼去世,這種遭遇讓他陷入空幻,一度在佛教中尋求解脫,後皈依天主教,並在上海,嘉定等地傳教。他強調畫家有高尚的人格,他早就捨棄功名之念,一生不接觸權貴,潔身自好。“隱居只在一舟間,與世無求獨往還,遠放江湖讀書去,不嫌耳目近青山”。

這種高懷絕俗的超逸人品受到人們的稱讚。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湖天春色圖


吳歷與王翬同鄉,後來皆出於王時敏,王鑑之門,受益良多,他的畫受王蒙,吳鎮的影響最大,行筆細潤沉著,乾溼皴染互用,亦有行筆細秀,墨色明潤者,或謂受到唐寅影響。可見他的畫並不拘於一家,能博採眾長,轉益多師,廣泛從前人作品中吸收營養。他不忽視師法自然,“不將粉本為規矩,造化隨他筆底來”

。故作品時出新意。傳世作品有《興福感舊圖》《湖天春色圖》等。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興福感舊圖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興福感舊圖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興福感舊圖


(二)惲壽平(1633——1690),號南田,又號云溪外史。武進人,出身官宦書香門第。惲壽平一生不出仕,以賣畫為生。早年涉筆山水,曾遍仿宋元諸家,頗有功力,中年後致力於花卉,筆墨秀韻,設色清麗,造型生動,稱之為“逸筆寫生”,在畫壇上別開生面,獨樹一幟,成為清代最有影響力的花鳥畫家。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惲南田本來好畫山水,尤喜復古,但當他見到虞山王石谷之後,覺得不能出其右,只能舍山水而畫花卉。其實他的山水畫創作從來沒間斷過。綜合眾家所長,水平不在王石谷之下。惲南石學習傳統上有紮實的功力,一生又經歷過許多名山大川,胸富丘壑,反對自我標榜的門戶之見,借山水畫抒發自己高逸的意趣。其山水畫簡潔清純,明淨秀潤,既少因襲而無雕琢之跡,能以情動人。主張師古人與師造化並重,方能理解古人之神髓。

清代前朝的花鳥畫

(一)惲壽平與常州派

清前期花鳥畫創作相當活躍,除八大山人以變形恣肆之筆墨寫其胸中悲憤外,大多崇尚寫生,眾彩紛呈,多是勾勒賦彩追求豔麗纖巧近於院體的風格。因陳陳相因缺少創造。惲壽平一掃時習,以沒骨畫花卉,設色明麗,用筆輕快,描繪細膩,造型精確,格調高雅,被稱為“逸筆寫生”。他非僅寫形傳神而已,而是在作品中以情動人,學之者眾多,稱之為“長洲派”。從形似中追求神韻正是惲氏花卉畫的特點。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二)蔣廷錫與鄒一桂

(三)沈詮

(四)高其佩

高其佩,遼寧鐵嶺人,出身官宦家庭,官至刑部侍郎,他自幼痴迷於書畫,能作花鳥,走獸,山水,人物,畫風簡勁,近似於明代浙派。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以花傳神”的南田先生,融工筆寫意於一體,讓人追捧500年


結語:

惲南田在清初的畫壇中可謂獨步天下,史有“家家南田”之說,可以說惲南田的沒骨繪畫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的山水畫清俊秀逸,沒骨寫生更是獨標千古,不染俗塵。清韻逸格是惲南田的繪畫品格的追求,也是其人生的追求,人品即畫品,這是中國畫家所堅持的人與作品永恆不分的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